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伟坚

作品数:131 被引量:729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3篇农业科学
  • 37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21篇粉虱
  • 20篇盲蝽
  • 18篇螺旋粉虱
  • 16篇越北腹露蝗
  • 16篇害虫
  • 14篇中华微刺盲蝽
  • 12篇植物
  • 12篇种群
  • 12篇小菜蛾
  • 12篇节瓜
  • 12篇节瓜蓟马
  • 12篇瓜蓟马
  • 12篇菜蛾
  • 11篇寄主
  • 11篇捕食
  • 10篇实蝇
  • 8篇感器
  • 8篇产卵
  • 7篇生物防治
  • 7篇物防

机构

  • 129篇华南农业大学
  • 26篇中国热带农业...
  • 9篇广东省农业科...
  • 9篇中国科学院华...
  • 5篇佛山科学技术...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31篇吴伟坚
  • 37篇梁广文
  • 25篇符悦冠
  • 19篇高泽正
  • 14篇郑丽霞
  • 13篇张振飞
  • 12篇余金咏
  • 12篇秦玉洁
  • 9篇廖永林
  • 7篇黄寿山
  • 6篇刘婷
  • 6篇崔志新
  • 5篇张茂新
  • 5篇陶方玲
  • 5篇张扬
  • 5篇郑月
  • 4篇曾玲
  • 4篇沈叔平
  • 4篇张维球
  • 4篇张方平

传媒

  • 18篇华南农业大学...
  • 16篇环境昆虫学报
  • 8篇昆虫知识
  • 8篇中国植保导刊
  • 5篇植物保护
  • 5篇昆虫天敌
  • 5篇热带作物学报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生物安全学报
  • 3篇中国昆虫学会...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昆虫学报
  • 2篇果树学报
  • 2篇生态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12篇2005
  • 15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 7篇2001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节瓜蓟马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及自然控制作用被引量:5
2004年
介绍了节瓜蓟马在广东省的捕食性天敌资源和自然控制作用。在不施化学农药的瓜、豆地中发现节瓜蓟马的捕食性天敌有中华微刺盲蝽、黑带多盲蝽、黑肩绿盲蝽、南方小花蝽、桑小花蝽、大眼长蝽、西方蠳蚊、长毛捕食螨、塔六点蓟马、瓢虫、蜘蛛和蚂蚁等共10科近20种。数量较多的是中华微刺盲蝽、南方小花蝽和黑带多盲蝽,其中对节瓜蓟马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中华微刺盲蝽。在所有被捕食的节瓜蓟马中,54%的蓟马被中华微刺盲蝽取食。中华微刺盲蝽不仅捕食量大,而且全年可见该盲蝽繁殖。中华微刺盲蝽是防治节瓜蓟马前景最大的天敌之一。
秦玉洁吴伟坚梁广文
关键词:节瓜蓟马捕食性天敌自然控制生物防治
螺旋粉虱入侵生物学及应急防控技术研究
符悦冠刘奎韩冬银虞国跃李伟东郑凌燕吴伟坚廖永林唐超张方平牛黎明黄武仁张敬宝金启安王澄群严坚朱宏王朝学周国启许春霭许振敏
成果发现螺旋粉虱入侵中国大陆地区,掌握了其在海南及周边地区的分布区域和扩散动态,调查摸清了其在海南的寄主种类及危害状况;分析阐明了螺旋粉虱在中国的适生区域及风险程度,提供了重要的预警信息;系统研究了螺旋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及...
关键词:
关键词:入侵生物学化学防治药剂
散尾葵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2010年
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散尾葵叶片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出73个峰,用Kovats保留指数对照谱库方法鉴定26种成分。试验表明:该挥发油主要成分为2-硝基-乙醇、2-乙氧基-丁烷、乙酸乙酯、3-硝基丙酸、1-(1-乙氧乙烷)丁烷等。
郑丽霞高泽正吴伟坚符悦冠
关键词:散尾葵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
中华微刺盲蝽对烟粉虱的捕食功能反应被引量:14
2003年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捕食功能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chinensisSchuh)4龄、5龄若虫和成虫对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4龄若虫的功能反应都属于HollingⅡ型。并探讨了影响4龄若虫和5龄若虫及成虫捕食作用差别不大的重要因素;建议研究田间影响中华微刺盲蝽种群数量的人为和自然因素,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该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余金咏蓝超跃吴伟坚梁广文
关键词:中华微刺盲蝽烟粉虱捕食功能反应生物防治
霍氏啮小蜂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被引量:6
2016年
霍氏啮小蜂是一些鳞翅目和双翅目昆虫蛹的寄生蜂。本文描述该寄生蜂从亚洲玉米螟羽化后0,6 12,18,24,30,36,42,48,54,60,66和72 h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过程。霍氏啮小蜂雌性生殖系统为典型的膜翅目姬小蜂类型,包括2个卵巢,每个卵巢通常有8-9根卵巢管,另有1对输卵管附腺,1个受精囊和1个受精囊腺等。卵黄和卵子形成于羽化后12 h,刚羽化的雌蜂不含成熟卵(成熟卵指数OI=0),成熟卵出现在羽化后24 h,成熟卵数量随后不断增加至数量较为稳定。卵巢管内卵数与雌蜂的体长和头宽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9和0.907。研究结果表明霍氏啮小蜂属卵育型(synovigeny)寄生蜂,本文还讨论了卵育型霍氏啮小蜂的卵成熟策略。
钟林海廖永林张扬吴伟坚
关键词:卵巢发育卵子发生
黑肩绿盲蝽口器的结构和感器
2018年
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Reute是水稻飞虱和叶蝉的重要天敌。为了更好的探讨这种盲蝽的取食行为,本研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黑肩绿盲蝽口器及其感器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黑肩绿盲蝽口针束由1对上颚针和1对相互连锁的下颚针构成。上颚口针具两排脊状突起,并通过连锁机制紧密的嵌合在一起,形成了中空的食物道和唾液道。下颚口针内侧边缘具两排与口针末端方向一致的锐利齿状结构。黑肩绿盲蝽口器上可观察到毛形感器Ⅰ(TSⅠ)、毛形感器Ⅱ(TSⅡ)、锥形感器(BS)和多孔钉形感器(MPGS),大都分布于口器下唇,尤其在下唇端部可见锥形感器密集分布。研究结果对今后进一步探讨这种天敌的食性和取食行为有重要意义。
张玉丹李思达张振飞张扬吴伟坚
关键词:黑肩绿盲蝽口器感器
小菜蛾性成熟前期在菜株中的垂直分布
1992年
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分析了小菜蛾卵、幼虫、蛹在菜心、芥兰、西蓝花菜株中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卵的平均位置在心叶以下第二片叶,幼虫在心叶,蛹的分布则较均匀,本文还分析了小菜蛾的垂直运动规律及机制,为田间抽样及化学防治提供依据。
吴伟坚梁广文
关键词:小菜蛾
不同食物对杂食性中华微刺盲蝽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5%~85%,光周期14L∶ 10D条件下研究了中华微刺盲蝽取食9种不同食物对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取食节瓜蓟马+茄叶、棉蚜+茄叶对成虫繁殖力的影响.中华微刺盲蝽仅取食10%蜂蜜水和茄叶不能完成若虫阶段的生长发育,而取食节瓜蓟马+茄叶、烟粉虱+茄叶、棉蚜+茄叶、朱砂叶螨+茄叶、棉蚜、米蛾卵+茄叶、米蛾卵均能发育到成虫;若虫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结果表明,节瓜蓟马+茄叶、烟粉虱+茄叶对该盲蝽的生长发育最有利.另外,对中华微刺盲蝽取食节瓜蓟马+茄叶、棉蚜+茄叶的繁殖力进行了研究,分别计算出了该天敌取食2种食物组合的世代净增殖率、世代平均历期和内禀增长率,根据计算结果,中华微刺盲蝽取食节瓜蓟马+茄叶的生殖力大于取食棉蚜+茄叶.
余金咏吴伟坚梁广文
关键词:中华微刺盲蝽杂食性生长发育繁殖力
一种螺旋粉虱诱捕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粉虱诱捕装置,包括黄绿色板、紫色LED灯和电源,其中黄绿色板上设置一个以上的小孔,一个以上的紫色LED灯通过小孔固定在黄绿色板的正面,黄绿色板的正面覆盖一层液体石蜡,黄绿色板的背面固定有为紫色LED灯...
吴伟坚郑月郑丽霞
文献传递
螺旋粉虱成虫的复眼形态及其内部结构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扫描电镜和组织切片法,观察了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成虫复眼的形态及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螺旋粉虱复眼半球状,呈"∞"形分布于头部两侧,单个复眼约由253个小眼组成;各小眼面微凸,复眼中心区域小眼多为规则的六边形,密集排列似蜂窝状;近背区边缘小眼多为五边形或近圆形,小眼排列疏松,且少量相邻小眼的间距较大。雌、雄复眼小眼面积约为85μm2。单个小眼由角膜、晶体、网膜细胞及其特化产生的视杆和基细胞等几部分组成。晶体有四个晶锥细胞构成,晶体、视杆周围和色素细胞内均含有大量的色素颗粒。螺旋粉虱的复眼属于并置复眼。光、暗条件下,小眼的色素颗粒分布有所不同。光适应条件下,色素颗粒较均匀地分布于视杆上下两侧;暗适应状态下,色素颗粒则主要分布在视杆上侧和晶体下侧。而在相同的明、暗适应条件下,性别对色素颗粒的分布无显著影响。
时艳华吴伟坚符悦冠
关键词:螺旋粉虱复眼显微结构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