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海龙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低质林
  • 3篇主成分
  • 3篇主成分分析
  • 2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综合评价
  • 1篇苗木
  • 1篇不同整地方式
  • 1篇采伐
  • 1篇采伐方式

机构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5篇吕海龙
  • 4篇董希斌

传媒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森林工程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改造方式对小兴安岭低质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对小兴安岭低质林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以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卫东林场的原始阔叶红松林生物多样性作为对照,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改造方式低质林的试验区生物多样性数据进行综合评析,并分析试验区植被恢复效果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恢复时间和改造方式对生物多样性恢复与分布起主导作用,横山皆伐带10 m带宽样地、顺山皆伐带10 m带宽样地与择伐带采伐强度41%的样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效果最好,横山皆伐带和顺山皆伐带的8 m带宽样地与择伐带采伐强度55%的样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效果次之。
张泱吕海龙董希斌
关键词:低质林生物多样性主成分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小兴安岭低质林不同皆伐改造模式评价被引量:22
2011年
由于多次过伐及自然灾害,使小兴安岭林区形成大面积郁闭度较低、林相衰败的低质林(杨学春等,2009;张泱等,2009)。为了恢复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林分质量,对低质林分的改造势在必行。目前已提出很多低质低效林的改造模式,如抚育改造、带宽改造、择伐改造、复壮改造等(周立江,2004;孙洪志等,2004;庞学勇等,2005;马阿滨等,1995),但关于如何评价改造模式的优劣还鲜有研究。评价不同改造模式的效果,选择何种指标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吕海龙董希斌
关键词:低质林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不同整地方式对小兴安岭低质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通过对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后第一年样地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以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卫东林场的原始阔叶红松林作对照,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整地方式下各试验区生态系统初始情况对比评析,并将试验区内改造样地与保留样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质林改造过程中对乔木层生物多样性恢复有促进作用,对草本层生物多样性恢复造成负面影响;揭草皮子整地方式对草本层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低于暗穴整地方式。研究结果为森林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整地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吕海龙董希斌
关键词:低质林生物多样性主成分分析
小兴安岭地区低质林改造3a后苗木生长效果
2012年
连续3 a对小兴安岭地区低质林验样地内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率进行实地调查,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造3 a后,3种苗木的保存率无明显差异。3 a内3种苗木的生长率大小次序为:落叶松大于红松大于云杉。在带状皆伐改造模式中,红松在8 m和10 m带宽的水平皆伐带内的生长效果较好;云杉在6 m和8 m带宽的垂直皆伐带内的生长效果较好;落叶松在10 m和15 m带宽的水平皆伐带内的生长效果较好。在林窗改造方式下,红松在面积为150到300 m2的林窗内生长效果较好;云杉在面积为25到100 m2的林窗内生长效果较好;落叶松在林窗内的生长状况指标均很高,生长效果都较好,无明显差异。根据苗木的生长效果为低质林改造选择合理的改造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张泱吕海龙董希斌
关键词:低质林
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后生态系统恢复效果的评价
由于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等原因的共同响应,使小兴安岭林区形成了大面积的低质林。为了使低质林恢复其原有的森林结构与功能,对低质林改造后恢复效果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及时的观测低质林改造效果变化趋势,不仅可以为低质林的改造提供...
吕海龙
关键词:低质林采伐方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