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坚 作品数:24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更多>>
温敏性ZnO@PNIPAM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研究 氧化锌是一种无机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有着高激子束缚能和能带隙,而且由于其价格便宜,环境友好,无毒,在光电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药物的传输与控释等方面。但是由于氧化锌疏水疏油导致其分散性不好,不利于... 刘坚关键词:温度敏感性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药物控释 文献传递 PGD2-DP1受体途径在人腹主动脉瘤形成中的作用 通过干扰DP1受体功能作为治疗靶点预防血管瘤膨大和破裂带来曙光,但小鼠和人存在种属差异,PGD2在炎症反应中的生物活性具有双向性,PGD2-DP1受体途径在人血管瘤形成过程中是否同样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 曹春水 黄亮 占钻 熊华威 刘坚 刘勇 吕农华PGD2-DP1受体途径对腹主动脉瘤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炎性细胞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PGD2—DP1受体途径对人AAA的VSMCs表型变异及炎性细胞趋化的影响。方法采用HE、Masson染色明确人AAA的组织结构,利用抗α—actin和CD68抗体进行免疫染色标记VSMCs和巨噬细胞,利用hDP... 曹春水 黄亮 占钻 熊华威 刘坚 刘勇 吕农华AMPK和mTOR信号传导的相互拮抗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12年 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很快,近年来自噬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而通过对AMPK和mTOR信号传导的相互拮抗对自噬影响的研究,有望为缺血性脑损伤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AMPK和mTOR信号传导的相互拮抗在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加以简要综述。1 刘坚 黄亮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 AMPK 拮抗 自噬性死亡 病理生理机制 治疗靶点 合并COPD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在院内心脏骤停的临床特征及其对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4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院内心脏骤停患者407例,平均年龄为73岁,其中男性患者占81.8%;检索患者既往病史,根据是否合并COPD将其分为COPD组(88例,21.6%)和非COPD组(319例,78.4%)。两组患者均按照202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进行急救。使用无创超声心输出量测定(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监测两组患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主动脉流动峰值速度(peak velocity of flow,VPK)、每搏心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自主循环恢复率、心肺复苏持续时间以及30 d出院生存率。结果:COPD组心肺复苏过程中的VPK、SV和CO均显著低于非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PD组的主循环恢复率及持续自主循环恢复>20 min的比例均低于非COPD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队列研究显示,COPD组的死亡率85.2%,而非COPD组的死亡率为7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OPD与较高的死亡率相关。在可除颤心律和心肺复苏持续时间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合并COPD、心肺复苏持续时间过长和凝血功能障碍是自主循环恢复>20 min的危险因素,而体重指数是保护因素;心脏骤停年龄、合并COPD、心脏骤停类型(心搏停止和无脉性电活动)及肾衰竭是影响30 d出院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COPD的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在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表现出较低的心输出量,较低自主循环恢复率及较高的死亡率;在体重指数、初始可除颤心律及心肺复苏持续时间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些结果为更好地理解COPD患者在心� 陶剑 熊明星 赖江建 刘勇 刘坚 邓文刚 占钻 曹春水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肺复苏 大剂量维生素C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例严重脓毒症后出现心肌损伤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维生素C(2 g)经稀释后外周静脉输注,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10 g)经稀释后外周静脉输注,均连用7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7 d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及心率的变化,同时比较外周血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B型脑钠尿肽(BNP)、血浆维生素C、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差异。结果两组经治疗7 d后收缩压、血浆维生素C及SOD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心率、c Tn I、BNP及MD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升高和降低的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治疗7 d后血浆维生素C值趋于正常水平(50~70μmol/L)。CK-MB在两组间及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对脓毒症心肌损伤具有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占钻 黄亮 曹春水 殷勤 刘勇 刘坚关键词:脓毒症 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复苏犬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潮气量(Vt)机械通气对室颤犬复苏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探讨心肺复苏的机械通气策略。方法选用健康成年犬24只,体质量(15±2)妇,雌雄不拘,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对照组(A组)、低Vt组(B组)和高Vt组(C组)。对照组仅进行麻醉和气管插管;其余2组经右心室导管诱发室颤制作心搏骤停模型,复苏时分别以不同潮气量(低Vt组:6ml/kg;高Vt组:20ml/kg)机械通气6h,观察开始复苏前及机械通气后不同时间点犬动脉血气的变化;比较各组犬复苏成功率及72h存活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磷脂酰胆碱含量;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评分。结果(1)复苏开始时B、C两组犬pH显著降低,PaO2下降,PaCO2上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pH、PaO2均升高;C组ROSC2h后,PaCO2较B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C6h后,B组与C组比较HCO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B组比较,C组磷脂酰胆碱含量减少(P〈0.05),肺组织W/D比值增加(P〈0.05),病理损伤形态学积分升高(P〈0.01)。结论低潮气量机械通气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丢失,减轻复苏后肺损伤,可作为复苏及复苏后一种保护性通气策略。 刘勇 黄亮 杨继斌 刘坚关键词:心肺复苏 机械通气 潮气量 肺损伤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用智能型辅助理疗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用智能型辅助理疗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上端固定设有床板,床板的内部一侧设有移动板,移动板上设有翻身组件;本发明能够通过翻身组件中第一气囊与若干第二气囊充... 刘勇 刘坚 曹春水亮氨酸对局灶性脑缺血自噬病变的影响 2016年 自噬是细胞受到刺激后,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细胞内物质的统称,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主要负责长半衰期蛋白及细胞器的降解和再利用,以电镜下出现大量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为特征。自噬存在于脑缺血病灶中,但作用仍不明确,可能具有双刃剑作用,氨基酸尤其是亮氨酸、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自噬的重要调控因子。为探讨局灶性脑缺血中自噬病变的调节机制,本实验拟通过亮氨酸干预,观察其对mTOR的表达及脑缺血自噬病变的影响。 廖玉龙 黄亮 付乐 游云鹏 刘坚 熊华威 曹春水关键词:自噬体 亮氨酸 病变 RAPAMYCIN 细胞内物质 双刃剑作用 一种蛾类田间防控用药物释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蛾类田间防控用药物释放装置,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装设有旋转机构和升降机构,旋转机构上滑动连接有顶板,顶板的顶部装设有电热药剂喷洒器,顶板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的... 王希 邹志文 罗习滔 吴义辉 罗俊彦 刘坚 熊永顺 周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