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宇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预防性中等剂量地塞米松对高龄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及疼痛的影响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围术期静脉注射中等剂量地塞米松对高龄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和疼痛的预防性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21年1月至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关节外科组收治的1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拟行全麻下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80例)和生理盐水组(80例),全麻诱导前20 min分别注射2 ml地塞米松(10 mg)(地塞米松组)或2 ml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其中6例患者手术时间超过200min,予以剔除,最终地塞米松组有78例患者,生理盐水组有76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4、12、24、36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口头评分量表(VRS)评分;次要观察指标为止痛药和止吐剂的使用情况、血糖水平、住院天数和术后30d感染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膝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和疼痛多发生于24 h以内,地塞米松组术后4、12、24h的VR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及VAS评分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h,2组患者VRS评分、PONV发生率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地塞米松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8.5±1.7)mmol/L和(5.9±1.4)mmol/L,P<0.05];术后第3天2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地塞米松组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3.0±0.8)d和(4.8±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30d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静脉注射10 mg地塞米松可有效缓解高龄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并显著减轻术后疼痛,同时减少术后镇痛药和止吐药的使用�
- 徐成曹文姝周全红单宇
- 关键词:地塞米松术后恶心呕吐疼痛全膝关节置换术
- 蛋白激酶Cs在咪达唑仑舒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中的作用和机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s(protein kinase C,PKCs)在咪达唑仑舒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主动脉平滑肌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系统,观察咪达唑仑对SHR和Wistar-Kyoto(WKY)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分别用PKCs广谱抑制剂GF109203X(GF)、PKCβ2特异性抑制剂LY333531(LY)和PKCθ假底物(PKCθpseudo-substrate inhibitor,PPS)预孵育后,观察咪达唑仑舒张幅度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咪达唑仑对SHR主动脉平滑肌中PKCβ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以及咪达唑仑、LY、GF和PPS对SHR主动脉平滑肌中钙敏感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咪达唑仑浓度依赖性地舒张SHR和WKY的主动脉平滑肌。GF明显抑制了咪达唑仑对SHR和WKY主动脉平滑肌的舒张幅度。LY和PPS对咪达唑仑舒张WKY主动脉平滑肌的幅度没有明显影响,而LY明显抑制了咪达唑仑舒张SHR主动脉平滑肌的幅度。咪达唑仑明显抑制了SHR主动脉平滑肌中NE诱导的PKCβ2磷酸化水平的升高。咪达唑仑、LY和GF均明显抑制了SHR主动脉平滑肌中NE诱导的钙敏感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升高。结论咪达唑仑通过抑制PKCβ2介导的钙敏感通路,引起SHR主动脉平滑肌的过度舒张反应。
- 单宇汪文英张晖汪燕
- 关键词:咪达唑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PKCΘ钙敏感
- 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三点注射法阻滞行前臂手术时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索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三点注射法阻滞行前臂手术时罗哌卡因的最佳浓度。方法筛选择期前臂手术患者64例,均由同一位麻醉医师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方法进行麻醉。局部麻醉药为罗哌卡因30 mL,采用锁骨上臂丛三点注射法在锁骨上臂丛神经的内侧、上方和外侧分别注入10 mL罗哌卡因,起始浓度为0.50%,运用序贯法确定后续患者的用药浓度,浓度增减每级为0.05%。测定前臂5根主要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自穿刺注药后30 min内的阻滞效果,5根神经均完全阻滞视为有效,下一病例使用的罗哌卡因浓度降低一级;只要有1根神经发生不完全阻滞即视为无效,下一病例使用的罗哌卡因浓度增加一级。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三点注射法中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64例前臂手术患者行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基础生命体征在神经阻滞前后均维持在正常范围,阻滞有效34例、无效30例。罗哌卡因EC50为0.518%(95%CI 0.496%~0.547%)。2例患者发生霍纳综合征,无气胸、局部麻醉药中毒、血管损伤和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采用三点注射法,罗哌卡因容量为30 mL时,最佳浓度为0.518%。
- 顾晨桃单宇张英王爱忠
- 关键词:罗哌卡因剂量效应关系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急诊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急诊颅脑介入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颅脑介入手术的清醒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15例)和依托咪酯组(B组15例),采用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罗库溴铵、芬太尼进行快速序贯诱导,分别于诱导前5min(T0)、插管前即刻(T1)和插管后5min(T2)记录和比较患者的血压、心率、外周氧饱和度(SpO2)、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结果:①T1时A组收缩压(SAP)和舒张压(DAP)较B组均显著下降(P<0.05);T2时A组SAP较B组SAP显著下降(P<0.05),DAP则无显著差异;2组心率(HR)在T1、T2时均无显著差异。②A组在T1、T2时低频(LF)、高频(HF)、LF/HF、总功率谱(TP)均较T0有显著下降(P<0.05);B组在T1时LF、HF、TP较T0有显著下降(P<0.05),但LF/HF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组间比较,在T2时A组LF、LF/HF较B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依托咪酯在急诊颅脑介入手术全麻快速序贯诱导过程中虽然抑制心率变异性,但在保持植物神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性方面优于丙泊酚。
- 单宇李颖川严海胡伟国
- 关键词:依托咪酯丙泊酚心率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