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学
- 作品数:21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基底动脉病理结构的变化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基底动脉病理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SAH大鼠模型,对照组同法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大鼠基底动脉血管腔内周长、血管壁厚及其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大鼠基底动脉腔内周长、血管壁厚及其超微结构正常,SAH组大鼠血管腔内周长明显缩短,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变性、内弹力膜增生变性、平滑肌细胞变性。结论大鼠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基础是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内弹力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变性。
- 夏建学沈冰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病理结构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68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对重伤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总结68例重伤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8例中闭合性颅脑损伤5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2例;颅内血肿46例,脑挫裂伤1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行开颅清除血肿或去骨瓣减压术48例,非手术治疗20例。治疗后痊愈37例(54.4%),病残11例(16.1%),死亡18例(26.5%),植物生存2例(2.9%)。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伤情重、变化快、休克及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措施,要重视创伤性休克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伤情进行手术处理。
- 陈宽夏建学
- 关键词:颅脑损伤多发伤
- 3D打印穿刺导板在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评估3D打印穿刺导板在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穿刺导板辅助下微球囊压迫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微球囊压迫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穿刺卵圆孔次数分别为(9.6±2.3)min、(3.5±0.6)次,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微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中,3D打印穿刺导板不仅可以快速、准确穿刺卵圆孔,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还不影响手术效果,更适合临床推广。
- 兰彦平夏建学丁晨哲赵艳斌杨云振
- 关键词:3D打印三叉神经痛
-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究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效果对比。方法选取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经股动脉途径,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观察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穿刺成功率、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曝光时间、止血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效果更为安全有效,在脑血管造影的入路选择中推荐优先选择。
- 杨云振马晓莉夏建学刘带林白雅林
-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33例诊治体会
- 2008年
- 目的总结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体会。方法对收治的33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入院时CT检查正常8例颅骨骨折12例,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28例入院后3小时-6天复查CT发现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5例手术后12小时-7天发现。11例保守治疗,22例手术清除血肿,痊愈20例,重残5例死亡8例。结论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提高救治水平的关健在于加强临床观察,尽早复查CT及时诊断,对有手术指征者迅速清除血肿并给予合理的术后处理。
- 陈宽白雅林夏建学
- 关键词:颅内血肿外伤
- 外伤性额颞部脑挫裂伤伴血肿42例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额颞部脑挫裂伤伴血肿在临床表现和病变转归中的特殊性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总结 1998年 3月 - 2 0 0 2年 3月治疗额颞部脑挫裂伤伴血肿 4 2例 ,手术治疗 2 6例 ,保守治疗 16例。结果 死亡 2例 ,余 4 0例均健康生存 ,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论 额颞部脑挫裂伤伴血肿是一种临床上较多见的并具有特殊性的疾病 ,其特点与该部位的解剖 (毗邻小脑幕切迹 ,在侧裂血管附近 )有关 ,充分认识其特点并积极处理 。
- 杜东平白雅林刘清云兰茂升夏建学
- 关键词:血肿
- 3D-Slicer软件在脑膜瘤术前规划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3D-Slicer软件在脑膜瘤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3D-Slicer软件辅助手术治疗的26例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完善头颅CT、增强核磁共振(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头颈部CT血管造像(CTA)等检查,应用3D-Slicer软件对肿瘤的位置、形态、毗邻的血管神经及静脉窦等进行多模态融合处理,重建出三维虚拟化可视图像,模拟手术入路,制定精准的术前规划进行手术治疗并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分。结果 26例脑膜瘤手术患者均无死亡,术后病理检查明确为脑膜瘤。其中,肿瘤全切除23例,占88.46%,Simpson Ⅰ级切除15例,Simpson Ⅱ级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占11.54%,均进行Simpson Ⅲ级切除。术后1月随访,增强MRI均未见肿瘤复发,其中mRs评分0分有23人,1分有1人,2分有2人。结论 在脑膜瘤手术治疗方面,3D-Slicer软件可以帮助制定详细的术前规划,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肿瘤的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
- 杜安东丁晨哲马毅哲夏建学张文娟张文娟马东明白雅林
- 关键词:脑膜瘤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68例诊治体会
-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较常见,与单一伤比较,其伤势更加危急,处理棘手,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成为创伤性死亡原因之一。某院神经外科自1995-2005年共收治重伤型颅脑损伤312例,其中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68例(21.8%)。...
- 陈宽夏建学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手术程序
- 文献传递
- 脑室持续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22例分析
- 2003年
- 目的 对脑室持续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分析。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2 2例 ,单侧脑室额角钻孔穿刺引流 18例 ,双侧 3例 ,枕角 1例 ,12 - 16号乳胶尿管置入脑室并固定于皮下 ,术后低位引流 ,最短2 4小时 ,最长 7天。结果 痊愈 2例 ,好转 10例 ,自动出院 4例 ,死亡 6例。结论 超早期积极引流及清除脑内巨大血肿 ,防治并发症 ,多数患者可获救。
- 陈宽夏建学
-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
- 大骨瓣减压后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的可行性。方法对大骨瓣减压患者在首次手术后3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结果 33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无术后感染、伤口开裂,颅内出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早期颅骨成型术安全、可靠,可以在标准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内实施。
- 夏建学杜东平刘青云刘带林白雅林陈宽蒯涛
- 关键词:颅内出血大骨瓣减压颅骨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