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凤
- 作品数:14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超声技术在门静脉癌栓诊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门静脉癌栓(PVTT)是肝细胞癌(HCC)的严重并发症与重要转移方式,PVTT的诊断和评估主要依靠医学影像学技术。本文对PVTT的形成机制,临床特征及分型,国内、外最新治疗进展和超声技术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上PVTT的准确评估、诊断方法的选择、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效果预测提供帮助。
- 李红学刘连凤李航刘军杰
- 关键词:超声技术门静脉癌栓诊治
-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放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患者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前后PVTT超声造影参数变化,探讨超声造影评估PVTT放疗效果的价值。方法79例HCC并PVTT患者,分别于3DCRT前1周内及3DCRT后1个月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计算PVTT分型降型率;比较超声造影、增强CT评价HCC、PVTT的客观缓解率;比较3DCRT前后PVTT区域超声造影参数包括: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流出时间和曲线下面积。结果3DCRT治疗后,79例患者PVTT分型降型率为48.1%。超声造影评价HCC、PVTT的客观缓解率(53.2%、57.0%)与增强CT(51.9%、54.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后PVTT内部峰值强度[(13.15±4.79)dB]和曲线下面积[(793±106)dB/s]低于3DCRT前[(36.47±5.78)dB、(2237±219)dB/s](P<0.05),到达时间[(10.22±3.99)s]、达峰值时间[(30.67±6.03)s]和流出时间[(97.38±5.94)s]与3DCRT前[(10.14±4.18)、(30.98±5.79)、(98.53±5.35)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参数可量化评估PVTT内部3DCRT前后变化,可用于PVTT疗效的评估。
- 李红学李航丁战玲刘连凤赵盛发李想苏芳刘军杰
- 关键词: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超声造影三维适形放疗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胸部病变诊断正确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胸部病变诊断正确率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因胸部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178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病灶相关因素(病灶的大小,部位,性质,血供,病灶内有无坏死、病理类型)、操作相关因素(穿刺胸膜次数)对活检诊断正确率的影响。结果 1178例患者中,良性病变23例,恶性病变155例,穿刺活检最终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148例,穿刺诊断正确率为83.15%(148/178);良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60.87%(14/23),恶性病变诊断正确率为86.45%(134/15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的大小、性质、病灶内有无坏死对穿刺活检的诊断正确率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的大小(OR=2.235,P=0.019)、性质(OR=3.785,P=0.011)、病灶内有无坏死(OR=0.206,P=0.001)均为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影响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胸部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因素较多,除病人的配合、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等潜在因素外,病灶的大小、性质以及病灶中有无坏死是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病灶的性质对其影响最为显著。
- 刘连凤李航刘军杰丁战玲
- 关键词:超声检查胸部病变活检术诊断准确率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胸部病变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影响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胸部病变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因胸部病变行超声导引下穿刺活检术的178例患者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病灶相关因素(病灶的大小、部位、性质、血供、病灶内有无坏死、病理类型)、操作相关因素(穿刺胸膜次数)对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178例患者均穿刺取材成功,穿刺诊断正确率为83.15%(148/178),并发症发生率为7.30%(13/178),其中出血发生率为6.18%(11/17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的大小、穿刺胸膜次数对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穿刺胸膜次数为并发症发生率的危险因素(β=1.683),病灶的大小为保护因素(β=-0.999)。结论病灶的大小、胸膜穿刺次数是影响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胸部病变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胸膜穿刺次数为危险因素,而病灶的大小为保护因素。
- 刘连凤李航刘军杰赵盛发
- 关键词:超声检查胸部病变活组织检查影响因素并发症
- 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与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肝癌超声造影(CEUS)表现与其分化程度及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3例肝癌患者的CEUS表现,依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评估肝癌的分化程度及微血管侵犯(MVI)情况。结果:73例肝癌患者中,MVI阴性47例,阳性26例;低分化21例,中分化17例,高分化35例。MVI阳性组与MVI阴性组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32,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肝癌MVI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r=-0.694,P<0.001)。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CEUS动脉期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VI阳性组廓清时间短于MVI阴性组(P<0.05)。结论:肝癌MVI有着特征性的CEUS表现,CEUS对肝癌MVI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赵盛发刘连凤陈苗王夺刘军杰赵媛丁战玲
-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癌
- 超声引导下经皮活检术在胸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①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活检术在胸部占位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②分析其中某些因素与超声引导下经皮活检术的诊断准确性及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并找出作用突出的影响因素,为提高穿刺活检术诊断准确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一定的依...
- 刘连凤
- 关键词:胸部病变超声检查活检术LOGISTIC回归
- 文献传递
- 超声对肝癌微血管侵犯及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对孤立性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及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收治的80例孤立性肝癌患者术前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其分为MVI阳性组与MVI阴性组,并进行术后随访。以单因素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孤立性肝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肝癌术后早期复发(24个月)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80例孤立性肝癌患者中,MVI阳性25例,MVI阴性55例。两组患者术前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肿瘤最大径、结节类型、肿瘤包膜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节类型(OR=4. 213,P=0. 001)、肿瘤包膜(OR=2. 503,P=0. 02)是孤立性肝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包膜、结节类型以及MVI与孤立性肝癌早期复发相关(P <0. 05);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包膜(HR=2. 147,P=0. 020)、MVI(HR=3. 848,P=0. 020)是孤立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因素。结论术前超声对孤立性肝癌微血管侵犯及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 刘连凤赵盛发王夺陈苗丁战玲刘军杰
- 关键词:肝癌超声早期复发
- CEUS在初步预测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及术后随访监测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CEUS在初步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及术后早期复发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通过对基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征象的相关术...
- 刘连凤
- 关键词:肝细胞癌
- 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价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58例腮腺肿块的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总结腮腺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总检出率为100%,对腮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2%、68.4%,其中腮腺囊肿诊断符合率为100%。二维超声检查中腮腺良、恶性肿块在形态、边界、边缘和内部回声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腮腺良、恶性肿块血流信号的检出率分别为82.1%、94.7%。以收缩期峰值流速≥23.8 cm/s作为诊断腮腺恶性肿块阈值的标准,脉冲多普勒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7%和71.8%;以阻力指数≥0.68(除混合瘤外)作为诊断腮腺恶性肿块阈值的标准,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和85.0%。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对腮腺肿块的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连凤李航
- 关键词:腮腺肿块高频彩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术前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水平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对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影像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肝癌MVI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声联合血清AFP对肝癌MVI的诊断效能。结果:75例患者中,经肝癌根治术后病理检查证实24例有MVI(MVI组),51例无MVI(非MVI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肿瘤直径、结节类型、包膜类型、血清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结节类型、包膜类型及血清AFP水平是肝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联合血清AFP水平诊断模型预测肝癌MVI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7.5%、84.31%及0.874。结论:肿瘤结节类型、包膜类型及血清AFP水平是肝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联合血清AFP水平检测能够有效预测肝癌MVI。
- 刘连凤刘军杰罗涛王夺陈苗李航丁战玲
- 关键词:肝癌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