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文风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食管癌切除
  • 3篇食管癌切除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手术
  • 2篇护理
  • 1篇胸腹
  • 1篇胸腹腔
  • 1篇胸腹腔镜
  • 1篇应用及效果
  • 1篇应用及效果评...
  • 1篇在体
  • 1篇食管肿瘤
  • 1篇手术病人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显平
  • 4篇唐文风
  • 3篇吴庆琛
  • 2篇陈焕文
  • 2篇杜铭
  • 2篇胡茜
  • 1篇张诚
  • 1篇赖光湖
  • 1篇李钢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学习曲线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学习曲线。方法分析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由作者本人完成的38例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按手术先后次序分4组(A、B、C、D),A、B、C组每组10例,D组8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中转开胸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虽然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中转开腹,中转开胸率、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C+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成熟模式引导,具备一定胸腔镜其他手术操作经验的无胸腹腔食管癌切除经验医师完成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20例。
陈焕文杜铭吴庆琛王显平唐文风赖光湖
关键词:胸腔镜腹腔镜
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该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收治并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治疗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患者术后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2~3 d,平均(2.75±0.43)d;术后住院10-56 d,平均(15.82±7.64)d。术后5-10 d内拔除胸腔引流管,平均(7.96±1.59)d;术后发生声音嘶哑2例,肺部感染3例,颈部吻合口瘘8例(术后6~14 d),经伤口换药均痊愈;1例患者出现胃排空障碍(术后34 d);术后无乳糜胸、心律失常。结论加强食管癌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更易促进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王显平胡茜吴庆琛张诚杨兰楠唐文风
关键词:腹腔镜食管肿瘤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后期间
人工气胸在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初步探讨胸腹腔食管癌切除术中,建立人工气胸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本院在人工气胸条件下采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80例,其中双腔气管插管60例、单腔气管插管20例。在充气流速3 L/min、维持胸内压6~8 mmHg的条件下,监测心率、有创动脉压(A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压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等呼吸、循环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观察其在CO2充气前、后的变化趋势。结果手术开始建立人工气胸后,患者的心率、有创动脉压(A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基本没有变化,气道压、PetCO2及CO2分压(PCO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气pH值下降,停止充气后,检测指标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胸腹腔食管癌切除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后仅1例患者由于误吸出现肺部并发症,其余患者均无肺部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在胸腹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中,在充气流速3 L/min、胸内压维持6~8 mmHg,采用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胸条件下,其增加显露且安全、有效。与双腔插管相比,单腔插管建立人工气胸对患者的呼吸影响更小,更为安全。
陈焕文杜铭吴庆琛王显平唐文风李钢
关键词:胸腔镜腹腔镜
临床护理路径在体外循环手术病人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体外循环临床护理的应用,以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需要体外循环手术的265例病人随机对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观察2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结果:实验组病人平均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识。
王显平胡茜唐文风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体外循环手术病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