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作品数:36 被引量:198 H指数:8 供职机构: 徐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通气模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沐舒坦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通气模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沐舒坦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76例患肺透明膜病(HMD)(Ⅲ~Ⅳ级)机械通气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高频震荡通气(HFOV)组40例和常规机械通气(CMV)组36例。两组在上机初即开始应用PS,HFOV组同时每日静脉给予沐舒坦30 mg/kg。观察两组早产儿上机前后血气指标、相关呼吸功能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HFOV组上机1 h、12 h、24 h评估Pa O2、Pa O2/Fi O2、氧合指数(OI=100×MAP×Fi O2/Pa O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Pa O2/(713×Fi O2-Pa CO2/0.8)与CMV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与CMV组死亡例数、上机时间、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例数、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HFOV、PS、沐舒坦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可以改善其动脉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改善其氧合,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吴杰斌 周彬 翟敬芳 金宝 张艳艳关键词:肺透明膜病 高频震荡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沐舒坦 早产儿 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沐舒坦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鼻塞式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及沐舒坦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临床研究.方法: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吴杰斌 王彦波 刘枭 李敏 周彬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 沐舒坦 呼吸窘迫综合症 早产儿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1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肠道外并发症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于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16例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符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粪便PCR检测轮状病毒均阳性,... 周彬 李立达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文献传递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对胎龄28~32周早产儿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呼吸支持的研究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对胎龄28~32周早产儿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呼吸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9例胎龄28~32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接受NHFO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n=36)、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接受N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n=41)和对照组(接受NCPAP治疗,n=32)。比较3组治疗效率指标(治疗时间、开始接受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二次气管插管率、呼吸暂停(AOP)发生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开始肠内营养时间、整体住院时间较NCPAP组和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 3组PO_(2)、OI上升,PaCO_(2)下降,且观察组PO_(2)、OI最高,PaCO_(2)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插管率和AOP发生率低于NCPA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11.01%)患儿发生并发症,3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FO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可提高早产儿呼吸支持效率。 王彦波 赵亮 李丽 孙中怡 张心 王云 刘枭 吴杰斌 周彬关键词:早产儿 有创机械通气 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静滴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平喘、吸氧,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滴IVIG400mg/(kg·d),1次/d,连用3d,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测定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两组在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和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IVIG后,IgG水平升高,P<0.01,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G治疗婴幼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未见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蒋红侠 周彬 王秀丽关键词:丙种球蛋白 毛细支气管炎 重症 21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血糖及电解质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血糖、血电解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徐州市中心医院儿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1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和18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血糖、血电解质检测。结果:缺血缺氧性脑病组患儿平均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缺血缺氧性脑病组患儿平均血钙、血钠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同程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组之间血糖、血钙、血钠的平均值有差异;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血糖异常及血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与轻、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易发生糖代谢紊乱及电解质紊乱,并且与病情轻重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检测血糖及电解质的变化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周彬 李立达关键词: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血糖 电解质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呼吸支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治疗的92例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HFOV组(n=48,采取NHFOV治疗)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n=44,采取NCPAP治疗)。对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疗效,呼吸支持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死亡率,采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经徐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XZXY-LJ-20170328-006),并且与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一般临床资料比较: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性别、出生胎龄与体重及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入院日龄及分娩前24 h母亲糖皮质激素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组间比较:NHFOV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45.8±6.5)mmHg(1 mmHg=0.133 kPa)及(40.8±4.7)mmHg,均显著低于NCPAP组的(49.3±5.7)mmHg及(44.2±5.2)mmHg;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吸入氧浓度分数(FiO2)比值(P/F)分别为(198.8±30.5)mmHg及(215.1±32.1)mmHg,均显著高于NCPAP组的(176.4±28.1)mmHg及(190.0±29.7)mmHg,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9、3.301、3.663、3.881,P=0.003、<0.001、<0.001、<0.001)。③2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均为:无创通气治疗后24 h的pH值及治疗后1、24 h的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而且治疗后24 h的P/F值高于治疗后1 h,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无创通气疗效比较:NHFOV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 翟敬芳 吴杰斌 刘枭 金宝 王彦波 陈洋 王云 周广玲 周彬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剂 鼻塞式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撤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鼻塞式双水平正压通气( nasal Duo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nDuoPAP)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呼吸机撤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NICU收治76例HMD(Ⅲ~Ⅳ级)机械通气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nDuoPAP组41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组35例,观察患儿撤机后pH值、PaCO2、PaO2、氧合指数以及撤机效果。结果nDuoPAP组撤机后1 h、24 h, PaCO2、PaO2、氧合指数与 nCPAP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nDuoPAP组与nCPAP组撤机失败率[5%(2/41) vs.26%(9/35)]以及呼吸暂停发生率[12%(5/41) vs.34%(12/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DuoPAP组与nCPAP组无创通气时间[(2.88±1.37) d vs.(3.12±1.09)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uoPAP用于HMD呼吸机的撤离,与nCPAP相比,可改善氧合,缓解二氧化碳潴留和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 吴杰斌 蒋红侠 周彬 金宝 翟敬芳关键词:呼吸机撤离 肺透明膜病 早产儿 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住院的12例新生儿肺出血病例进行分析。临床表现为突发面色苍白、烦躁、青紫、气促、高浓度吸氧青紫不能缓解,予以吸痰及气管插管可... 王彦波 金宝 李敏 周彬关键词:肺出血 气管插管 低分子肝素钠 常频机械通气 儿童过敏性紫癜3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对2001年8月-2007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33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01—2007年每年的住院构成比依次为O.91%、1.12%、1.25%、1.28%、1.35%、1.48%及1.71%。(2)农村患儿213例,占63.39%。(3)诱因:感染因素216例(64.29%),进食特殊食物引起64例(19.04%),药物引起56例(16.67%)。(4)冬季发病148例(44.04%),春季发病130例(38.69%)。(5)出现肾脏症状64例(19.04%),出现关节症状74例(22.02%),出现消化道症状70例(20.82%)。(6)血清IgA升高58例(17.26%),IgE升高102例(30.35%)。(7)预后:治愈276例(82.14%),好转32例(9.52%)。结论:(1)HSP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农村患儿发病较多;冬春季好发。(2)发病诱因仍以感染为第一位。(3)要重视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多系统损害,如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等。(4)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和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周彬 李立达关键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