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妍

作品数:2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教学
  • 3篇生理学
  • 3篇病理生理
  • 3篇病理生理学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炎症
  • 2篇衣原体
  • 2篇沙眼
  • 2篇沙眼衣原体
  • 2篇理学
  • 2篇病例
  • 1篇调查问卷
  • 1篇定位孔
  • 1篇定位装置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保护
  • 1篇心血管保护作...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信号

机构

  • 15篇长沙医学院
  • 3篇山东万杰医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长沙医学院第...

作者

  • 15篇夏妍
  • 4篇陈纯静
  • 3篇刘永娟
  • 3篇隋鹏诺
  • 2篇鲍美华
  • 2篇海春霞
  • 2篇卞艳慧
  • 1篇米文生
  • 1篇高鹏
  • 1篇吴洁
  • 1篇罗婷
  • 1篇徐倩
  • 1篇谢亮
  • 1篇黄晓珊

传媒

  • 3篇价值工程
  • 2篇内江科技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5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ADPH氧化酶与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2
2011年
大量研究证实活性氧产生的过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NADPH氧化酶是血管细胞产生活性氧的主要酶,其相关亚单位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刘永娟隋鹏诺夏妍
关键词:活性氧NADPH氧化酶动脉粥样硬化
一种用于生物机能实验的可调多用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机能实验的可调多用支架,包括脊架板、多个设置于所述脊架板两侧的肢架板和多个定位装置;所述脊架板两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肢架板内端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
夏妍
文献传递
一种信息化教学的展示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信息化教学的展示架,包括高度可调节的支撑脚、台面板、固定架和用于显示教学内容的显示屏;所述台面板转动设置于支撑脚上端;所述固定架包括横杆和两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下端与台面板固定连接,支撑臂上端向靠近学...
夏妍
文献传递
慢性铅中毒小鼠抑郁样症状与脑额叶中5-HT含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小鼠慢性铅中毒是否通过影响脑额叶中5-羟色胺(5-HT)含量来诱发抑郁样症状。方法5周龄健康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实验组的3组实验亚组分别腹腔注射醋酸铅5、7、12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2周,建立慢性铅中毒小鼠模型。用蔗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来评估抑郁样症状。采用ELISA试剂盒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额叶组织5-HT含量、全血标本铅含量。结果偏好测试、旷场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出现抑郁样症状,偏好测试结果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实验组血铅含量依次升高,额叶5-HT含量依次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铅中毒小鼠存在抑郁样症状,且这种抑郁样症状可能是由5-HT的表达失衡引起的。
高鹏高妍武佳敏唐康艺吴洁夏妍
关键词:慢性铅中毒小鼠5-羟色胺
病例分析联合微课在病理生理学教学应用中的探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通过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探索病例分析联合微课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长沙医学院2017级护理班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实验组采用病例分析联合微课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病例分析联合微课的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成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学生满意度高。结论:病例分析联合微课的教学模式优于病理生理学传统授课模式。
陈纯静鲍美华夏妍米文生卞艳慧刘奕君卢芳国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
沙眼衣原体不同感染状态下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的差异初探
2022年
探索在不同感染模式中,沙眼衣原体( Chlamydia trachomatis,Ct)引起上皮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的变化,为机体抗沙眼衣原体感染免疫提供防治策略。方法 体外培养上皮细胞,建立Ct急性和γ干扰素诱导的持续性感染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两种感染状态下,HeLa细胞白介素1α(IL-1α)、白介素8(IL-8)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 Ct感染48h后,HeLa细胞急性和持续性感染模型IL-1α的分泌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且持续性感染状态较急性感染状态分泌水平更高;Ct感染24、48h后,上皮细胞急性和持续性感染模型IL-8的分泌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且持续性感染状态较急性感染状态分泌水平更高。结论 在HeLa细胞Ct急性和持续感染状态下,炎症因子分泌水平增加。
陈纯静夏妍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急性感染IL-1ΑIL-8
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及诊断治疗新进展
2022年
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它的性状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它能导致宫颈炎、尿道炎、盆腔炎、异位妊娠等严重的临床疾病,还能导致致盲性沙眼。炎症信号通路在沙眼衣原体的识别,固有免疫的起始应答和适应性免疫的诱发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沙眼衣原体的信号转导途径能促进其治疗和疫苗的研发。
陈纯静夏妍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信号转导炎症
临床病例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授课中应用的调查问卷探讨
2023年
病理生理学这门学科探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及机制,内容主要是揭示疾病本质。临床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经常需要用病理生理学的知识来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指导和改进对疾病的诊疗。病理生理学内容逻辑性强,学习起来较枯燥,与前述课程如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联系紧密,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难以理解有关知识点,学生学习效率不佳。因此,必须采取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课程知识与临床关系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引用相关临床病例,结合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帮助学生学会应用科学思维能力独立分析和思考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开展符合学生学习方式的临床病例教学改革,教研室对几种病例教学法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研究分析了相关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夏妍卞艳慧刘奕君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病例教学法问卷分析
病理生理学教学浅谈被引量:3
2011年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沟通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性学科,要求教师根据其教学目的采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病理生理基本原理去解决与临床相关的实际问题。
夏妍海春霞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
浅谈病理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11年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其重要、复杂、难学。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教学中可以注意三个有机联系,即:总论与各论相联系;理论讲授与临床实际相联系;大体标本与组织切片观察相联系,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刘永娟隋鹏诺夏妍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理论讲授大体标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