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术期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围术期对病人血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术中用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出血量较大的择期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 A、B 两组,每组10例,A 组病人在手术开始时用6%羟乙基淀粉(HES)按15ml/k...
- 梁汉生于跃进马晓林卢兰生
- 关键词:围术期血液稀释
- CO2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胃动素浓度的影响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观察CO2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胃动素浓度的影响,以探讨CO2气腹诱发腹腔镜术后高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机制。方法全麻下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n=10),开腹胆囊切除术组(Ⅰ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Ⅱ组)。Ⅰ组分别于术前(L)、胆囊切除后(T2)、术毕(T3)、术后12h(T4)及术后24h(T5)采集静脉血4ml;Ⅱ组分别于术前(L)、CO2气腹后25rain(T2)、CO2放气后15min(T3)、术后12h(T4)及术后24h(L)采集静脉血4ml,测定血清胃动素浓度,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Ⅰ组T3时血清胃动素浓度升高,Ⅱ组T2-4时血清胃动素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Ⅰ组比较,Ⅱ组T2-4时血清胃动素浓度升高,T4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升高(P〈0.05或0.01)。结论CO2气腹可引起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血清胃动素浓度升高,可能是诱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机制之一。
- 王东昕杨希革赵恒兰麻海春李新白卢兰生
- 关键词:二氧化碳促胃动素腹腔镜检查
- 主动脉瓣替换术中缝线卡瓣致心跳骤停1例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梁汉生徐爽卢兰生杨占民
- 关键词:心脏瓣膜手术中并发症
- 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对异氟醚最低肺泡清醒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对异氟醚最低肺泡清醒浓度(MAC-awake)的影响。方法200例腹部外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I组(单纯吸入全麻组,100例)和EI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组,100例)。EI组先给予硬膜外麻醉。两组均选择异丙酚和维库溴铵诱导进行气管内插管,术中均用异氟醚、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均用Evans麻醉深度评分法维持术中麻醉深度在2 ̄4分之间。记录异氟醚MAC-awake值;苏醒时间;潮气量(TV)、呼吸频率(RR)、血压(BP)、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分压(PO2)、肌松及有无躁动情况。结果EI组异氟醚MAC-awake值明显低于I组,苏醒时间却更长(P<0.05);TV、RR、PCO2、肌松(TOF值:T4/T1>7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P、HR较I组平稳(P<0.05);躁动例数(2例)明显少于I组(29例)。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麻醉能降低异氟醚最低肺泡清醒浓度;维持循环系统稳定;减少术后躁动。
- 梁汉生严相默卢兰生杨占民
- 关键词:麻醉硬膜外吸入
- 麻醉深度指数(CSI)用于老年患者喉罩全麻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研究麻醉深度指数(CSI)复合喉罩技术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静脉复合全麻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经膀胱前列腺电切的老年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通过维持CSI值于40~60左右来调节异丙酚的靶浓度值;Ⅱ组仅凭临床经验来调节异丙酚的靶浓度值。观察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喉罩置入前(T1)、喉罩置入时(T2)、电切镜置入时(T3)、手术进行30min时(T4)、术终患者改良镇静清醒评分(OAA/S)≥4分时(T5)6个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CSI。记录异丙酚和舒芬太尼的用量以及麻醉清醒时间,即停用异丙酚至术终患者改良镇静清醒评分(OAA/S)达4分时的时间。结果Ⅰ组平均清醒时间为(9±3)min,Ⅱ组平均清醒时间为(15±6)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异丙酚的实际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点Ⅰ组的CSI值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SBP、DBP、MAP明显较Ⅰ组低。结论通过CSI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量化指标,可有效应用于喉罩通气时的老年患者短小手术静脉复合麻醉,减少麻醉药物的过量使用。
- 杨占民卢兰生边磊
- 关键词:麻醉深度指数异丙酚喉罩全麻
- 用0.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骨髓采集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对照1%利多卡因+0.25%地卡因合剂,观察0.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应用于骨髓采集术的效果。方法60例健康骨髓供者,硬膜外注药时随机分别接受0.75%罗派卡因(R组30例)及1%利多卡因+0.25%地卡因合剂(LD组30例)麻醉,观察感觉阻滞(针刺法)、运动阻滞(Bromage分级),评价镇痛效果,连续监测心率、血压、潮气量、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R组感觉阻滞时间短于LD组(达T10、最高麻醉平面的时间),R组运动阻滞时间明显迟于LD组,R组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小于LD组,P均<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0.7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骨髓采集术,其阻滞效果较为理想,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均小于1%利多卡因+0.25%地卡因合剂。
- 梁汉生卢兰生杨占民张田丰边磊付强陶德强
-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药浓度
- 5例原位肝移植麻醉管理体会
- 2006年
- 陶德强卢兰生杨占民
-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手术麻醉管理水电解质紊乱终末期肝病生理干扰
- 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观察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2例,随机分两组:瑞芬太尼组(A组)6例,术中以瑞芬太尼为控制性降压药物;硝酸甘油组(B组)6例,术中以硝酸甘油为控制性降压药物。分别记录开始降压前(T1)、降压后10min(T2)、降压后40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均降到60~65mmHg,瑞芬太尼组心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硝酸甘油组心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瑞芬太尼组心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能够达到控制性降压的目的,无反射性心率增快,较适合循环功能欠佳的患者。
- 陶德强杨占民卢兰生
- 关键词: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硝酸甘油
- 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停跳冠脉搭桥术中室颤成功抢救1例分析
- 2010年
- 梁汉生杨占民卢兰生
-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
- 舒芬太尼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 :比较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脉搭桥术静脉复合麻醉时的优缺点。 方法:30例冠心病人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15例)和舒芬太尼组(S组,15例)。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7 μg/kg(F组)、舒芬太...
- 梁汉生卢兰生杨占民
-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