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世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钢筋
  • 8篇混凝土
  • 8篇钢筋混凝
  • 8篇钢筋混凝土
  • 4篇土结构
  • 4篇混凝土结构
  • 4篇钢筋混凝土结...
  • 3篇地震
  • 3篇混凝土框架
  • 3篇钢筋混凝土框...
  • 3篇钢筋砼
  • 2篇地震反应
  • 2篇动力分析
  • 2篇助教
  • 2篇结构动力
  • 2篇结构动力分析
  • 2篇混凝土框架结...
  • 2篇计算机辅助教...
  • 2篇教学
  • 2篇辅助教学

机构

  • 1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3篇冯世平
  • 6篇沈聚敏
  • 3篇王际芝
  • 2篇马良
  • 1篇郭红仙

传媒

  • 2篇混凝土结构基...
  • 2篇中国建筑学会...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 1篇中国土木工程...

年份

  • 1篇1992
  • 6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 1篇1985
  • 1篇198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筋混凝土杆系结构的极限分析
以能量原理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结构极限分析的数学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包括桁架、连续梁及框架在内的各类钢筋混凝土杆系结构。结构的本构关系可以考虑强度的强化作用和变形超过极限点后的强度下降,而把理想弹塑性体作为一种特例来处理。该方...
冯世平沈聚敏
关键词:极限荷载杆(结构构件)钢筋混凝土结构
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倒塌分析和评定
冯世平沈聚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静力分析结构动力分析
钢筋砼杆系结构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被引量:14
1989年
本文以能量原理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结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的数学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包括桁架、连续桨及框架在内的各类钢筋砼杆系结构。结构的本构关系可以考虑强度的强化作用和变形超过极限状态后的强度下降,而把理想弹塑性假定做为一种特殊情况来处理。此方法物理意义明确,使用简便,当结构形式复杂或使用计算机做分析时,优点更为突出。本文对Gibson单分量和Clough双分量杆单元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利用扩展后的新模型做了包括下降段在内的钢筋砼框架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的计算例题。最后,做了框架结构的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两者符合较好。
冯世平沈聚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杆系结构
转移塑性铰对框架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梁端塑性铰转移对框架结构在强地震动下动力反应的影响.文中推导了塑性铰转移后的杆件单元刚度方程,推导中考虑了截面刚度沿杆长的变化,并在铰端部设置了模拟钢筋在锚固区粘结滑移的非线性弹簧,两个相应的恢复力模型均带有下...
冯世平
文献传递
钢筋砼纯扭构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马良冯世平王际芝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受扭构件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震倒塌建筑物瓦砾堆积预测与图形显示
<正>本文研究了在两次地震作用(一次地震中的主震和余震的多次冲击的影响)下城市房屋震害和倒塌瓦砾堆积分布的预测;瓦砾堆积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以及地震救灾人员疏散安全区的确定。其预测结果可供各地抗震部门作为制定抗灾减灾规划和制...
王际芝冯世平沈聚敏郭红仙
文献传递
多次地震作用下钢筋砼结构的动力反应
冯世平
关键词:地震反应分析余震主震
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拟动力地震反应试验研究被引量:30
1990年
计算机-加载器联机试验或拟动力试验是地震工程研究中的一种新型的试验技术。本文作者利用清华大学的拟动力试验系统进行了两层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试验研究。在试验中将框架模型简化为两个自由度,研究了框架结构的破坏过程和塑性铰转移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根据试验得到的层间滞回曲线,采用弹塑性解析法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恢复力模型。对试验框架进行了弹塑性动力分析,与试验实测曲线做了比较,二者符合良好。验证了层间恢复力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的可靠性。
印文铎冯世平沈聚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地震反应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屈服后性能的研究
冯世平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
钢筋砼压弯构件恢复力特性的研究
冯世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