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阳
- 作品数:41 被引量:282H指数:10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优质食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龙稞2号
- 2024年
- 龙稞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于2009年利用系谱方法选育的优质食用大麦青稞新品种。该品种于2023年3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大麦(青稞)(2023)230001。对龙稞2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进行了介绍,为后期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孙丹刁艳玲尚佳薇刘广阳王秀君王月超刁鹤楠于洋王翔宇
- 关键词:非主要农作物青稞新品种品种登记选育过程登记号系谱
- 高油高产大豆品种龙豆4号的选育
- 2015年
- 龙豆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杂交育种手段,选育出的高油、高产、广适应性且适合芽豆生产的大豆新品种,201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脂肪含量高(3年平均21.06%)、丰产性好、单株荚多粒多(3年平均单株荚数53.3、单株粒数137.8)、百粒重18g左右,符合我国芽豆市场对种粒大小的要求,是制作豆芽的优良品种。
- 杨雪峰刘广阳齐宁林红王晓楠
- 关键词:大豆品种选育高油单株荚数育种手段
- 黑龙江省野生和栽培大豆异黄酮与其组分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黑龙江省556份不同生态区以及不同类型大豆的异黄酮、大豆苷和染料木苷含量,其中野生大豆243份,栽培大豆313份。结果表明:野生大豆异黄酮含量高于栽培大豆,同时筛选出高异黄酮含量种质3份,低异黄酮含量种质2份。异黄酮、大豆苷和染料木苷含量三者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大豆异黄酮含量与大豆苷含量及染料木苷含量、大豆苷含量与染料木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 刘广阳齐宁林红杨雪锋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大豆苷
- 利用野生大豆资源创新抗胞囊线虫病种质被引量:2
- 2007年
- 利用采自黑龙江省胞囊线虫病区的野生大豆与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栽培大豆品种(系)进行单交和三交,创新出农艺性状优异、中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新种质。结果表明,利用野生大豆资源是拓宽抗源的有效途径。并探讨了利用野生大豆创造新种质的方法。
- 刘广阳
- 关键词:胞囊线虫病抗性种质
- 特用大豆品种选育新进展被引量:6
- 2008年
-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利用野生大豆及优异种质资源选育出黑大豆、小粒大豆、青大豆等特用大豆新品种,为发展特色农业及加工企业提供了优良品种和优质原料。
- 林红齐宁来永才姚振纯杨雪峰刘广阳
- 关键词:黑大豆小粒大豆
- 不同类型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对150份不同类型大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378**,r=-0.421**)。野生大豆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r=0.362**),栽培大豆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但相关不显著。种间杂交后代材料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因此,利用低蛋白质、高脂肪大豆作为杂交亲本,可增加选择几率。
- 杨雪峰齐宁林红刘广阳张晓波吴岩金海涛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
- 导入外源总DNA获得优质高蛋白和双高大豆新品系被引量:44
- 1995年
- 本文报道了利用大豆自花受粉后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野生大豆总DNA直接导入受体栽培大豆品种中,其中一组合(D8701)获得的导入后代D89-982,蛋白质含量比受体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球蛋白总量提高近10个百分点,并使其与大豆加工品质密切相关的11S球蛋白组分所占比例超过了70%,该品系经品比和异地鉴定,产量比标准品种提高11%,于1995年进入省区域试验;另一组合(D8705)的导入后代D90-1217,平均蛋白质含量比受体提高9个百分点,达48.47%,脂肪含量达18.34%,蛋白质含量十脂肪含量达到了66.7%以上。
- 雷勃钧卢翠华钱华李希臣吕云波赵凯刘广阳杨兴勇
- 关键词:外源DNA导入高蛋白球蛋白
- 大豆“克4430-20”的品种特性及育种利用被引量:3
- 2001年
- :“克 4 430 -2 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科所育成的大豆优良种质 ,我省各育种单位直接或间接地以其为亲本材料 ,采用有性杂交或辐射诱变育种手段 ,育成了 2 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成为我省大豆育种界的骨干亲本。
- 杨兴勇刘广阳董全中李福田
- 关键词:大豆育种
- 基于Overview和物理图谱的大豆株高性状候选基因挖掘被引量:5
- 2019年
- 为更加准确地挖掘大豆株高性状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已有研究中与大豆株高性状相关的249个QTL位点,以大豆基因组物理图谱为背景进行整合,并通过Overview分析得到32个重演性较好的置信区间,分布在大豆D1b、N、C1、A1、C2、M、K、O、B1、F、J、D2、G和L连锁群上,其中D1b、A1、C2、M、F、L连锁群的重演性较好的置信区间较多。对候选区段进行基因注释,分析得出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ID:Ko04075)可能为大豆株高调控的主要通路,该通路与植物细胞增大、分化、茎生长、休眠、果实成熟和抗逆性等植物生理过程紧密相关。通路中13个候选基因与大豆株高性状相关,9个基因被注释为编码生长素响应蛋白,3个基因被注释为编码脱落酸相关蛋白,1个基因为GH3生长素响应启动子。本研究为挖掘大豆株型性状候选基因、构建大豆理想株型和促进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新思路。
- 尹振功王强孟宪欣刘广阳郭怡璠王秀君
- 关键词:大豆物理图谱OVERVIEW株高基因挖掘
- 外源DNA导入创造大豆高蛋白种质资源的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利用外源总DNA直接导入技术将半野生大豆高蛋白DNA转移到栽培大豆,获得了一批优良的高蛋白品系及群体。研究表明.利用该技术是资源创新和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之一。
- 刘广阳杨兴勇宋丽娟雷勃钧卢翠华钱华李希臣吕云波
- 关键词:大豆外源DNA导入半野生大豆高蛋白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