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国湘

作品数:42 被引量:389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针灸
  • 7篇针刺
  • 6篇针灸大成
  • 6篇《针灸大成》
  • 5篇针灸疗法
  • 5篇温针灸
  • 5篇慢性
  • 5篇灸疗
  • 5篇灸疗法
  • 5篇灸治
  • 4篇阳虚
  • 4篇针灸治疗
  • 4篇开四关
  • 4篇化痰
  • 4篇刺法
  • 3篇穴位
  • 3篇血压
  • 3篇针刺法
  • 3篇针刺疗
  • 3篇针刺疗法

机构

  • 2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9篇湖南中医学院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海南省中医院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湘南学院
  • 1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湖南省中医药...
  • 1篇湖南省妇幼保...

作者

  • 42篇冯国湘
  • 12篇吴清明
  • 3篇蒋谷芬
  • 3篇易宣超
  • 3篇刘未艾
  • 2篇陈松
  • 2篇张志萍
  • 2篇张瑞明
  • 2篇黄西园
  • 2篇曾碧梅
  • 2篇王蕾
  • 2篇潘定举
  • 2篇李廷谦
  • 2篇朱莹
  • 2篇钟凯
  • 2篇赵艳玲
  • 2篇胡胜林
  • 2篇肖小艳
  • 2篇陈菁
  • 1篇陈雁

传媒

  • 4篇中国针灸
  • 4篇湖南中医杂志
  • 4篇中医药导报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湖南中医药导...
  • 3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医药通报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云南中医杂志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素问·离合真邪论》学术思想探微被引量:2
2013年
《离合真邪论》作为《素问》第二十七篇,虽不是核心内篇,但其中各有精义。本文从"离合真邪的四个不同阶段"为切入点讨论,以了解真气与邪气的离、合同疾病的关系,从中把握到至关重要的"机",并从"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无逢其冲而泻之"、"其往不可追"、"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几个代表性语句入手,就其中医针灸的学术思想特点进行探讨。认为《离合真邪论》对中医针灸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显著作用,本篇将各种自然变化与人体经脉气血脉搏相互类比,形象地描述了邪气入侵人体时邪气与真气的各种状态,同时阐明了在诊疗疾病中"机"以及"三部九侯"的的重要性,这些都为后世中医理论,特别是针灸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易长兴钟凯冯国湘
关键词:素问
中药配合刮痧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逍遥散配合铜砭刮痧疗法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CF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逍遥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铜砭刮痧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治疗前后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2组治疗后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测定值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铜砭刮痧疗法配合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征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疲劳状态,并可有效调节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丁维冯国湘
关键词:逍遥散肝郁脾虚慢性疲劳综合征
化痰祛瘀针刺法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血液AT-Ⅲ、tPA活性、PAI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1998年
化痰祛瘀针刺法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血液AT-Ⅲ、tPA活性、PAI活性的影响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10005)冯国湘,吴清明,陈松,曾碧梅主题词偏瘫/病因学,偏瘫/针灸疗法,偏瘫/血液,脑出血/并发症化痰祛瘀针刺法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具有...
冯国湘吴清明陈松曾碧梅
关键词:偏瘫脑出血化痰祛瘀
痛泻宁穴位敷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痛泻宁贴膏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及安全性。方法:分别选用小鼠、大鼠、家兔等实验动物对痛泻宁贴膏剂进行抗炎实验、镇痛实验、经口急毒实验、皮肤刺激实验等研究。结果:痛泻宁贴膏剂有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疼痛的作用,经口急性毒性的LD50>5 000mg/kg,贴膏剂对正常及损伤皮肤均无刺激。结论:痛泻宁贴膏剂有明显的抗炎及抑制疼痛的作用,安全无毒,对皮肤无刺激性。
冯国湘吴清明陈松
关键词:穴位敷贴溃疡性结肠炎
针刺加耳穴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观察针刺加耳穴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65例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F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中脘、内关、太冲加耳穴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吗丁啉治疗,疗程4周。结果:2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Zung自评量表分和HAM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消化不良症状控制总有效率为91.43%,HAMD量表评分达常模有效率为8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和16.66%(P<0.05)。结论:针刺加耳穴疗法治疗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FD患者有肯定的疗效。
冯国湘朱莹蒋谷芬
关键词:针刺疗法耳穴贴压王不留行
冯国湘教授治疗慢性便秘之经验药对生地-白术被引量:3
2021年
慢性便秘病程长,成因复杂,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中医治疗慢性便秘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改善人体体质,不仅安全,而且疗效显著,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冯国湘教授认为慢性便秘多本虚标实,病位在大肠,与脾肾两脏关系尤为密切,运用药对生地-白术从脾肾论治,共奏润肠通便之效,效果显著。
李庆乐冯国湘
关键词:慢性便秘白术名医经验
《针灸大成》中复溜穴的临床运用规律探析被引量:2
2022年
通过研究《针灸大成》中复溜穴的相关条文,从定位、刺灸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复溜穴的临床应用规律,以期为现代针灸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何姗姗肖家顺常广琪冯国湘
关键词:《针灸大成》复溜穴
“经验穴”治疗面瘫47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新穴和最佳配方。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常规取穴加水仓间和承仓间两个经验要穴,对照组按常规取穴,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40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31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6例,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效时间比较,第1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8%,第2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第3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位86.7%,两组比较,第1疗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个疗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面瘫,常规取穴加水仓间和承仓间较常规取穴疗效较好,起效迅速。
易宣超刘未艾黄听军冯国湘
关键词:面瘫针灸疗法
双解胶囊(片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温病热在肺卫证)的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双解胶囊(片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温病热在肺卫证) 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温病热在肺卫证)患者770例,按3:3:1比例随机分为双解胶囊组(胶囊组)330例,双解片剂组(片剂组)330例,及柴黄片组(对照组)110例。胶囊组给予双解胶囊,片剂组给予双解片,对照组给予柴黄片,均每次3粒(片),每日3次。疗程均为5天。结果纳入患者770例,随机化763例,剔除28例,脱落17例,最终进入意向治疗(ITT)分析724例,符合方案集分析(PPS)718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疗效:ITT分析显示胶囊组愈显率83.60%,总有效率98.39%;片剂组分别为 83.28%,99.04%;对照组分别为68.62%,98.04%。PPS分析显示胶囊组愈显率84.69%,总有效率99.02%;片剂组分别为83.22%,99.03%;对照组分别为 69.30%,99.01%。试验组(胶囊、片剂)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ITT分析与PPS分析结果一致。中医证候疗效:ITT分析显示胶囊组愈显率 83.92%,总有效率98.07%;片剂组分别为83.92%,99.36%;对照组分别为 74.51%,98.04%。PPS分析显示胶囊组愈显率85.02%,总有效率98.70%;片剂组分别为83.87%,99.35%;对照组分别为75.24%,98.02%。试验组(胶囊、片剂)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ITT分析与PPS分析结果一致。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解胶囊(片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温病热在肺卫证)的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王蕾张瑞明赵艳玲冯国湘潘定举黄西园毛兵王刚常静张颖万美华郭佳陈雁李廷谦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温病
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在中风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1例中风后尿潴留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28例,在进行基础治疗情况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1次/d,4次为1个疗程,隔2 d开始下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未满4个疗程已治愈者,停止治疗并统计治疗结果。结果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4.9%,对照组为64.3%,温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有效病例起效时间比较,温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采用。
张现豪冯国湘文宁
关键词:中风温针灸关元三阴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