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常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萍乡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5篇动脉
  • 5篇心肌梗死患者
  • 5篇细胞
  • 5篇介入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动脉介入治疗
  • 4篇心钠肽
  • 4篇缺氧
  • 4篇内皮
  • 4篇介入治疗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复氧
  • 4篇复氧损伤

机构

  • 6篇江西省萍乡市...
  • 4篇江西省人民医...
  • 3篇萍乡市人民医...
  • 2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4篇姚常
  • 6篇黄文军
  • 6篇周国忠
  • 4篇罗勤
  • 4篇陈章强
  • 2篇黄文军
  • 2篇周国忠
  • 1篇赖珩莉
  • 1篇赖阿娜
  • 1篇王洪
  • 1篇尹秋林
  • 1篇李莺
  • 1篇陆林祥
  • 1篇洪浪
  • 1篇胡婷
  • 1篇胡婷

传媒

  • 4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THE 22...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策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接受PCI治疗患者的抗血小板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面有无差异。方法连续入选萍乡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住院期间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120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CYP2C19基因分型检测入选研究组,另外一组患者不接受CYP2C19基因分型检测入选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信息,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为:快代谢型29例,占48.3%;中间代谢型23例,占38.3%;慢代谢型8例占13.4%。术后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非心脏性死亡、出血事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血运重建)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不增加出血事件及非心脏性死亡发生率。
周国忠胡婷姚常黄文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抗血小板治疗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及对冠心病PC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及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CHD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接受PCI治疗的CHD患者352例,均行PCI治疗,治疗后进行基因型测定、血小板活性测定及氯吡格雷抵抗测定。对比CYP2C19基因野生亚型组和突变亚型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氯吡格雷抵抗率及血小板凝集率,统计CYP2C19基因型的各亚型比例,随访1年,对比野生亚型组和突变亚型组的预后情况。结果野生亚型组和突变亚型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2例患者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野生亚型组166例,突变亚型组186例。CYP2C19基因型共有6种:(*1/*1)、(*1/*2)、(*1/*3)、(*2/*2)(*2/*3)(*3/*3),各亚型比例分别为166例(47.2%)、138例(39.2%)、27例(7.7%)、10例(2.8%)、10例(2.8%)和1例(0.3%)。突变亚型组的氯吡格雷抵抗率、血小板凝集率均高于野生亚型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在PCI患者中,CYP2C19野生亚型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突变亚型组(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显著影响PCI预后,CHD患者PCI术后CYP2C19*2、CYP2C19*3基因变异型的氯吡格雷抵抗率更高,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
姚常黄文军周国忠刘兴龙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YP2C19氯吡格雷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急性肾损伤与超声心动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后出现AKI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手术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48h血肌酐增高水平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并进一步应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行相关风险因素分析。结果 2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手术患者中,共有19例出现急性肾损伤(9.5%,19/200),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合并心衰率(47.4%,9/19)、再灌注时间(395.2±287.4)min及术后肌酐峰值(2.13±1.12)mg/dL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输血量(4.5±1.3)L/min、射血分数(48.7±8.3)%明显更低,且右心房压力(8.3±2.9)mmHg明显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射血分数、出现心衰、再灌注时间及心输血量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手术后出现AKI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较低的射血分数、出现心衰、再灌注时间及心输血量患者术后AKI风险增加,PCI围手术期重点评估AKI风险,并进行有效预防,从而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姚常黄文军周国忠罗勤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肾损伤
替格瑞洛联合早期肝素化在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应用的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早期肝素化在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应用与传统术前口服氯吡格雷联合术中抗凝的治疗措施对STEMI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出血风险等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萍乡市人民医院2019.9-2020.12住院确诊为STEMI病例120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术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180mg,STEMI确诊后10 min内静脉注射普通肝素60U/kg,继以12U/(kg·h)静脉滴注,入选研究组,另外一组患者常规术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术中抗凝:普通肝素100U/kg,追加1000U/h,入选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PCI术前冠脉造影显示TIMI3级血流比率43.3%,较对照组26.3%高,72小时达峰CK-MB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非心脏性死亡、出血事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主要心血管事件更低。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早期肝素化在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应用可提高冠脉造影显示TIMI3级血流比率,降低72h达峰CK-MB数值。术后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非心脏性死亡、出血事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主要心血管事件更低。
周国忠胡婷黄文军姚常
关键词:STEMI
老年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行PCI手术的冠心病合并T2DM老年患者60例临床资料,将PCI术后支架内未狭窄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未狭窄组,将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24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再狭窄组,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再狭窄组中吸烟、支架直径≤3.0 mm的例数占比高于未狭窄组,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支架直径≤3.0 mm、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高是老年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与吸烟、支架直径、空腹血糖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故临床上针对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有吸烟史、PCI术中应用支架直径≤3.0 mm的患者时,应提高重视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李莺姚常赖阿娜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左西孟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萍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左西孟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心室重塑指标、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更高,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均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应用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力衰竭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心功能及心室重塑,抑制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刘兴龙姚常罗勤周国忠黄文军
关键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力衰竭左西孟旦
心钠肽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心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后的保护作用。   方法:取冻存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复苏,传代培养,培养至第三代后,将细胞按同种浓度...
姚常
关键词:心钠肽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素-1
文献传递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心脏超声相关参数在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近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行PCI治疗的200例STEMI患者,按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非MACE组(n=143)和MACE组(n=57)。比较2组术后1、3、5 d的NLR、PLR水平。比较2组术后3 d的心脏超声相关参数[左室壁厚度(LVPW),左房容积(LA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E峰血流减速时间(DT),室壁运动指数(WMSI)]。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STEMI患者PCI后再发MACE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MACE组术后1、3、5 d的NLR、PLR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术后3 d的LVPW、E、WMSI高于非MACE组,LAV、CO、LVEF、DT低于非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PLR及各心脏超声参数与STEMI患者PCI后MACE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NLR、PLR及心脏超声相关参数与STEMI患者PCI后近期MACE发生风险增高具有相关性,能够较好地预测MACE的发生,对改善患者近期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罗勤李姣周国忠姚常黄文军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住院期间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青壮年(≤40岁)患者资料。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44%为男性(94.44 vs 84.21%,P<0.01),其中83.33%的患者吸烟(83.33 vs 60.52%,P<0.01),55.56%的患者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55.56 vs 31.57%,P<0.05);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快速血糖平均为8.41mmol/L,Hb A1c为6.25mmol/L,总胆固醇水平5.15mmol/L,Fib水平3.42mg/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5.764)、吸烟史(OR=3.486)、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3.284)、Fib水平(OR=2.415)、Hb A1c(OR=1.521)均为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与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相比,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男性、吸烟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Fib水平关联性更大,且常缺乏梗死前的心绞痛症状。
周国忠黄文军姚常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青壮年HBA1CFIB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指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以及纤维蛋白原(FIB-C)]和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ACS患者入院后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CD63及GPⅡb/Ⅲa;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FIB-C的水平;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vWF的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ET-1表达水平;用酶法测定血浆NO的含量;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FMD。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ACS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FIB-C及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较稳定型心绞痛组也增高(P<0.01或P<0.05)。血管内皮损伤指标vWF和ET-1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较稳定型心绞痛组也增高(均P<0.01);FMD和血浆NO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较稳定型心绞痛组也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在老年ACS患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姚常陈章强洪浪王洪尹秋林赖珩莉陆林祥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活化血管内皮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