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一逸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内固定
  • 3篇螺钉
  • 2篇关节
  • 1篇电针
  • 1篇电针结合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动力髋螺钉治...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结核
  • 1篇虚拟现实
  • 1篇腰椎
  • 1篇腰椎结核
  • 1篇一期植骨
  • 1篇医疗器械
  • 1篇医生
  • 1篇医院医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影像信息

机构

  • 10篇无锡市人民医...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作者

  • 10篇周一逸
  • 6篇袁鹏
  • 6篇刘仪
  • 3篇冯德宏
  • 3篇程力
  • 2篇高爱国
  • 2篇顾晓峰
  • 2篇吴毛
  • 1篇周子红
  • 1篇高宏
  • 1篇王俊芳
  • 1篇杨正杰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折固定用环抱内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固定板,尤其是一种骨折固定用环抱内固定板,属于骨折固定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骨折固定用环抱内固定板,包括能受热变形的板主体以及若干设置于所述板主体上的板体连接孔,板体连接孔贯通...
周一逸刘仪冯德宏袁鹏
文献传递
锁定钢板治疗成人锁骨中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
2008年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6月至2008年4月,应用锁定钢板治疗56例锁骨中远端骨折的患者资料,观察术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以及骨折愈合情况,判断其疗效。结果56例患者中48例完成随访,术后随访4~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4个月。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所有骨折均Ⅰ期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参照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优37例,良10例,差1例。优良率达97.9%。结论用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远端骨折,固定稳定,有利于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是治疗锁骨中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顾晓峰吴毛周一逸
关键词:锁骨骨折骨折内固定
前路松解复位寰枢关节侧块螺钉贯穿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目的]探讨寰枢椎陈旧脱位前路松解、一期复位、双侧关节突关节贯穿固定,寰枢椎前方植骨融合的可行性,报告5例手术治疗经验及初步随访结果。[方法]本组共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39岁,平均年龄31岁。入院...
程力刘仪高爱国吴毛袁鹏周一逸
文献传递
电针结合TDP治疗桡神经损伤(附48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TDP治疗桡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桡神经损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TDP组)和对照组(单纯电针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针刺曲池、手三里、列缺、合谷),1次/d,10次为1个疗程,并结合TDP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和95.83%,对照组为16.67%和54.1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桡神经损伤效果优于单纯电针针刺治疗,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周一逸
关键词:桡神经损伤电针TDP
折翼螺钉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翼螺钉,其包括螺钉杆以及所述螺钉杆顶端的螺钉尾帽;所述螺钉尾帽的外圈设置若干可折裂撕脱的连接翼片,所述连接翼片上设置贯通连接翼片的螺纹锁定孔。本实用新型连接翼片在螺钉尾帽上呈均匀分布,螺钉杆、螺钉尾帽...
刘仪高宏王瑞陈沙阳袁鹏周一逸徐朱杰
文献传递
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分析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病原菌特征,探讨PJI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未来PJI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12年3月-2018年3月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内发生PJI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病例组,将置换术后1年内未发生PJI 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仔细阅览两组临床资料,记录其一般情况,分析病例组病原菌特征,找出可能导致PJ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细菌检出38例,多为单一感染;共检出细菌43株,以革兰阳性菌检出率最高;检出的43株病原菌自2012年3月-2018年3月六年,检出情况未见规律变化趋势,但有新增真菌感染趋势;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髋膝手术史、贫血、血清蛋白低表达、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手术用时长、引流时间长、异体输血均可能是PJI影响因素(P<0.05)。结论骨关节置换术后PJI多因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菌引起,既往有膝髋部手术史、围术期接受异体输血、血清蛋白低表达可能是感染的影响因素,这类患者应引起临床重视。
周一逸刘仪袁鹏冯德宏杨正杰
关键词:假体周围感染耐药影响因素
胸腰椎结核后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后路病灶清除一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8年9月间55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病灶清除、TRSH固定,男29例,女26例,年龄20-77岁,平均39岁。病变节段胸椎30例,腰椎27例。胸腰联合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Cobb角(40±3)°,10例伴有不完全截瘫。FrankA级1例,B级7例,c级17例。所有患者术前4~8N的正规的抗结核治疗。结果术后55例均获得随诊,术后随访0.5—9年,平均2年,术后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窦道,扩创后愈合。并发急性肺不张1例,经对症处理愈合。结论经后路病灶清除一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可以很好地清除病灶,脊髓及神经根减压、植骨融合稳定,矫正畸形,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顾晓峰程力周一逸
关键词:结核脊柱病灶感染脊柱融合术
经皮加压钢板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 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CCP)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AO 31.A1-A2)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PCCP组和DHS组,PCCP组53例,男10例,女43例;平均年龄78.2岁;AO分型:A1型37例,A2型16例.DHS组45例,男7例,女38例;平均年龄75.4岁;AO分型:A1型28例,A2型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结果 PCCP组有2例失访,5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6个月(8~24个月)随访;DHS组有3例失访,4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2个月(10~26个月)随访.PCCP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明显优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末出现感染、骨不连、钢板螺钉断裂、股骨头螺钉切割、松动移位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与DHS比较,PCC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剥离肌肉少、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及患者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高爱国程力袁鹏王俊芳周子红周一逸
关键词:髋骨折骨板微创性
平面骨折、平面关节脱开复位用内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固定装置,尤其是一种平面骨折、平面关节脱开复位用内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平面骨折、平面关节脱开复位用内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与第一骨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连接体...
周一逸刘仪冯德宏袁鹏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手术实时辅助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手术实时辅助系统及方法,涉及医学领域,包括影像信息、AI视觉模块、中央处理器、AI建模模块、无线传输模块、AR眼镜、影像定位模块和边缘计算盒,所述影像信息通过医院X光机照射患者身体,并生成影...
刘仪徐朱杰陈沙阳王鹏周一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