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自阳

作品数:32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肾病
  • 9篇肾脏
  • 8篇肾脏病
  • 7篇肾炎
  • 7篇中医
  • 7篇雷公藤
  • 6篇蛋白
  • 6篇内酯
  • 6篇内酯醇
  • 6篇雷公藤内酯
  • 6篇雷公藤内酯醇
  • 6篇IGA肾病
  • 4篇蛋白尿
  • 4篇肾病大鼠
  • 4篇细胞
  • 4篇IGA肾病大...
  • 3篇凋亡
  • 3篇血清
  • 3篇肾缺血
  • 3篇肾缺血再灌注

机构

  • 2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6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新昌县人民医...

作者

  • 32篇包自阳
  • 18篇朱彩凤
  • 10篇朱斌
  • 9篇李先法
  • 7篇陈洪宇
  • 6篇殷佳珍
  • 3篇孙玥
  • 2篇朱晓玲
  • 2篇李秋芬
  • 1篇俞东容
  • 1篇叶知锋
  • 1篇余瑾
  • 1篇余瑾
  • 1篇赵建辉
  • 1篇林宜
  • 1篇林日阳
  • 1篇毛黎明
  • 1篇李涛
  • 1篇朱勤
  • 1篇李香茶

传媒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浙江中医杂志
  • 3篇江苏中医药
  • 3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5年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是宫颈癌、食管癌、肺癌等鳞状上皮细胞来源肿瘤的诊断、肿瘤复发监测、判断预后的指标。正常人血清SCC无异常,但也有非肿瘤患者SCC升高者,笔者发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有SCC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CKD对血清SCC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叶知锋包自阳
关键词:鳞状上皮细胞肾脏病患者非肿瘤患者SQUAMOUS正常人血清尿转铁蛋白
《肘后备急方》水肿诊治探析被引量:3
2019年
葛洪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医药学家,其代表作《肘后备急方》记载丰富的水肿治疗方药,不仅包括“发汗、利小便、攻下逐饮”的经典治疗方法,还记载了丰富食疗方法和外用方法方药,并提出了水肿忌盐、放腹水等当时较新颖的方法。这些丰富的方药、食疗、外用等方法,可为我们治疗水肿疾病提供宝贵的借鉴。
李先法朱彩凤朱斌孙玥包自阳
关键词:《肘后备急方》水肿中医病因中医药疗法
朱彩凤教授辨治老年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证经验
包自阳
基于名中医经验的中医辨证组方治疗老年慢性肾炎(CKD1~3a期)患者随机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基于名中医经验的中医辨证组方对老年慢性肾炎(CKD1-3a期)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老年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基础联合中医辨证组方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Q)、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临床指标变化,以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本组基线比较,两组治疗后12、18、24周24 h UPQ均显著下降(P<0.01),且24周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57%,对照组总有效率41.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将慢性肾脏病(CKD)3a期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提示,24周后治疗组eGFR较本组基线及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4例,对照组2例,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基于名中医经验的中医辨证组方治疗老年慢性肾炎(CKD1-3a期),可减少尿蛋白,提高临床疗效,对其中的CKD3a期患者可能具有改善eGFR作用,且安全性较好。
包自阳殷佳珍朱虹李先法毛黎明李涛祝正明钟永忠沈建妹朱彩凤
关键词:名中医经验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随机对照研究
缬沙坦对IgA肾病大鼠血清IgA1异常糖基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N)大鼠血清IgA1异常糖基化的程度及缬沙坦对其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gAN组、缬沙坦组、泼尼松组,每组12只。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尾静脉注射BSA和葡萄球菌肠毒素(SEB)的方法建立IgAN大鼠模型,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30 mg·kg·1·d·1,泼尼松组给予泼尼松5 mg·kg·1·d·1,灌胃给药。分别于1,8,12周测24 h尿蛋白量;12周处死大鼠取血,ELISA法测血清IgA含量,凝集素亲和ELISA法检测血清IgA异常糖基化的程度;肾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造模8周后IgAN组、缬沙坦组、泼尼松组大鼠尿蛋白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第12周时缬沙坦组及泼尼松组尿蛋白较IgAN组显著减少。IgAN组血清Ig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缬沙坦组及泼尼松组均较IgAN组显著减少。IgAN组大鼠光镜下肾系膜基质增生,系膜细胞增多,部分毛细血管攀闭塞;荧光下IgA呈团块状在系膜区沉积;缬沙坦组及泼尼松组病理较IgAN组显著改善,正常对照组未见病理改变。IgAN组IgA异常糖基化程度最重,缬沙坦组较IgAN组显著改善,泼尼松组无明显改善。结论缬沙坦能显著降低血清IgA的水平,改善血清IgA1异常糖基化程度,改善临床及病理损伤。可见改善IgA1异常糖基化程度可能是缬沙坦治疗IgAN的重要机制之一。
包自阳朱彩凤李建秋朱斌
关键词:IGA肾病免疫球蛋白A
IgA肾病老年人群血脂代谢与临床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索IgA肾病老年患者的血脂代谢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22年12月于杭州市中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共2598例,其中年龄≥60岁的IgA肾病患者213例。比较老年人群与非老年人群IgA肾病的临床特点,并按血脂水平将患者分为:血脂正常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有TG和(或)TC和(或)LDL-C增高,合并HDL-C降低组、单纯TG和(或)TC和(或)LDL-C增高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病理,比较各组患者舌象、脉象及中医证型实证、虚证及具体证候的分布情况。使用线性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G、TC、LDL-C和HDL-C与临床、肾病理活检、中医舌脉象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与IgA肾病患者非老年患者相比,IgA肾病老年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动脉硬化和脂肪肝等合并症比例高,老年组男性比例、BMI、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酸、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较非老年组高,血红蛋白与eGFR较低(P<0.05)。(2)各组的BMI、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和24 h尿蛋白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肌酐及尿酸高于C、D组,C、D组的蛋白尿量高于A、B组,在各组间M、E、S、T、C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脂的增高与苔色黄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型方面,各组虚证以气阴虚、气虚为主,实证以风湿证为主,在各个分组中均占50%以上,其中C组和D组的风湿证候较多,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溺毒证比例较高,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直线相关分析发现高脂血症与风湿证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白蛋白与血清TG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与血清LDL-C之间存在线性关系;24 h尿蛋白定量�
朱虹殷佳珍包自阳李先法
关键词:IGA肾病老年人群脂代谢紊乱高密度脂蛋白中医证型
透热转气理论在肾脏病治疗中的运用被引量:3
2018年
透热转气重点强调透热、透邪,使邪有出路。临床上对热性肾病,灵活运用透热转气理论,给邪以出路,以调畅气机,令三焦通畅,可提高临床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包自阳朱彩凤
关键词:透热转气肾脏病湿热瘀热中医药疗法
雷公藤内酯醇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和nephrin、podocin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对IgA肾病(IgAN)大鼠尿蛋白和足细胞nephrin、podocin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脂多糖的方法建立IgAN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洛丁新组、TP剂量组、TP中剂量组、TP高剂量组,每组10只。于0,10,14周收集血尿标本,并处死大鼠留取肾组织标本。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指标,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及ELISA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podocin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实验前各组大鼠尿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周末各造模组蛋白尿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第14周末TP各剂量组及洛丁新组蛋白尿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TP高剂量组Alt值高于其余各组(P<0.05);(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nephrin、podocin蛋白、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TP各剂量组及洛丁新组nephrin、podocin蛋白、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TP中、高剂量组较洛丁新组nephrin、podocin蛋白浓度显著增高(P<0.05);TP各剂量组与洛丁新组及TP各剂量组间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能够明显减轻IgAN大鼠的蛋白尿,且能明显提高肾组织nephrin、podoc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提示TP能调节IgAN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减少足细胞损害,减少尿蛋白。
朱彩凤朱斌包自阳李先法陈洪宇沈丰平
关键词:IGA肾病雷公藤内酯醇NEPHRINPODOCIN
《肘后备急方》水肿诊治探析
葛洪是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影响的医药学家,其代表作《肘后备急方》记载丰富的水肿治疗方药,不仅包括“发汗、利小便、攻下逐饮”的经典治疗方法,还记载了丰富食疗方法和外用方法方药,并提出了水肿忌盐、放腹水等当时较新颖...
李先法朱彩凤朱斌孙玥包自阳
关键词:水肿中医治疗《肘后备急方》
论辨病论治在肾脏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被引量:4
2009年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都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方法,是中医的精华,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中医诊断治疗学的发展。然而,由于一些医家对辨证论治的片面强调使人们忽视辨病论治的发展.将中医学术带人只辨证不辨病的思想误区。随着医学的发展.不难看出辨证论治亦有其局限之所、不足之处。在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以辨病为基础.在辨病的基础上病证合参。
包自阳
关键词:肾脏病辨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