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启龙

作品数:31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济宁市科技局课题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乳腺
  • 8篇乳腺癌
  • 8篇腺癌
  • 6篇手术
  • 6篇肠癌
  • 5篇新辅助化疗
  • 5篇肿瘤
  • 5篇化疗
  • 5篇辅助化疗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腺肿瘤
  • 4篇甲状腺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瘤
  • 3篇新辅助化疗治...
  • 3篇原位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乳头状癌

机构

  • 29篇济宁医学院
  • 3篇济宁医学院第...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地方病...
  • 1篇济宁市第四人...

作者

  • 31篇刘启龙
  • 6篇张仁亚
  • 6篇王爱亮
  • 6篇赵广章
  • 6篇刘志强
  • 5篇姜飚
  • 5篇贾振忠
  • 4篇孙玉芳
  • 4篇朱坤兵
  • 4篇熊斌
  • 4篇刘海英
  • 4篇田志龙
  • 3篇张新
  • 3篇陈凌志
  • 3篇班博
  • 2篇郭焕
  • 2篇刘国河
  • 2篇姜波
  • 2篇李晓霞
  • 2篇李勇强

传媒

  • 14篇济宁医学院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飞蓟素联合阿霉素对耐药细胞株MCF-7/ADM的逆转耐药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联合阿霉素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M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单用阿霉素及其联合水飞蓟素对MCF-7/S、MCF-7/ADM细胞增殖抑制率(IR),计算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结果]阿霉素作用MCF-7/S的IC50值(2.89±0.35μg/ml)明显小于MCF-7/ADM(56.85±2.12μg/ml),耐药倍数为27.6倍;阿霉素联合水飞蓟素作用MCF-7/ADM的IC50值(9.07±0.56μg/ml)明显小于单独使用阿霉素(59.52±2.38μg/ml),逆转耐药倍数为6.6倍。[结论]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具有明确耐药性,水飞蓟素能够明显逆转MCF-7/ADM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史亚飞刘启龙
关键词:水飞蓟素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
直肠癌手术骶前腔经下腹引流76例分析报告
自1993年9月至1995年5月,我们对76例直肠癌手术骶前腔采用自制三腔管经下腹腹膜外持续负压引流,对其感染性并发症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47例Miles术后骶前腔感染至会阴切口裂开2例,发生率为4%;Dixon,Pa...
刘启龙李永禄
文献传递
TA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TAC)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和化疗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均至少采用TAC方案新辅助化疗4周期,每周期化疗前行疗效评估及化疗副反应分析,第4周期化疗结束后总体评价疗效。结果:该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总有效率为87.50%,完全缓解10.71%,部分缓解76.78%,疾病稳定12.50%;化疗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化疗反应可耐受。结论:TA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显著,化疗副反应可控制。
赵广章刘海英刘启龙熊斌孙玉芳
关键词:晚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副反应
骶髂筋膜脂肪疝47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增强对骶髂筋膜脂肪疝的认识 ,减少误诊误治率。方法 对 10a间 47例骶髂筋膜脂肪疝的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认为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为对该病认识不足。结论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减少误诊误治的最好办法。
刘启龙田志龙
关键词:骶髂筋膜脂肪疝
周围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2005年
王爱亮贾振忠刘志强刘启龙
关键词:周围动脉瘤外科治疗破裂出血栓子脱落肢体坏死手术治疗
肝外胆管癌诊治进展
1996年
肝外胆管癌诊治进展田志龙刘启龙综述张静霞审校(济宁医学院第一教学医院)胆管癌在临床上不常见,且因其发生的部位特殊,早期常无症状,过去又缺乏精确的诊断手段,临床早期确诊率较低,发现时多属晚期,并给手术切除带来了困难,曾一度被视为“无法切除的肿瘤”。至7...
田志龙刘启龙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89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甲状腺腺叶和峡部切除/全切除+中央区(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289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18例(40.8%);64例行中央区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42.2%(27/64)。平滑曲线拟合图显示,当肿瘤直径〉6mm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性别、病灶数、肿瘤位置、包膜侵犯、肿瘤直径及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有关(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6mm是影响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36,95%CI1.160~3.573,P=0.0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天,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PTM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9.630,95%CI 1.150~80.628,P=0.037)。结论PTMC患者出现中央区或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极为常见,肿瘤直径〉6mm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明显增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发生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陈凌志孙鹏邱敏张扬班博刘启龙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肿瘤转移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neu基因与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石蜡标本乳腺癌Her-2基因和免疫组化法(IHC)检测C-erbB2蛋白表达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和免疫组化技术(IHC)分别检测203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Her-2基因和C-erbB2蛋白表达,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203例中C-erbB2免疫组化阳性110例(54%),阴性93例;FISH结果阳性60例(阳性率29%),阴性143例。93例C-erbB2蛋白为阴性的患者中,Her-2基因表达阴性的87例,符合率93.6%(87/93);58例C-erbB2蛋白为+的患者中,Her-2基因表达为阳性的11例,符合率为19.0%(11/58);29例C-erbB2蛋白为++的患者中,Her-2基因表达为阳性的22例,符合率75.9%(22/29);23例C-erbB2蛋白为+++的患者中,Her-2基因表达为阳性的21例,符合率91.3%(21/23)。结论对于IHC法初筛为阴性(-)或强阳性(+++)的患者符合率(≥91.3%)较高,可选择性的进行FISH实验,尤其对于50岁以上年龄组的患者可基本确诊,对于IHC法初筛为阳性(+~++)的患者应再进行FISH实验以确定Her-2基因的状态。
董海新张仁亚刘启龙赵元明孙卓祥郭焕赵广章陈涛
关键词:乳腺癌IHCHER-2C-ERBB2蛋白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附12例报告)
2008年
姜飚张志新刘启龙刘志强
关键词: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辅助腹腔镜手术低位直肠癌膳食结构癌发病率
直肠癌手术骶前腔经下腹引流76例报告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骶前腔最佳引流方法。方法 对 7年间 76例直肠癌不同术式 ,骶前腔应用自制三腔管经腹膜外下腹持续负压引流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明显优于会阴部双腔管负压引流。结论 该方法完全可以替代经会阴部引流的方法。
刘启龙张作元李慎美
关键词:直肠癌伤口愈合手术方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