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丕红

作品数:32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道德
  • 5篇伦理
  • 5篇承续
  • 3篇道德生态
  • 2篇文化
  • 2篇论语
  • 2篇孔子
  • 2篇价值观
  • 2篇《论语》
  • 1篇党员
  • 1篇道德传统
  • 1篇道德理念
  • 1篇道德难题
  • 1篇道德文化
  • 1篇道德自由
  • 1篇德文
  • 1篇德性
  • 1篇等差
  • 1篇信仰
  • 1篇行政

机构

  • 19篇中南大学
  • 14篇广西科技大学
  • 3篇湖南城市学院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28篇冯丕红
  • 17篇李建华
  • 1篇庞晓红
  • 1篇钟兴
  • 1篇刘欣

传媒

  • 5篇南昌大学学报...
  • 4篇大学教育科学
  • 2篇孔子研究
  • 2篇武陵学刊
  • 1篇中国商界
  • 1篇湖湘论坛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船山学刊
  • 1篇唐都学刊
  • 1篇学习论坛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广西科技师范...
  • 1篇第七届中国社...
  • 1篇首届中国青年...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个责任”的制度伦理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制度自觉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提出"两个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两个责任"则是中国共产党之制度自觉品格的典型确证和逻辑必然。"两个责任"的存在价值和依据不仅在于制度反腐,而且在于制度防腐,制度反腐主要是从事后消极应对意义上说的,而制度防腐则是从事前积极预防角度讲的。"两个责任"的提出和确立一方面从消极意义上为"已然"之权力腐败的应对和治理提供了清晰的责任追查路径,另一方面则从积极意义上为"未然"之权力腐败的监督与防控提供了明确的责任担当主体。不管是清晰的责任追查路径还是明确的责任承担主体,终究都是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以制度化、常态化方式预防和治理腐败,从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两个责任"的提出是党基于制度自觉对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制度性承诺,能否承兑,直接关乎党的制度信用,党对制度信用的高扬与持守在此意义上成为了"两个责任"落实的保障。
冯丕红李建华
关键词:制度防腐
论孔子的道德自由被引量:2
2011年
孔子未曾明确提出道德自由这一概念,但其仁学思想孕育了道德自由。孔子的道德自由以仁为伦理根基,"仁者,人也"昭彰了其道德自由的终极关怀,"仁者,亲也"标识了孔子道德自由的根基所在,"仁者,心也"则回复了孔子道德自由的发生机制及其由来;孔子的道德自由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主体意志自由性与客观必然性、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相统一的伦理特质;意志自由和境界自由构成了孔子道德自由的两个伦理向度。
李建华冯丕红
关键词:孔子道德自由
论道德传统被引量:2
2015年
高扬传统道德而贬抑道德传统认知误区的消除亟待道德传统研究的推进。道德传统亦称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它是以道德生态为存在境遇,由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念等构成的具有历史特殊性、多元综合性、开放变迁性、生态合理性的变体链。以理性存在者所处当下为界点,分别前溯后展,可把流变中的同一个道德传统分成两段,即"被建构的道德传统"和"建构的道德传统"。"被建构的道德传统"具有既定、先在性,是活着的历史的产物;而"建构的道德传统"是"被建构的道德传统"的自然延续,具有开放性;二者经由道德承续实现彼此沟通。
冯丕红李建华
关键词:道德传统道德生态传统道德
友善的内涵及传统友善的现代转化
2017年
尊重人,发自内心关爱人,应人之需付诸善行,举手投足合乎人们普遍性道德期待,此即友善。传统友善是伦理之德,主要处理"兄弟"伦理关系,以"等差之爱"伦理关系中被定位为"友"的特定个体为对象。现代友善是道德之德,是对异质性个体的普遍性道德要求,主要处理与陌生人的关系,依循工具理性和规则理性,注重对外在规范的恪守。传统友善的现代转化即是由伦理之德转变为道德之德。就当下而言,不论对熟人还是陌生人都应该友善,且要发自内心情感。具体言之,在熟人圈内,传统友善依旧适用,但对陌生人则需个体培养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移情能力。另外,基于公正原则,对熟人与陌生人的友善在程度上应有所差异。
冯丕红李建华
关键词:友善
道德承续论
人是道德承续中的理性存在,道德承续是全球性伦理现象,生活世界不能没有道德承续。道德承续指的是在同一民族共同体中,人们立足于当下,以所处时代的需求和价值取向为标准,对历史上或前人留下来的伦理道德精神、价值、理念、规范等资源...
冯丕红
关键词:道德生态哲学思想
《论语》中的“好学”之德及现代启示被引量:9
2013年
"好学"在《论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以把学习(道、礼及其他相关知识)当成一件乐事为前提,确知己之所学与未学,并以"日新知"与"时习之"的方式不断累积精进,从而在"问"、"闻"等开放性、互动式的学习中实现共同进步所需要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论语》中的"好学"作为一种教育德性,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当代大学生不仅要从价值层面重新审视、重视《论语》中的"好学"之德,而且要以实际行动养成"好学"之德。一方面,把"好学"之德的培养与"修身"紧密结合起来,把成就自己的内在人格修为与实现造福世界的外在人生理想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不抱功利心,真正把学习当作乐事,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学如不及,尤恐失之"的精神,每天坚持"温故知新"。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组织则应该营造一个重视并积极鼓励培养"好学"之德的社会环境和精神文化氛围。
李建华冯丕红
关键词:论语好学德性
论道德继承的基本属性被引量:5
2013年
道德继承既是人的存续方式,又是人的存在保障,它以妥善安置因生命、物质的二重生产而产生的诸种关系为目标,具有以人为本的价值属性。从形式上看,道德继承是一个在时代精神的监督、引导之下,输入旧道德命题,通过对旧道德命题形式层面的抽象继承和经验层面的批判继承从而输出新道德命题的过程,新道德命题相对于旧道德命题具有承启超越性;从内容上看,道德继承包括了以下要素:生活在同一文化共同体中的理性存在者是道德继承的主体,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是道德继承的对象,对道德文化与物质文化变迁中产生的"堕距"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失调的消除是道德继承的动因,对道德命题的分层继承是其转化机制。因此,道德继承从整体上看具有完备性。
李建华冯丕红
孔子敬业观分析
2023年
孔子敬业观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有着丰富而生动的体现。孔子从人们对待“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两个角度对“敬业”之“敬”进行论述,认为“临事而惧”是敬业者应具备的心理状态,“勤慎公忠”是敬业者应呈现的行为状态。孔子的敬业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义以为质,先义后利”的原则,“乐以忘忧,信以成之”的内在保障,“德业双修,修己安人”的实践路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
李梓楠冯丕红
关键词:孔子敬业价值观
论老子的权力观被引量:1
2012年
《道德经》五千言从未明言权力二字,却无处不存在权力的影子。在《道德经》所勾勒的生活世界中,效法自然,无处不在的"道"是权力的合法性依据,相辅相成的百姓与侯王是权力的交互主体,二者依循"道"的内质以"自然"、"无为"的方式运行权力,"小国寡民"是老子权力运行所要达到的理想境地。
李建华冯丕红
关键词:老子权力
师德内涵的二维阐释被引量:1
2015年
仅囿于职业道德维度考察师德,易导致师德的"片面化""碎片化""平庸化"和"形式化",无益于高尚教师人格的养成,故需跳出职业道德的逼仄考察维度还原师德之真容。师德是社会或共同体对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期待,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与教书育人职业紧密相关的个体德性—德行或群体性精神风尚的总和。它超越了一般职业道德,是一种先于职业道德而存在的特殊的角色道德。角色道德视域下师德逻辑地包含了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角色美德两个维度。教师职业道德与角色道德的统一性决定了师德建设既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要加强教师角色美德培养。
冯丕红李建华
关键词:师德职业道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