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仪

作品数:31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南京农业大学SRT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中华鳖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炎
  • 4篇腺炎
  • 4篇斑马
  • 4篇斑马鱼
  • 4篇ACE2
  • 3篇应激
  • 3篇输卵管
  • 3篇双峰驼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内毒
  • 3篇内毒素
  • 2篇动物生物化学
  • 2篇多糖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损伤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紧张

机构

  • 31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泰州出入境检...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31篇刘仪
  • 14篇陈秋生
  • 12篇张源淑
  • 8篇邹思湘
  • 6篇杨平
  • 6篇张伟
  • 4篇韩东宁
  • 4篇王艳霞
  • 4篇陈伟华
  • 4篇章琳俐
  • 3篇苗晋锋
  • 3篇张茜
  • 3篇包慧君
  • 3篇刘海丽
  • 2篇顾蓓蓓
  • 2篇钟凯
  • 2篇卞勋光
  • 2篇李鹏飞
  • 2篇王艳玲
  • 2篇陈微

传媒

  • 5篇畜牧与兽医
  • 3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水产学报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兽医大学学报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全国动物生理...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马鱼肠黏膜屏障的结构与组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斑马鱼肠黏膜屏障的结构与组成。方法应用透射电镜、组织化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系统观测和分析斑马鱼肠粘膜屏障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组成。结果斑马鱼肠道吸收细胞之间具有发达的连接复合体,自上而下依次可见紧密连接、中间连接和桥粒,它们构成封闲的机械屏障;肠黏膜上皮的吸收细胞之间分布着丰富的杯状细胞,尤以后肠的数量最多,PAS反应呈强阳性,其分泌物在肠腔面形成一层粘液层,为肠黏膜化学屏障的主要细胞;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为斑马鱼肠黏膜的主要免疫细胞。黏膜上皮中内分泌细胞既有开放型也有封闭型,纹状缘发达呈线状(或膜状)衬于肠上皮腔面。结论斑马鱼肠黏膜屏障系统由较完整的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的结构组成,可作为肠黏膜屏障研究的动物模型。
章琳俐姚一琳初晓红张茜杨平卞勋光刘仪胡建华高诚林金杏陈秋生
关键词:斑马鱼肠道黏膜屏障
斑马鱼中脑微细结构及相关免疫组化反应被引量:7
2015年
为深入了解斑马鱼中脑的微细结构,采用光镜技术对斑马鱼中脑结构进行观察研究,并利用免疫组化反应显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CD34的分布特征。选用成年AB型斑马鱼,对其中脑连续切片后进行HE染色。观察辨认中脑神经核团结构,包括有视顶盖、半环枕、被盖、中央层、边缘层、纵枕等十多个核团,并与其他鱼类进行比较,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出斑马鱼中脑结构概念图。免疫组化试验观察BDNF和CD34都分布在斑马鱼中脑视顶盖边缘层和中央层交界处。本次结果可为斑马鱼神经生物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
陈微章琳俐刘仪张茜杨平胡建华高诚陈秋生林金杏
关键词:斑马鱼中脑BDNFCD34
ACE/ACE2在SHR大鼠心脏中的表达差异及与高血压的关系
<正>通过观察WKY,SHR大鼠心组织中ACE和ACE2表达的差异,探讨ACE与ACE2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形成中的作用。14周龄雄性Wistar-京都种大鼠(WKY)和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各8只,体重300g...
李鹏飞马畅张伟刘仪张源淑
文献传递
肠神经对鸡输卵管支配的逆行追踪法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应用 HRP和 CB- HRP逆行追踪支配鸡输卵管神经元在肠神经内的分布和形态特点 ,以探察鸡肠神经在体内的支配范围以及肠神经对生殖系统的可能调节作用。结果显示 ,肠神经内出现大量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这些神经元大多数为小型多极神经元 ,少数是双极神经元。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肠神经节内 ,节间束也见个别分布。这就从形态上证实 ,肠神经支配并调节鸡的生殖活动。本研究还比较了 HRP和 CB- HRP
陈秋生黄国庆刘仪
关键词:肠神经输卵管神经支配
视黄醇对内毒素诱发的乳腺炎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011年
为研究视黄醇对内毒素诱发乳腺炎大鼠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40只孕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n=8)、阳性对照组(P,n=8)和试验组(T,n=24)。自怀孕第10天起,试验组分别灌喂视黄醇(溶解于大豆油)4 000 IU/(kg.d)(L,n=8)、8 000 IU/(kg.d)(M,n=8)、16 000 IU/(kg.d)(H,n=8),对照组灌喂等量的大豆油,连续10 d。产后72 h分别灌注灭菌生理盐水(Con组)和10μg大肠杆菌内毒素(Escherich ia coli endotoxin,LPS)(P和T组)到大鼠第4对乳腺内,12 h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及乳腺组织。试验结果显示,视黄醇灌喂降低了LPS诱发的乳腺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及组织的损伤;LPS灌注乳腺组织后乳腺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灌喂低剂量、中剂量的视黄醇能显著提高乳腺组织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研究表明,视黄醇可以通过改善机体的抗氧化机制,对LPS诱发的试验性大鼠乳腺炎发挥一定的预防作用。
顾蓓蓓刘仪朱玮苗晋锋邹思湘
关键词:视黄醇乳腺炎内毒素抗氧化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对大鼠肾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正>通过建立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探讨ACE2对肾脏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研究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造大鼠(Rattus norregicus)肾脏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并按3.7×10-8mo...
王艳霞刘仪张伟韩东宁张源淑
文献传递
中华鳖输卵管雄激素受体的分布
2012年
在观测了中华鳖输卵管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技术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中华鳖输卵管中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中华鳖输卵管组织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变化,生殖季节输卵管上皮增厚,腺体肥大,分泌活动增强;而在非繁殖季节,上皮相对较薄,腺体处于收缩状态。AR免疫阳性细胞在输卵管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部各段均有分布。阳性AR分布于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游离面(腔面)、固有膜腺体以及储精小管上皮中。生殖季节AR反应强阳性,而在非繁殖季节AR反应较弱。中华鳖精子储存在输卵管的蛋白分泌部后部到子宫部,AR在这些区段的分布及其季节性变化的结果提示,雄激素受体可能参与输卵管精子储存部位特殊微环境的稳定,进而与精子储存有关。
王旭远王钟毓沈浩刘仪刘海丽张莉陈秋生
关键词:雄激素受体输卵管精子储存中华鳖
不同温度条件下斑马鱼精巢TLR2和TLR4的表达分布被引量:3
2016年
斑马鱼是重要的新型模式动物,在动物免疫、生殖、畜牧兽医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探究低温(16℃)和常温(30℃)条件下,斑马鱼精巢TLR2和TLR4的表达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斑马鱼精巢为成对的狭长器官,生精小管的生殖上皮由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它们构成不同的精囊,每个精囊的精子发生过程为同步进行。低温条件下精巢生精小管边缘的间质及支持细胞TLR2阳性反应强烈;精原细胞、间质细胞与支持细胞中呈现TLR4阳性反应。但常温下斑马鱼精巢TLR2/4阳性反应微弱。从细胞形态学角度表明,低温能够诱导斑马鱼精巢及其细胞表达TLR2和TLR4,进而可能增强斑马鱼精巢的固有免疫力。
刘仪章琳俐初晓雅赵巧雅胡建华高诚陈秋生林金杏
关键词:斑马鱼免疫组化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22
2003年
以本科生必修课“动物生物化学”的教改为背景,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动物生物化学”教改的几项措施,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张源淑邹思湘刘仪
关键词:高等教育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
内毒素诱发睢宁白山羊实验性乳腺炎模型的建立及黄芪多糖对其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选择同处于泌乳初期的睢宁白山羊6头,体质量30~40 kg,C.M.T.法检测每头山羊2个乳区乳的体细胞数(SCC)均低于5×105/mL。每头山羊每天早上挤奶后,于右乳区经乳头管灌注黄芪多糖(APS)5 mL,左乳区则通过乳头管灌注等量生理盐水(PSS)作为对照,连续灌注5 d。第6天早上挤奶后,按50μg/kg剂量于左、右乳区通过乳头管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分别于内毒素处理前1 h及处理后1、2、3、4、5、6、7、8、9、24 h观察乳房的变化并记录直肠温度;并于内毒素处理前1 h、处理后3、6、9、24 h取颈静脉血和采集左、右2个乳区的乳样,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乳汁及血清中TNF-α和IL-2的水平;内毒素处理后24 h,处死动物,取乳腺组织,Bouin氏液固定,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临床症状与病理切片观察均显示,通过乳导管将50μg/kg的内毒素灌注到山羊的乳腺内迅速诱导出典型的急性乳腺炎症状。灌注APS的乳区,乳中TNF-α的水平内毒素处理后3 h显著高于灌注PSS的乳区,92、4 h显著低于灌注PSS的乳区(P<0.05)。与内毒素处理前相比,灌注APS的乳区在内毒素处理后,乳中IL-2...
钟凯王艳玲刘仪邹思湘陈伟华
关键词:黄芪多糖山羊乳腺炎内毒素细胞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