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伟军

作品数:61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7篇放疗
  • 33篇宫颈
  • 30篇宫颈癌
  • 23篇肿瘤
  • 16篇鼻咽
  • 13篇近距
  • 13篇近距离放疗
  • 13篇鼻咽癌
  • 12篇宫颈肿瘤
  • 10篇调强
  • 9篇腔内
  • 9篇晚期
  • 9篇疗法
  • 9篇后装放疗
  • 8篇咽肿瘤
  • 8篇疗效
  • 8篇放疗后
  • 8篇放射疗法
  • 8篇插植
  • 8篇成像

机构

  • 52篇中山大学
  • 10篇广州市第一人...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广州医学院
  • 2篇湖南省肿瘤医...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61篇叶伟军
  • 32篇曹新平
  • 13篇江新青
  • 11篇欧阳翼
  • 11篇夏建东
  • 10篇彭国晖
  • 10篇郑力强
  • 10篇李爱菊
  • 10篇谢琦
  • 9篇张静
  • 9篇梁志伟
  • 8篇任玉峰
  • 7篇陈昆田
  • 7篇闵华庆
  • 5篇金华
  • 5篇梁长虹
  • 4篇崔念基
  • 4篇麦苗青
  • 3篇辜金莲
  • 3篇钟卫红

传媒

  • 6篇中华放射肿瘤...
  • 6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肿瘤学杂志
  • 3篇广东医学
  • 3篇第八届全国鼻...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癌症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肿瘤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1篇2009
  • 9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局部晚期宫颈癌三维CT引导下加速超分割后装治疗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加速超分割三维后装放疗结合体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合并症。方法:选取200708—28—2010—0809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46例初治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体外照射采用四野盒式照射,20Gy后开始CT引导下的三维后装放疗,采用组织间插植结合腔内放疗,高危靶体积(highriskeliniealtagetvolume,HRCTV)D90处方剂量5Gy/次,2次/d,4d完成,继续后续的体外照射。结果:HRCTVD90为79.05Gy,膀胱D2ec为80.85Gy.直肠D2ce为65.05Gy,乙状结肠D2ec为65.80Gy。放疗结束后1~3个月肿瘤完全缓解率为93.48%(43/46),3年局部控制率为86.96%(40/46),3年远处转移率为17.39%(8/46),3年总生存率为89.13%(41/46)。急性反应有3级肠炎1例,2级肠炎5例。慢性放疗反应主要为便血,无3级以上放疗相关的合并症。结论:三维CT引导下加速超分割后装放疗结合体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快捷安全,值得推广。
叶伟军曹新平欧阳翼
关键词:宫颈肿瘤后装放疗超分割
盆腔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盆腔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5例局部晚期原发宫颈癌患者在MRI图像及CT模拟机引导下行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肿瘤区周边剂量40Gy,每天2次,共4天完成。后装结束后1周开始盆腔四野外...
叶伟军曹新平任玉峰李爱菊张志斌陈凯
关键词:近距离放疗调强放疗
文献传递
宫颈癌的MRI诊断与分期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MRI表现与分期 ,并评价其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70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MRI表现、诊断及分期与手术及临床作了对照分析 ,其中鳞癌 6 1例 ,腺癌 7例 ,腺鳞癌 2例 ;年龄 2 3~ 85岁。MRI扫描序列如下 :轴位T1WISE ,轴位及矢状位T2 WITSE ,冠状T2 WISPIR ,及Gd DTPA增强后的轴、矢、冠状面T1WISE。结果 :( 1)所有扫描序列中 ,以T2 WI观察效果最好 ,宫颈癌组织通常呈均匀或不均匀稍高信号 ,而正常宫颈基质呈低信号 ,宫颈内膜及粘液与宫旁脂肪呈明显高信号 ;三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对比噪声比 (CNR)。( 2 )MRI对判断肿瘤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意义重大。 ( 3) 70例宫颈癌患者分期结果为 :Ⅰb2例 ,Ⅱa 2例 ,Ⅱb 39例 ,Ⅲa 3例 ,Ⅲb 10例 ,Ⅳa 11例 ,Ⅳb 3例。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宫颈癌的准确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 ,分期客观准确 ,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并且是无放射性检查方法 ,建议对宫颈癌患者行常规MRI检查。
江新青夏建东彭国晖叶伟军高剑铭梁志伟郑力强钟卫红林绍红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宫颈癌MRI
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序贯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顺铂(DDP)联合放疗序贯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首诊中晚期(Ⅲ、ⅣA)鼻咽癌患者240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采用常规放疗联合GP化疗方案序贯治疗(GP+RT:GP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800 mg/m2,d1,d8;DDP 20 mg/m2,d1~d3,每4周重复,共4个周期,并行常规放疗);对照1组采用同期放化疗(CT:放疗期间行化疗DDP 20 mg/m2,d1,每周1次,共6周;放疗结束后再行常规DDP+5-FU辅助化疗2个周期,即DDP 20 mg/m2,5-FU 500 mg/m2,d1~d5,每4周1个周期)。对照2组采用常规放疗联合PF化疗方案序贯治疗(PF+RT:5-FU 500 mg/m2,DDP 20 mg/m2,d1~d5,每4周1个周期,共4个周期)。评价3组病例近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经GP+RT序贯治疗后鼻咽及颈部病灶CR 98.8%(79/80),而同期放化疗组、PF+RT组分别为91.3%(73/80)、93.8%(75/80)。GP方案化疗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所有病例随访均〉3年。1、1~3及3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率GP+CT组最高;PF+RT组次之;同期放化疗组较差。GP+DT组病例复发率及转移率则较其他2组低。结论: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联合放疗序治疗中晚期鼻咽癌近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一线应用。
古模发黎建军刘立志叶伟军张蓉
关键词:综合疗法
三维后装不同勾画方法和优化方法对剂量变化研究
目的:危及器官(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全腔勾画和腔壁勾画(2mm、4mm、6mm)中用常规图形优化(conventional graphic optimization,GP)和模拟退火逆向计划(Inverse Plann...
叶伟军梁明冠陈锴曹新平詹时兆刘红英欧阳翼
关键词:宫颈癌剂量学
颈椎病的核磁共振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分析60例经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MRI表现,并与颈椎平片、CT及CTM比较,MRI有如下优点:1.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的变性及突出情况;2.能明确显示蛛网膜下腔与脊贿受压的原因、方位、范围及程度;3.能清楚显示脊髓组织的变化,如水肿、软化灶、囊性变及陈旧出血等。
江新青辜金莲汪似兰叶伟军
关键词:颈椎病NMR成像
GP方案序贯化疗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放疗序贯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探讨中晚期鼻咽癌新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常规放疗联合GP化疗方案序贯治疗中晚期(Ⅲ和ⅣA)鼻咽癌患者80例,吉西他滨800mg/m2,静脉滴入,d1、d8;DDP15mg/m2,静脉滴入,d1~d5,每4周重复,共4个周期,并行常规放疗。评价其近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80例患者鼻咽及颈部病灶均完全消失,病例随访≥3年。毒副反应主要表现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尤其以血小板下降为明显。1、2和3年生存病例分别为80、78和78例;1例1年内复发,1例1年内发生骨转移并于首诊后16个月死亡,1例1~2年内发现复发转移并死亡;其余77例未发现复发转移。结论: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古模发黎建军刘立志叶伟军张蓉
松胞素阻滞微核法检测鼻咽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用松胞素阻滞微核法来预测鼻咽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价值。方法:用松胞素阻滞微核法微核率、微核细胞率检测鼻咽癌高分化鳞癌细胞株CNE1及低分化鳞癌细胞株CNE2,在不同X线剂量照射下染色体断裂或缺失程度的差异,与经典的克隆形成法存活分数比较。结果:CNE1、CNE2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在照射剂量0、0.5Gy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剂量1、2、4、6和8Gy时,CNE2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明显比CNE1大,P<0.05。CNE1、CNE2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与照射剂量间呈线性正相关,其斜率CNE2明显比CNE1大。微核率、微核细胞率与细胞株的存活分数明显负相关。结论:松胞素阻滞微核法微核率、微核细胞率敏感检测出CNE1、CNE2放射敏感性差异,与克隆形成法检测结果一致。松胞素阻滞微核法是一种检测鼻咽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准确、简便和有效的方法。
叶伟军闵华庆曹新平陈昆田
关键词:辐射耐受性微核试验
插植针植入棒在妇科肿瘤术后残端近距离腔内放疗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自制插植针植入棒施源器在妇科肿瘤术后阴道残端近距离腔内放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有术后放疗指征,需接受三维近距离后装放疗补量。根据患者阴道残端情况选用不同型号插植针植入棒模板,依照预设通道在模板内放置阴道管和插植针。按照统一标准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制定放疗计划,高危临床靶区(HR-CTV)处方剂量为5.5 Gy/次,通过剂量体积参数图评估靶区和危及器官体积、受照剂量等参数。结果62例患者均在插植针植入棒模板引导下顺利完成后装放疗,共行140次插植治疗,剂量参数HR-CTV包绕90%靶区体积的平均剂量D_(90%)为(575.48±22.30)cGy,包绕膀胱、直肠、乙状结肠2 cm^(3)体积的平均剂量D_(2cm^(3))分别为(328.69±102.71)cGy、(369.14±46.59)cGy、(27.28±71.27)cGy,小肠未进入靶区照射范围无统计,靶区体积大小、危及器官剂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插植针植入棒施源器在妇瘤术后残端近距离腔内放疗有明显临床优势,满足预计划剂量要求,操作简易,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凌宝珍麦苗青曹新平叶伟军欧阳翼郭旋
关键词:腔内放疗施源器妇科肿瘤
早中期鼻咽癌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长期疗效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单纯外照射放疗与外照射加腔内联合放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453例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外照射组297例,联合照射组156例;单纯外照射组采用低熔点铅挡块不规则野照射,常规照射,常规分割,总剂量为66~74Gy;联合照射组采用同样的外照射方法,总剂量给予58~62Gy,并给予15~20Gy腔内近距离放疗。[结果]单纯外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的5年鼻咽局控率分别为Ⅰ期92.86%、96.43%(P=0.35),Ⅱ期89.02%、94.53%(P=0.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Ⅰ期88.10%、92.86%(P=0.27),Ⅱ期81.18%、90.63%(P=0.03)。口干和张口困难的毒副反应联合照射组比单纯外照射组轻。[结论]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常规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相对单纯常规放疗有较好的疗效,并可减轻毒副反应。
曹新平叶伟军任玉峰卢泰祥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毒副反应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