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连俊
- 作品数:17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河北宣龙地区铁质包壳粒及其形成的微生物作用被引量:3
- 1998年
- 通过对宣龙地区“鲕状矿石”的详细镜下切片观察,与叠层石结构、形态和成分的对比,以及稳定同位素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提出“鲕状矿石”实际上均为微生物成因的铁质包壳粒,并按其形态分为核形石,微生物鲕石、微生物豆石三种类型。对铁质包壳粒的微生物矿化作用也作了初步探讨。
- 刘敏刘敏陈志明叶连俊
- 关键词:微生物作用铁矿床地层
- 河北宣龙地区微生物铁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被引量:2
- 1999年
- 通过对宣龙铁矿生物结构类型铁质叠层石、核形石和微生物鲕石所作的有机碳、正烷烃、生物标志物及干酪根红外扫描、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结合地质背景资料、微生物化石等地质标志探讨有机质在铁矿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
- 刘敏刘敏叶连俊许世远陈其英
- 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铁矿床
- 题词
- 1990年
- 孙鸿烈叶连俊刘光鼎
-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学部地球物理
- 怀念大地构造学家陈国达院士被引量:1
- 2005年
- 叶连俊
- 关键词:大地构造学地洼学说成矿
- 念侯老
- 2000年
-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侯老的工作热情。踏遍祖国大地 ,马不停蹄。为祖国经济建设急需的若干矿种在理论上和生产上都做出了创造性成绩。锐意创新 ,组织创建了若干现代化研究实验室 ,拓宽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技术覆盖能力 ,使地质研究所的工作已经可与当时国际上一些著名研究单位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 叶连俊
- 关键词:侯德封
- 怀念李四光老师,学习他的治学精神
- 1989年
- 际此李四光老师诞辰100周年之际,回忆当年受业情景,思绪万千。二院荷花池畔的憧憬、庐山野外实习及课堂受业的教诲犹历历在目。他一贯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开创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地质科学的贡献、他的治学精神和高风亮节都堪称后世师表。
- 叶连俊
- 关键词:治学精神地质力学第四纪冰川
- 生物成矿作用研究展望——沉积矿床学的新阶段被引量:7
- 1990年
- 在人类所利用的矿产资源和地壳能源中,沉积岩石圈中的数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迫切需要研究生物成矿作用,发展沉积矿床学的理论,指导找矿勘探,把沉积矿床学引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叶连俊李任伟王东安
- 关键词:生物作用生物成矿
- 渤海湾盆地“四扇一沟”沉积体系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31
- 2005年
- 阐述了渤海湾及其外围古近系有利于油气的沉积相的特点和分布,以及它们对油气分布的影响。沉积相受构造的影响很明显,形成的沉积体可以为油气的勘探提供有利的预测。沉积体系的划分应该概念明确,各分类之间不应有重叠之嫌。渤海湾地区的沉积体由冲积扇相、湖成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湖底扇相、非扇沟道浊积岩相、滨湖—浅湖滩坝相、半深湖—深湖相(亚相)等组成。研究了各沉积体系的特点,并从生储盖的角度研究各体系的储层的特点。
- 赵国连赵澄林叶连俊
- 关键词:古近系
- 加强我院自然科学期刊工作迎接知识创新的新局面被引量:13
- 1998年
- 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科研工作息息相关,它在知识创新工程建设中不仅发挥着支撑作用,而且也是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担任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深感发展我院期刊工作的任务重大,特此提出一些初步建议。
- 刘振兴钦俊德陶诗言白以龙陈运泰应崇福叶连俊蒋丽金李文华
- 关键词:知识创新
- 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古环境与成矿被引量:4
- 1995年
- 中新生代是地史上生物最为繁茂多样大发展和生物成矿的重要时期,陆相沉积盆地沉积岩中最为系统地保存了各种生物地化作用和过程的信息。研究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古环境及成矿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开展该项研究的一些主要内容。
- 叶连俊范璞马宝林黄第藩程克明
-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古环境生物成矿沉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