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燕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育
  • 4篇政治
  • 4篇政治教育
  • 4篇治教
  • 4篇思想政治
  • 4篇思想政治教育
  • 4篇校园
  • 3篇大学生
  • 3篇大学生思想
  • 3篇大学生思想政...
  • 3篇大学生思想政...
  • 3篇学生思想政治...
  • 3篇校园精神
  • 2篇地方本科
  • 2篇地方本科院校
  • 2篇院校
  • 2篇本科
  • 2篇本科院校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成长

机构

  • 8篇盐城师范学院

作者

  • 8篇刘海燕

传媒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黑河教育
  • 1篇才智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校园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17年
校园精神是包含多种优秀品质的时代新文化、新力量,它对青年一代的塑造与教育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完全可以拥有一席之地。校园精神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为大学生的思想形态、意志品质提供好的保障,针对如何开展将校园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研究将会为这一状态提供一些思路与启发。本文针对校园精神的融入路径与遇到的挑战与机遇引发相应的思考,力求从中获得一些灵感,为这一路径的探究一些收获。
刘海燕
关键词:校园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学生道德成长的校园文化建设被引量:2
2017年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环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独特的作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思维偏差,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策略主要有:打造"既符合时代精神又充满正能量的校魂",制定严格而又人性化的"校规",以"校魂"为精魄来规划整个校园的文化建设和安排校园的各种文化活动。
刘海燕
关键词:校园文化道德成长校规
地方本科院校校园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优秀大学生的重任。地方本科院校往往具有浓厚的地缘特色和地域性历史内涵,这一点在其校园精神中能够鲜明地体现出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各院校可以结合本校的校园精神设计一系列课程和教育内容,激起大学生对母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刘海燕
关键词:校园精神地方本科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及动力机制被引量:3
2015年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严重问题,其产生的根源除了劳动力过剩,还包括当前的教育模式与经济发展不符,造成了人才脱节的现状。进行的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有效举措,同时对进行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从高职院校的背景出发对其创业教育进行定位并从学生的创业能力、精神、个性等三个方面界定目标具有实际的意义。
刘海燕
关键词:高职创业教育动力机制
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当代高校师生思想活跃,价值观取向多元化,学术文化交流频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的关键,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要点.本文将通过对实践育人理念的研究,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探讨,给出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方式。
刘海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种数字化信息展示投影仪
本发明涉及投影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数字化信息展示投影仪,包括:投影仪,所述投影仪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连接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远离所述散热孔的一端设有风扇,所述散热通道内设有与所述散热孔抵接的过滤海绵,还包括:清...
刘海燕桑艳耿明
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创新与实践
2013年
为了有效实现新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各个教育领域都在进行着专业教学创新研究的同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等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开发。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健康发展,是当今各大高校即将向社会输送大批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价值。
刘海燕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活动
地方本科院校校园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5年
一个高校的校园精神,是其教学指导方针、教学目标、教学特色等多项因素的结合体,也是一所高校教学优势的最显著体现,地方本科院校较比重点院校来说,资源上的缺乏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凝练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涵养师生员工的素养,提高院校的教学水平,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改革渠道。
刘海燕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校园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