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
- 作品数:5 被引量:71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加巴喷丁与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 60例PH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巴喷丁组和普瑞巴林组各30例,分别给予加巴喷丁900 mg/d口服和普瑞巴林150 mg/d口服,疗程均为28天。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和睡眠的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相比疼痛评分随时间下降,睡眠时间增加(P<0.05);普瑞巴林组治疗后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低于加巴喷丁组(P<0.05),24小时睡眠时间大于加巴喷丁组(P<0.05);两组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普瑞巴林组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加巴喷丁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PHN更安全有效,优于加巴喷丁。
- 李京霞汤芹芹刘东龙军刘翔段如刚李远东
- 关键词: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机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的长短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愿意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潜伏期组(A组,宫口<3 cm)和活跃期组(B组,宫口>3 cm)。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两组首剂给予0.125%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15 ml,30 min后连接镇痛泵,背景剂量2 ml/h,追加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连续监测呼吸循环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并观察记录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情况、副作用及产妇满意度。结果两组镇痛后VAS评分均降低,与B组相比,A组潜伏期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器械助产率升高(P<0.05),镇痛满意度升高,下肢麻木发生率升高(P<0.05)。两组产程、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娩早期实施椎管内麻醉镇痛不影响产程和剖宫产率,可提高孕妇对分娩镇痛的满意度,但器械助产率有所增高。
- 李京霞刘东汤芹芹刘翔段如刚李远东
- 关键词:分娩镇痛硬膜外潜伏期产程分娩方式
- 腰椎MRI pfriiman分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腰椎MRI pfriiman分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进行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MRI检查结果分为Pfirrmann Ⅲ级组(n=33)与Pfirrmann IV级组(n=32),两组患者均采用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1年的疗效。结果:Pfirrmann Ⅲ级组患者术后7d、3个月、1年优良率分别为84.85%、81.82%、75.76%;Pfirrmann Ⅳ级组分别为71.88%、68.75%、46.88%,Pfirrmann Ⅲ级组术后1年的优良率高于Pfirrmann Ⅳ级组(P<0.05)。结论:MRI pfriiman分级与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疗效无关,但与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患者的远期疗效之间密切相关。
- 刘东李京霞刘翔焦世华李远东郑红
- 关键词:腰椎
- 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1
- 2020年
- 目的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治疗的5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应用加巴喷丁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术进行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睡眠状况、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1、3、7、15和30 d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睡眠干扰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对照组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术与加巴喷丁联合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治疗,降低疼痛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
- 刘东李京霞焦世华颜铭刘翔李远东苏玮姜鹏
- 关键词:利多卡因神经传导阻滞加巴喷丁睡眠生活质量
- 0.5%利多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早期镇痛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0.5%利多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早期镇痛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利多卡因组(L组)、舒芬太尼组(S组)及利多卡因联用舒芬太尼组(C组),硬膜外自控镇痛1周后停药拔管,在治疗前、后分别评估镇痛效应、舒适质量、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T_(0))、治疗后3 d(T_(1))、治疗后1个月(T_(2))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N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T_(1)、T_(2)的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第9项中过去24 h内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日常工作、与人关系、睡眠及生活兴趣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1个月BPI第9项中过去24 h内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日常工作、与人关系、睡眠及生活兴趣的影响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使用0.5%利多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躯干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与舒芬太尼及利多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的用药镇痛效果相似,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早期舒适质量,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选用。
- 颜铭刘东刘翔李京霞焦世华汤芹芹李远东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硬膜外自控镇痛利多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