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尊齐

作品数:28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中毒
  • 10篇急性百草枯
  • 10篇百草枯
  • 8篇心肌
  • 8篇血清
  • 7篇百草枯中毒
  • 6篇动脉
  • 6篇急性百草枯中...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6篇反应蛋白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衰竭
  • 5篇慢性
  • 5篇慢性心力衰竭
  • 5篇介入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蛋白
  • 4篇心肌肌钙蛋白

机构

  • 15篇山东大学
  • 15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朝阳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刘尊齐
  • 12篇崔连群
  • 11篇王海石
  • 9篇张兴国
  • 7篇谷燕
  • 6篇郭拥军
  • 6篇孔庆赞
  • 6篇盖玉生
  • 6篇刘继东
  • 6篇王勇
  • 5篇商德亚
  • 5篇李峰
  • 4篇郝凤桐
  • 4篇刘东兴
  • 3篇赵传艳
  • 3篇刘东兴
  • 3篇曾庆师
  • 3篇唐元升
  • 3篇张兴国
  • 2篇周志俊

传媒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C反应蛋白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关系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关系。方法测定48例DEACMP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清NSE和CRP浓度,观察比较DEACMP患者在不同病情时血清NSE和CRP浓度变化。结果DEACMP组血清NSE和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并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P均<0.01),血清NSE和CRP浓度呈正相关(r=0.64,P<0.01)。结论DEACMP患者血清NSE和CRP浓度明显增高,血清NSE和CRP浓度可以为判断脑神经元损伤程度提供量化指标。
张兴国谷燕刘尊齐王海石
关键词:迟发性脑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反应蛋白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早期肾损伤的关系
本文对10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测定,观察其浓度变化,并分析其与肾损伤及预后的关系。研究显示,动态检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CysC浓度表明早期即有明显升高,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增高,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
张兴国谷燕刘尊齐王海石毕津洲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肾损伤血清胱抑素C
急性百草枯中毒23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 2010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237例非生产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2例,女性115例,年龄 11-83岁,平均 34.9岁.存活97例,死亡140例,病死率 59.1%.入院时尿连二亚硫酸钠试验结果为淡蓝色的全部患者存活,结果为深蓝色患者的病亡率达84.2%(128/152).尿百草枯浓度与中毒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20(P<0.01).服药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 0.887 (0.845-0.928),在最佳截断点为36.5 ml时,预测死亡的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80.2%.表明尿连二亚硫酸钠试验是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情和预后的可靠指标.
刘尊齐刘凯王召宝王海石张兴国谷燕商徳亚刘东兴谭辉郝凤桐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外周血WBC计数CRP浓度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01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以住院期间死亡为观察终点,两组患者分别于中毒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两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死亡组于中毒后第1天外周血WBC计数明显高于存活组(P<0.001);死亡组于中毒后第1天、第7天血清CRP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和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是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指标,且C反应蛋白浓度更敏感。
张兴国谷燕刘尊齐王海石周志俊
关键词:百草枯白细胞
低钾血症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低钾血症在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18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百草枯中毒死亡的因素;根据入院时血钾浓度分为低钾血症组83例与非低钾血症组99例,比较2组生存率,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钾水平评估百草枯中毒患者存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低钾血症与死亡的关系。结果 182例患者中存活70例,死亡112例,病死率为61.53%;死亡组年龄,服毒量,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钾、CO2总量、阴离子间隙和尿百草枯浓度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毒量(OR=0.057,95%CI:0.916~0.975,P=0.016)、尿百草枯浓度(OR=1.937,95%CI:0.039~0.536,P=0.004)、血清钾(OR=-1.725,95%CI:1.259~24.995,P=0.024)、血肌酐(OR=0.048,95%CI:0.913~0.996,P=0.034)和阴离子间隙(OR=0.225,95%CI:0.654~0.976,P=0.028)是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清钾为3.45mmol/L时,预测百草枯中毒患者60d存活的敏感性为91.4%,特异性为68.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钾血症组生存率(7.23%)明显低于非低钾血症组(64.65%)(P〈0.05),低钾血症是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OR=8.943,95%CI:4.082~19.593,P=0.000)。结论百草枯中毒早期低钾血症可能是爆发型百草枯中毒的特征,低钾血症可作为评估患者死亡风险的临床指标。
刘尊齐徐甲瑞陈福迪王海石张兴国刘东兴商徳亚郝凤桐
关键词:中毒百草枯低钾血症预后
大剂量血脂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炎症抑制作用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应用大剂量血脂康对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对196例临床确诊为高危UA(心绞痛Braunwald分级为Ⅲ和ⅡB级,CRP>3mg/L)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别入选A组和B组,在相似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口服1.2g/d和2.4g/d血脂康治疗72h。随后对所有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测定在入院时、药物治疗3d后(PCI术前)和PCI术后48h的血浆CRP的水平,并随访半年内的冠脉事件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入院时2组血浆CRP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3d后,两组血浆CRP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A组:(5.44±1.57)mg/Lvs(4.04±1.54)mg/L;B组:(5.42±1.36)mg/Lvs(3.60±1.14)mg/L,P<0.05];PCI术后48h,两组血浆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A组升至(9.22±5.03)mg/L;B组升至(4.97±1.75)mg/L,P<0.05]。PCI术前及术后48h,B组的血浆CR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A组(P<0.05)。术后半年主要冠脉事件B组明显少于A组[21/104(20.2%)vs9/92(9.8%),P<0.05],左室射血分数B组明显高于A组(55.41%±10.93%vs59.30%±9.99%,P<0.05)。结论:PCI术前大剂量血脂康治疗对PCI术引起的炎症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炎症可能是PCI术后冠脉事件减少和左室射血分数增加的重要因素。
刘尊齐崔连群王勇孔庆赞刘继东李峰盖玉生赵传艳
关键词:中草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C-反应蛋白质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被引量:20
2007年
刘尊齐崔连群盖玉生李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呼吸机辅助呼吸超声心动图检测小型动物气管插管总死亡率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与心肌重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3
2006年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心肌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失代偿性CHF患者120例,根据血清cTnI浓度水平分为cTnI正常组(n=80)和cTnI升高组(n=40)。以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直径(LV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作为心脏结构改变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和A峰比值(E/A值)作为心脏功能指标,对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cTnI正常组相比,cTnI升高组的LAd、LVd显著增高(P<0.05);而IVS、LVPW、LVEF、E/A值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TnI含量与LAd、LVd呈正相关(P<0.05),与IVS、LVPW、LVEF、E/A呈负相关(P<0.05),经性别、心衰病史、心功能分级与药物治疗校正后,上述相关性仍然存在,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d、LVd和心衰病史与cTnI升高呈正相关;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与cTnI升高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TnI浓度与心衰患者心肌重构及心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此相关性可不依赖于年龄、性别、心衰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和药物治疗而独立存在。监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nI浓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血清cTnI水平,对临床治疗和预防心力衰竭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尊齐崔连群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重构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主干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析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主干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5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主干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1)本组5例患者中,女性1例,男性4例,年龄27~70岁。(2)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胸闷等心绞痛症状,除1例老年患者外,其余4例病人都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和缺血心电图变化。(3)冠状动脉造影示3例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给予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随访2月~6年无明显不适;另2例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药物治疗后仍有劳累性心绞痛发作,其中1例半年后猝死。结论: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主干是一种罕见的冠脉畸形,对存在严重心肌缺血的患者应进行预防性冠状动脉搭桥术或介入治疗,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刘尊齐杨显存崔连群王勇郭拥军唐元升
关键词: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造影术心肌缺血左主干右冠状动脉
正常成年人脑体积随年龄变化的磁共振成像定量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正常成年人脑体积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50名正常成年人(18—83岁)行三维T1加权成像扫描,通过自动测量方法获得颅内腔容积、全脑体积、脑灰质(GM)、脑白质(WM)以及脑脊液(CSF)体积,然后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 MRI测得的成年人脑体积随年龄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颅内腔容积随年龄变化不明显;全脑体积在30岁前变化无显著性,之后随年龄减少;GM体积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CSF体积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WM体积和GM/WM与年龄均呈二次方改变模式,WM体积在45岁前随年龄呈缓慢增加,之后减小,而GM/WM在55岁前随年龄呈快速减小,之后缓慢增加。不同性别间颅内腔容积、全脑体积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标准化处理后全脑体积、GM、WM和CSF体积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应用MRI能够测量正常成年人脑体积。其结果显示了正常成年人颅内腔容积、全脑体积、GM、WM和CSF体积随年龄的变化模式,有助于对异常脑体积的评价。
曾庆师李传福刘尊齐娄丽崔谊
关键词:体积测量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