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结核
  • 4篇肺结核
  • 2篇结核病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肺结核病
  • 1篇宣教
  • 1篇宣教方式
  • 1篇预防措施
  • 1篇症状
  • 1篇中学生
  • 1篇相关知识
  • 1篇结核病人
  • 1篇结核患者
  • 1篇结核菌
  • 1篇结核菌素
  • 1篇结核菌素试验
  • 1篇老年
  • 1篇老年肺结核
  • 1篇老年人

机构

  • 5篇广东省结核病...

作者

  • 5篇刘萍萍
  • 4篇潘绮丽
  • 3篇方兰君
  • 2篇江勇
  • 2篇高燕波
  • 1篇邱丽芬
  • 1篇何金苗
  • 1篇陈丽英
  • 1篇连永娥
  • 1篇钟球
  • 1篇钟耐容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肺结核患者在初诊期间的健康教育效果探讨
2004年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在门诊初诊期间的健康教育。方法 152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护理,门诊时,对两组患者掌握的预防保健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重视疾病知识宣传,加强营养饮食,保持情绪稳定,掌握用药知识等方面,观察组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对结核病防治措施及现症病人就诊率,改善患者的尊医行为。
高燕波潘绮丽刘萍萍
关键词:结核健康教育
广东省2002~2007年肺结核病控制现状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2~2007年肺结核患者发现及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实施结核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2007年广东省各市上报的结核病统计监测报表,分析结核病防治经费的投入、患者发现及治疗效果。结果6年间,全省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共到位37742.64万元,有815169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痰涂片检查率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4%和38.3%;登记涂阳肺结核182396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159884例,新涂阳登记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以后新涂阳患者发现率达到70%以上;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治愈率分别为94.7%和87.2%;2007年患者转诊和追踪总体到位率为63.8%。结论广东省肺结核病控制实现了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结核病控制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
方兰君钟球刘萍萍江勇
关键词:预防措施症状
老年肺结核10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治疗特点,为制定适合不同年龄段肺结核病人的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与青年组对比,分析老年肺结核的X线表现、痰菌耐药情况、就诊延迟、服药依从性等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和青年组病变有3个肺野以上者各占58.9%和34.0%,有空洞者各占52.3%和35.0%,就诊延迟者各占38.3%和19.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老年组和青年组MDR-TB占培阳病人的比例各有20.4%和8.0%,不规则服药者各占62.6%和41.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病情重,耐药率高,就诊延迟者比例高,服药依从性差,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
方兰君潘绮丽江勇刘萍萍
关键词:老年人
初治肺结核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了解初治肺结核病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探讨有效的宣教方式与内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98例门诊结核病人就结核病的一般知识、化疗知识、临床检查知识及知识需求途径四部分的16个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化疗及临床检查方面的知识需求最为迫切,占调查人数的90%以上。宣教方式主要是要求医护人员讲解及发放健康手册,占70%以上。结论:必须针对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制定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及时为病人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信息。
潘绮丽方兰君刘萍萍
关键词:肺结核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初治健康教育知识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计划宣教方式
广州市中学生结核菌素试验反应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结核菌素反应状况,为开展结核病预防用药提供参考数据。方法由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对970名中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调查,并对其反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PD试验人数970人,阳性反应683人,阳性率为70.4%。其中初中学生PPD试验101人,阳性反应78人,阳性率为77.2%,;高中学生PPD试验869人,阳性反应605人,阳性率为70.0%,初、高中学生PPD反应一般阳性率没有差异(P>0.05)。强阳性反应141人,强阳性反应率20.6%,其中初中学生强阳性反应29人,强阳性反应率28.7%;高中学生强阳性反应112人,强阳性反应率13.0%,初中学生强阳性反应率高于高中学生,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有卡痕者PPD试验阳性者和无卡痕者PPD试验阳性者的反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建议定期采用结核菌素对中学生进行结核病监测工作,可把结核菌素试验反应硬结平均径≥15 mm的强阳性反应者列为预防性治疗对象,以减少中学生结核病的发生。
高燕波潘绮丽刘萍萍钟耐容何金苗连永娥邱丽芬陈丽英
关键词:中学生结核菌素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