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鑫 作品数:6 被引量:76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海南大学农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3个香蕉品种的果实淀粉形状与含量及风味物质比较 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3个品种(AAA基因型)的淀粉颗粒形状及大小进行观察,并测定果实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风味物质的含量,以揭示不同品种间香蕉果实品质差异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1)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淀粉颗粒的形状分别为不规则三角形、圆形、棒形,大小分别为8.20~35.70μm、6.90~29.80μm、5.47~23.80μm。(2)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总淀粉含量分别为(66.93±2.48)%、(90.38±2.46)%、(48.91±2.49)%;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0.48±1.09)%、(21.48±1.08)%、(14.67±1.10)%;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46.45±1.85)%、(68.90±1.25)%、(34.24±1.45)%;且3个品种总淀粉、支链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Vc含量分别为(15.54±1.10)、(17.63±1.14)、(16.76±1.03)mg/100gF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5.50±0.22)%、(15.67±0.30)%和(16.17±0.30)%;糖/酸比分别为2.75:1、2.74:1、3.15:1;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3个品种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巴西蕉和宝岛蕉糖/酸比差异不显著。研究认为,同~基因型(AAA)不同品种香蕉果实的淀粉形状、大小、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以及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为解释不同品种间香蕉果实品质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苗红霞 金志强 孙佩光 刘伟鑫 魏守兴 徐碧玉关键词:香蕉 果实 淀粉颗粒 淀粉含量 风味物质 乙烯和1-MCP处理对香蕉采后果皮色素含量及褪绿变黄的调控 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为了揭示香蕉采后果皮色素代谢及褪绿变黄的生理机制,【方法】以‘巴西’蕉(MusaacuminateL.AAAgroup‘Brazilian’)果皮为试材,通过自然后熟、乙烯、1-MCP3种不同处理,分析果皮褪绿变黄与各种色素含量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在自然后熟过程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上升;乙烯处理后0~12d,总叶绿素含量由32μg·g-1下降到2μg·g-1,同时类胡萝卜素迅速合成;1-MCP处理延缓了果皮叶绿素含量降解和类胡萝h素含量积累。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自然后熟和乙烯处理后,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与叶绿素卜含量变化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负相关;而1-MCP处理后类胡萝h素含量变化与叶绿素卜相关性不显著。【结论】香蕉采后果皮褪绿变黄过程可能主要涉及到叶绿素卜含量的下降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上升。 刘伟鑫 苗红霞 金志强 刘菊华 贾彩红 孙佩光 徐碧玉关键词:香蕉 果皮 香蕉采后果肉硬度与淀粉代谢变化 被引量:24 2013年 为了弄清楚香蕉采后果实硬度与淀粉代谢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巴西’蕉(Musa sp.‘Brazil’)果肉为试材,对香蕉采后果实淀粉代谢与果肉硬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逐渐下降,总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总淀粉酶活性呈上升趋势,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单峰型变化;相关性分析发现,香蕉采后果肉硬度下降与总淀粉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淀粉酶活性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变化相关性不显著。香蕉采后果肉硬度下降可能主要涉及到总淀粉含量的下降和总淀粉酶活性的上升。 苗红霞 金志强 刘伟鑫 刘菊华 张建斌 贾彩红 徐碧玉关键词:香蕉 淀粉代谢 淀粉酶 果肉硬度 香蕉果实中抗性淀粉代谢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2013年 为了揭示香蕉果实抗性淀粉代谢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本研究以‘巴西’香蕉果肉为试材,对香蕉果实采前采后抗性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香蕉果实发育,总淀粉、抗性淀粉和蔗糖含量呈上升趋势,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过程中,总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迅速下降,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呈先增后减的单峰型变化。相关性分析发现,香蕉果实抗性淀粉形成与总淀粉、蔗糖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贮藏过程中,抗性淀粉降解与总淀粉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相关性不显著。香蕉果实抗性淀粉的形成可能主要涉及到总淀粉和蔗糖含量的上升,抗性淀粉的降解与总淀粉含量的下降密切相关。 苗红霞 金志强 刘伟鑫 刘菊华 贾彩红 张建斌 徐碧玉关键词:香蕉 果实 抗性淀粉 总淀粉 可溶性糖 香蕉果实抗性淀粉含量变化及其与其他类型淀粉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研究香蕉果实抗性淀粉形成机理,为选育高抗性淀粉香蕉品种和调控抗性淀粉合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巴西’蕉(Musa acuminata L.AAA group cv.Brazilian)果肉为试材,对香蕉果实采前和采后抗性淀粉含量变化及其与其他类型淀粉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香蕉果实发育过程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抗性淀粉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后熟过程中各种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乙烯处理加速了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降解,但抗性淀粉降解速度较自然后熟慢;1-MCP处理香蕉果实各种淀粉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香蕉采前果实抗性淀粉合成与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变化不相关;1-MCP处理后,抗性淀粉含量变化与直链淀粉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与总淀粉含量变化不相关。【结论】香蕉果实抗性淀粉形成与直链淀粉含量密切相关,在香蕉果实发育过程中可通过调控直链淀粉含量促进抗性淀粉合成。 苗红霞 金志强 刘伟鑫 张建平 孙佩光 徐碧玉关键词:香蕉 果实 抗性淀粉 直链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