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时诚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主体教育
  • 2篇课程
  • 2篇课程改革
  • 2篇教学
  • 1篇新课程标
  • 1篇新课程标准
  • 1篇素质教育
  • 1篇中小学教育
  • 1篇主体教育理论
  • 1篇主体教育思想
  • 1篇小学教育
  • 1篇教育观
  • 1篇教育观念
  • 1篇教育理论
  • 1篇教育思想
  • 1篇教育质量
  • 1篇课程标准
  • 1篇课堂
  • 1篇课堂教学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篇刘时诚

传媒

  • 3篇石油教育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新课程标准
2003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搭建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要跃上这一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管理。
刘时诚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程标准课程改革教育观念教学评价
实践主体教育思想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被引量:1
2002年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确定主体教育思想,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实践主体教育思想的具体途径就在于改革课堂,提供主体参与机会;充实活动,拓展主体发展空间;科学评价,强化主体激励机制;突出科研,加强主体教育研究。只要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的整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
刘时诚
关键词:主体教育思想中小学教育素质教育教育质量
主体教育理论的618构想被引量:1
2005年
人几乎时刻都是主体,并有其相应的主体性,但不一定什么时刻都表现出来。在某些时候虽然未表现出来,却并不等于他不具有主体和主体性。主体及主体性有隐性和显性之分,有本性和表现之意。活动是人的主体和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作为教学只有研究学生表现出的(显性的、本真的)主体及主体性才有意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及学生的主体及主体性表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从教学过程的本质来看,学生的主体及主体性的彰显及培养显然是主要的,应该占多数,笔者认为所占比例较合理的应是0.618。
刘时诚
关键词:主体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