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靖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人工饲养朱鹮日常编码行为谱及行为差异研究
- 卢靖丁长青
- 不同野化训练条件下朱鹮的行为差异被引量:16
- 2011年
- 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在陕西省洋县朱鹮生态园和华阳镇朱鹮野化训练基地,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2处野化训练大网笼中朱鹮(Nipponia nippon)(n洋县=30只;n华阳=22只)的行为进行研究,同时调查2处大网笼野化训练条件的不同。结果表明,在觅食行为的时间分配中,秋季洋县群的划动寻觅、探啄、咬甩、洗涮行为极显著地高于华阳群(P<0.01),低头寻觅、滤啄行为极显著地低于华阳群(P<0.01),掏挖行为在两群间无显著差异(P>0.05),华阳群缺少撕扯行为;冬季2群朱鹮觅食行为型差异性与秋季基本类似,但洋县群的掏挖行为显著高于华阳群(P<0.05),华阳群缺少划动寻觅、撕扯和咬甩行为。在华阳大网笼,训练朱鹮的惊飞持续时间为(96.5±84.9)s,显著长于洋县朱鹮(40.6±51.3)s,且降落地点的选择不同。2010年7月至12月中旬,华阳群部分个体表现出地面夜宿的异常行为。分析认为,造成觅食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2个网笼所提供饲料的形状以及觅食地条件不同,惊飞时间和降落地点的差异与网笼内隐蔽区域的大小有关,而异常的地面夜宿行为与华阳网笼开始训练时栖位不足有关。
- 卢靖丁长青庆保平王超闫鲁
- 关键词:朱鹮觅食行为
- 朱鸔(NIPPONIA NIPPON)非繁殖期行为研究及野化训练技术规程
- 卢靖
- 朱鹮非繁殖期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
- 2024年
- 野化训练是朱鹮(Nipponianippon)再引入工程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行为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放飞个体能否在野外成功存活与繁殖。目前对野化训练朱鹮个体的行为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定量化指标,难以对个体状态和野化训练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因此,有必要构建并完善朱鹮的行为谱(ethogram)和PAE编码系统(posture-act-environment coding system),探究PAE编码行为谱的实际应用途径,为野化训练朱鹮的行为监测和行为生态学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基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的观察结果,于2023年6–9月采用目标动物取样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江苏盐城、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陕西洋县朱鹮生态园野化训练大网笼内朱鹮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完善了朱鹮非繁殖期的描述性行为谱和PAE编码行为谱。共辨识并定义朱鹮非繁殖期的行为19类112种,包括个体行为12类74种、互动行为2类19种、社群行为2类7种和异常行为3类12种。共编码朱鹮非繁殖期的姿势(P码)9种、动作(A码)19类112种、环境(E码)13种。本研究基于行为PAE编码计算盐城和洋县野化训练朱鹮的行为多样性并探究取样方法对行为多样性的影响,验证了PAE编码系统用于简化行为记录和定量化分析的可行性,为动物行为观察记录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案例。此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点动物行为模式的不确定性或可变性(即行为多样性)可间接反映野化训练动物的环境条件差异,为圈养动物的健康监测、繁育个体筛选提供了“行为字典”和基于行为的评估方法,也为濒危野生动物野化放归前的个体评估和野化训练成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 朱芸王凯红李洪磊徐向龙段文斌陈浩邱国强陈卫华卢靖丁长青
- 关键词:朱鹮行为谱再引入
- 一种基于UAV/GIS/GNSS和高压弹射飞播树木种子的山地造林技术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AV/GIS/GNSS和高压弹射飞播树木种子的山地造林技术方法,属于广义3S集成技术山地飞播造林领域。本发明集无人机UAV摄影测量技术、GIS空间区划与分析技术、GNSS空间导航技术以及空中高压弹射...
- 冯仲科刘金成卢靖林奕成
- 文献传递
- 朱鹮(Nipponia nippon)非繁殖期行为研究及野化训练技术规程
- 2009月12月-2010年1月、2010年6月-2011年1月,采用目标取样和随意取样法对陕西洋县野生朱鹮(Nipponia nippon)的行为进行观察,同期采用瞬时扫描取样和目标取样等方法对陕西洋县朱鹮生态园、华阳...
- 卢靖
- 关键词:朱鹮人工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