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灿国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重庆文理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比较研究——兼谈普通本科院校办高职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7
- 2001年
- 曹勇刘灿国
-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层次
- 完善当期分配制度与建立延期分配制度有机结合——高校薪酬制度设计改革方向之探究被引量:19
- 2005年
- 薪酬 (compensation)是对雇员劳动和贡献的全部补偿 ,包括劳动的当期价值和长期价值的补偿 .因此 ,薪酬包括当期分配和延期分配 .当期分配旨在补偿已经付出的劳动 ,建立短期激励机制 ;延期分配旨在补偿风险损失 ,建立社会风险分担机制和长期激励机制 .本文首先针对当期分配制度存在的缺陷 ,提出了完善当期分配制度的具体措施 ;其次 ,在论证建立延期分配制度之根据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建立适合高校自身特色的延期分配制度 ;最后 ,笔者认为 ,只有把当期分配和延期分配、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有机结合起来 ,高校才能吸引优秀人才、稳定优秀人才和培养出优秀人才 .
- 刘灿国邓多文
- 关键词:薪酬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文化定位被引量:8
- 2007年
- 优质的文化土壤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学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文化的建设日益受到各个院校的重视,文章以教师文化内容和教师文化形式为切入点,从教师对待本职工作时所信守的态度、价值、假设及行为方式、信念、关系样式和结合形式等五个维度出发,系统阐述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文化应定位为以职业为事业的工作文化、教学为主兼顾科研的学术职业文化、追求教化的教学文化、以自主自觉为特征的制度文化、合作主义的群体文化。
- 刘灿国
-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文化
- 地方高校组织架构的演化经济理论研究——以绩效为导向
- 2013年
- 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组织改革走完第一步即公平与效率之后,确定未来走向确实是更难的环节,因为高校"绩、效"双重定位之后必然有新问题产生,初步解决了公平与效率只是出发点,它将继续怎么走将是一个非常让人期盼的过程;因此,探究高校组织改革的演化进程非常令人激动。
- 刘灿国
- 关键词:组织架构演化经济
- 试析“城校互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内涵和特点被引量:5
- 2008年
- 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城校互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被称为"中国职业教育第四种发展模式".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揭示了"城校互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含义、内涵和特点,以期为学习、研究"城校互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 刘灿国曹勇陈晓耘
- 关键词:职业教育
- 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建设与思考被引量:16
- 2009年
- 任务引领型课程是以工作任务引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重庆文理学院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在任务引领型课程建设中,根据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教育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以工作任务为线索设置课程单元,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技术、服务、原理、方法、过程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 赵晓雨刘朝禄刘灿国
- 关键词:课程建设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引量:1
- 2012年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因此,要注重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适应企业的文化需求,增强理论课的吸引力,同时还应提高教学质量,转变教学方法。
- 刘灿国
-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基于“城校互动”模式下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被引量:2
- 2008年
-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主体性教学内容之一。"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依靠城校企互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构建集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 赵晓雨刘灿国陈晓耘
- 关键词:职业教育城校互动实践教学
- “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下产学研合作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指的是"重庆职教城"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实践和探索,其显著特点是校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共享共赢;通过探讨"城校互动"模式对产学研合作的促进作用,分析目前"重庆职教城"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今后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和思路。
- 刘灿国吴永夏曹勇
-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 “教师+技师”职教师资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被引量:2
- 2012年
- 职教师资培养关系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建立"教师+技师"职教师资人才培养体系,其基本框架包括以"学校+企业"模式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以"标准+任务"模式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项目+任务"模式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产学研"模式为核心的科研体系,强调师能与技能培养并重,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训练。
- 刘灿国刘琳赵晓雨
- 关键词:职教师资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