傅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133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三峡库区河段水质同步观测与联合评价被引量:4
- 2004年
- 三峡大坝蓄水后对库区水质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对三峡库区河段的水质监测与评价分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笔者介绍了三峡库区河段水流水质在两次同步观测时段的沿程变化情况,并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4个重点断面的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进行评价分析,结论认为洪水期的水质偏差.认为在三峡大坝蓄水后,由于水位抬高,流速减少,大量泥沙淤积在库区内,将可能引起二次污染,应及早研究防范措施.
- 王渺林傅华吕平毓
- 关键词:三峡库区水质评价灰关联分析
- 基于SCS模式的月水文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应用以SCS水文模式为基础的月水量平衡模型,模拟东江、赣江、汉江和黄河中游的27个子流域的径流.结果表明精度较高,参数值稳定,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应用于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而模型仅有3个参数,使用简单.最后提出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改进模型的思路.
- 王渺林傅华
- 关键词:水资源气候变化月水量平衡模型
- 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方法在鉴江流域的应用
- 2007年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为了摸清流域水资源总量中不同水质的水量变化与分布情况,需要建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联合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以鉴江流域为例,给出地表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的两种方法和结果.分析讨论了方法的适用性.
- 王渺林蒲菽洪傅华
- 关键词:水量水质水资源评价地表水鉴江流域
- 赤水河葫市滩航道整治
- 2006年
- 根据葫市滩的滩险特性、碍航原因,按照“扩大中、洪水过水断面,减小流速、比降”的原则实施整治,经过一个水文年,流速、比降满足整治要求,航行条件显著改善,船舶可以自航上滩.
- 傅华赵志舟周华君
- 关键词:航道整治
- 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确定方法的现状及思考被引量:21
- 2005年
- 全面阐述了现有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方法并进行综合评述.结合不断发展的试验手段和计算方法,针对不同工程实际需要和条件限制(资金、技术),提出了确定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的思路.
- 刘明维傅华吴进良
- 关键词: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
- 建设项目基本风险空间研究被引量:23
- 1997年
- 从风险形成的机理角度,提出了以项目风险因素、项目建设活动及项目风险损失形式为基本坐标,由笛卡尔积确定项目三维基本风险空间的方法.笔者进一步研究了三维基本风险空间在风险辨识及风险评价中的一般数学表达形式,并结合工程实际,研究了其工程应用.
- 周直於永和傅华
- 关键词:风险分析建设项目
- 乌江狮子口滩群河段航道演变与整治被引量:1
- 2012年
- 从水沙运动与河道演变的关系研究乌江狮子口滩群弯曲航道演变与碍航机理。应用河道演化所遵从的最小水流功率损失判据,分析了滩险成因;考察了复杂滩群弯道水流能量在空间上的分配特点;比较了不同整治方案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探寻有效的整治措施并总结复杂滩群弯曲航道整治的特点。研究结果对山区河流在弯曲航道段复杂滩群碍航整治有借鉴意义。
- 赵健刘兆存张晓明傅华赵世强
- 关键词:航道整治
- 从水质水量联合角度评价鉴江流域可用水资源量被引量:13
- 2008年
- 首先介绍满足流域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可用水资源量联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水量平衡和污染物质的质量平衡原理,建立单元系统的水量水质模型,依据水质水量资料确定模型参数;然后利用模型推求单元系统的可用水资源量;最后推广应用到河流多区段系统。将该评价方法应用到广东鉴江流域,计算该流域的可用水资源量。结果表明,可用水资源量与水质污染现状、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河道生态需水量等有关。
- 王渺林蒲菽洪傅华
- 关键词:水资源水功能区水质模型河道生态需水量鉴江流域
- 统计降尺度法在我国流域气候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降尺度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模型GCMs与水文模型相结合的问题。分析了降尺度方法的主要特点及产生背景;介绍了降尺度方法的分类及其优缺点;归纳了近年来统计降尺度理论方法在我国不同尺度流域的研究应用;系统论述了统计降尺度的理论方法、应用步骤和研究进展。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统计降尺度要优于动力降尺度方法的结论;指出了统计降尺度在今后应用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其在降水预测中的不足;最后指出未来统计降尺度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 侯保俭王渺林傅华
- 关键词:统计降尺度动力降尺度
- 平行边壁剪切流的雷诺数与摩阻流速特性初探被引量:2
- 2011年
- 应用涡动力学观点,分析平行边壁剪切流的流动特性和从层流到湍流转捩的特点;对雷诺数和摩阻流速的概念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评述;给出了雷诺数的不同表达形式,把它与脉动过程和失稳机制联系起来,弥补以往的动力学参数缺乏流动物理机制的不足;最后,指出摩阻流速实际上是反映流场与边壁互相作用的一个系统整体参数.
- 刘兆存范玮佳傅华邓宇中吕坤能
- 关键词:雷诺数摩阻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