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庆国
- 作品数:46 被引量:184H指数:7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联合免疫疗法治疗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基础免疫调节、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运用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和机理。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培育小鼠的肝癌细胞,高效液相色谱和亲和层析技术分离肿瘤HSP70、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技术进行HSP70的检测,以清洁级小鼠进行治疗实验,用ELISA讲行细胞因子的分析。结果:治疗组荷瘤鼠移植瘤重量、体积均显著减小,肿瘤转移率显著降低,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极显著性(P<0.05或P<0.01),其中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组荷瘤鼠肿瘤均消失,无转移,均获得长期生存(>90天);治疗组血清中IFNγ-、CXCL-9、CXCL-10水平较对照组均有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以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组升高尤为显著。结论:联合免疫疗法可以改善肿瘤微环境,基础免疫调节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有促进和增强作用,研究证明联合免疫疗法对小鼠肝癌移植瘤具良好的治疗作用,该疗法对改善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策略有重要参考意义。
- 傅庆国朱林波李晔应可明
- 关键词:免疫治疗
- 乳腺癌体外化疗敏感性的检测与P-糖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及TopoⅡ表达的关系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乳腺癌体外化疗敏感性的检测(ATP-TCA法)与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TopoisomeraseⅡ(TopoⅡ)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ATP-TCA法检测52例乳腺癌标本对4种单药的敏感性,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P-糖蛋白、GST-π及TopoⅡ的表达.结果表阿霉素、紫杉醇、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的有效率分别为63.4%、40.4%、21.1%、13.4%.P-糖蛋白、GST-π及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3 8.5%、44.2%及63-5%.表阿霉素在P-糖蛋白、GST-π阴性表达及TopoⅡ阳性表达时有效率较高.4种药物同时耐药的可能性在P-糖蛋白阳性表达者为60.0%(12/20),高于阴性表达者9.4%(3/32).结论 ATP-TCA法结合P-gp、GST-π及TopoⅡ的表达可用于乳腺癌化疗药物的选择.P-gp与乳腺癌多药耐药有关.
- 杨峂李克强和钢俞吉霞黄蓉傅庆国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敏感性P-糖蛋白
- 肿瘤热休克蛋白70对荷瘤鼠Th1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研究应用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70治疗后荷瘤小鼠外周血中几种主要Th1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打破荷瘤机体的免疫耐受、诱导抗肿瘤免疫的机制,为其应用于治疗人类的恶性肿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细胞培养、蛋白质纯化技术、电泳技术、Western-blot法、毛细管电泳、动物实验、ELISA等。结果: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70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并且能够诱升荷瘤小鼠外周血中几种主要的Th1型细胞因子(IL-2,TNF-β,IFN-γ)的水平,随HSP70的应用频次增加而逐渐升高,在最后治疗的2周后仍未见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肿瘤来源的HSP70对荷瘤小鼠Th1型细胞因子有明确的诱升作用,进而诱导机体产生并维持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效应,该作用是其抗肿瘤免疫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
- 傅庆国孟凡东郭仁宣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细胞因子动物实验
- 热休克蛋白70与IL-2对小鼠肝癌移植模型的治疗比较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比较分析肿瘤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IL-2对小鼠肝癌移植模型的治疗作用,评价HSP70的疗效,为应用HSP70治疗人类恶性肿瘤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细胞培养、蛋白质纯化技术、电泳技术、Westernblot法、动物实验等。结果:IL-2及HSP70对小鼠肝癌移植模型均有治疗作用,其中IL-210万U、HSP7010μg效果最佳,IL-25万U及HSP705μg有部分治疗作用,10万U的IL-2与5μgHSP70治疗效果相当,HSP7010μg治疗后有40%小鼠移植肿瘤全部消退,长期生存790d,与对照组及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HSP70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免疫活性,其疗效明显优于IL-2,本研究对于应用HSP70治疗人类的恶性肿瘤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 傅庆国沈晓东孟凡东郭仁宣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IL-2小鼠肝癌细胞培养
- 热休克蛋白70诱导抗肿瘤免疫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0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肿瘤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诱导的抗肿瘤免疫产生的机制。方法 用液相色谱法提纯小鼠肿瘤细胞株中的HSP70。通过动物实验观察HSP70的抗肿瘤作用 ,并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HSP70免疫后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用ELISA法测定HSP70免疫后小鼠体内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用HSP70免疫后 ,小鼠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几种主要Th1型细胞因子 (IL 2、TNF α、TNF β和IFN γ)均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HSP70免疫后 ,小鼠外周血中CD8+ T细胞及Th1型细胞因子均有明显升高。
- 傅庆国孟凡东郭仁宣
- 关键词:肿瘤热休克蛋白细胞毒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
- 大肠癌术后腹腔内温热化疗合并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傅庆国郭仁宣孟凡东
- 关键词:大肠癌术后腹腔内温热化疗免疫治疗
- 甲状腺微小癌50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T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TMC患者男女比为1:6.1,均行手术治疗。B超癌结节检出率为65.9%(27/41),冰冻病理确诊率为76.9%(27/35)。41例获随访,随访9-57个月。随访患者均生存至今,1例术后1年出现对侧复发,经再次手术,目前健在。结论TMC女性发病率较高,B超是发现TMC病灶的有效检查方法。常规行患侧腺叶切除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 杨峂和钢鲁宏峰傅庆国李克强李旭军曹树立
- 关键词:外科手术甲状腺微小癌
- 热休克蛋白70肿瘤疫苗的安全性和生物活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肿瘤疫苗的安全性,研究其生物活性,为应用HSP70治疗人类恶性肿瘤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用液相色谱法提纯人、小鼠肿瘤细胞中的HSP70。通过动物实验观察HSP70的生物安全性及其抗肿瘤作用。用ELISA法测定HSP70免疫后小鼠体内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水平。结果所有实验小鼠在皮下接种10倍于人类临床研究剂量的HSP70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用HSP70免疫后,小鼠周围血中Th1型细胞因子IFN-和趋化因子CXCL-9、CXCL-10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HSP70肿瘤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抗肿瘤免疫活性,对治疗人类恶性肿瘤有借鉴意义。
- 傅庆国朱林波应可明
- 关键词:肿瘤热休克蛋白70
- 联合应用热休克蛋白70与卡介苗对Hcaf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卡介苗(BCG)对Hcaf肿瘤的抑制作用,为应用肿瘤来源的HSP70治疗人类恶性肿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小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BCG免疫组、HSP70免疫组和联合组4组,每组16只.小鼠接种Hcaf细胞制成肿瘤模型.BCG组接种1mgBCG;HSP70组注射10μg HSP70,联合组以HSP70 10μg和BCG1mg代替,对照组注射50μL PBS液.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生存率和肿瘤大小等指标的变化.取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实验,观察肿瘤细胞性状及AFP的表达情况.结果:应用免疫治疗后,小鼠肿瘤生长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的抑制,生存期均有延长,其中HSP70组和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77.1±15.1d,82.8±13.2dvs22.9±3.50d,均P<0.01),同时生存率也有所提高(41.7%,66.7%vs0,bothP<0.01).对照组及BCG免疫组AFP表达明显,而HSP70组和联合组AFP表达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联合组尤其显著.与对照组及BCG免疫组比较,HSP70组和联合组肿瘤细胞异型性均有所降低.结论:HSP70与BCG联合应用对Hcaf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其疗效要优于单独应用HSP70或BCG.
- 杨野刘宇郭仁宣傅庆国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卡介苗免疫组化
- 22例乳腺癌采取保乳术近期疗效及心理状况调查被引量:3
- 2007年
- 杨峂李旭军李克强和钢傅庆国鲁宏锋
- 关键词:心理状况调查近期疗效保乳术乳腺癌乳房形态保乳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