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云霞

作品数:24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磁共振
  • 10篇护理
  • 6篇心理
  • 6篇成像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心理护理
  • 3篇转移瘤
  • 2篇低场
  • 2篇动态增强扫描
  • 2篇音乐疗法
  • 2篇疗法
  • 2篇颅脑
  • 2篇脑转移
  • 2篇脑转移瘤
  • 2篇反转恢复序列
  • 2篇干预
  • 2篇肝脏
  • 2篇MRI
  • 2篇病人
  • 2篇磁共振检查

机构

  • 24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24篇孙云霞
  • 12篇范玉贞
  • 6篇郭香荣
  • 5篇吴林
  • 4篇狄玉进
  • 3篇张岩峰
  • 3篇徐金法
  • 2篇陈军
  • 2篇白敏
  • 2篇谢海柱
  • 2篇李淑华
  • 1篇王培荣
  • 1篇尹艳华
  • 1篇王玉兰
  • 1篇张凤霞
  • 1篇范玉真
  • 1篇刘鲁冰
  • 1篇许士明
  • 1篇谢国华
  • 1篇孟荣芹

传媒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1
  • 1篇200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处理
2005年
范玉贞孙云霞张岩峰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MR强化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06年
孙云霞范玉贞
关键词:护理
心电触发非对比增强磁共振下肢静脉成像护理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心电触发非对比增强磁共振下肢静脉成像(NCE-MRV)的护理要点。方法应用1.5T超导磁共振系统对17例患者行下肢NCE-MRV,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针对成像质量造成重要影响的要素要尤其加以注意。结果在优质护理的前提下,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的血管节段分别为63.32%和33.56%。结论下肢NCE-MRV安全、图像质量优良;优质的护理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郭香荣吴林范玉贞孙云霞
关键词:护理磁共振成像
脊柱转移瘤的低场MRI诊断——附33例报告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 (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临床病理证实的 33例脊柱转移瘤作为研究对象 ,常规行T1WI、T2 WI矢状位扫描 ,必要时行横断、冠状位扫描或增强扫描。结果 :33例中 ,多椎体转移 2 7例 ( 81 8% ) ,病灶大都呈跳跃式分布 ( 2 5/ 2 7,92 5% ) ,不累及椎间盘 ;单椎体转移 6例 ( 18 2 % )。病变侵及椎体全部或部分受累 ,部分受累者多数边界清楚 ,呈结节状或不规则形。在T1WI为低信号 ,T2 WI为高信号。合并病理骨折 14例 ,计 2 7个椎体 ;椎体破坏伴附件破坏 16例 ;伴椎体旁软组织肿块 9例。注射Gd DTPA后呈中等度增强或明显增强。结论 :低场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徐金法孙云霞狄玉进谢海柱许世明
关键词:脊椎肿瘤磁共振成像术继发性
综合护理干预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6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病情观察、用药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良率为91.3%,并发症发生率为17.4%,对照组分别为69.6%、39.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郭香荣孙云霞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综合护理
心肌哽塞病人住院后失眠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的研究
朱秀芝刘晓英刘鲁冰孙云霞王培荣贝荣
本课题通过对56例心肌梗塞病人住院后第1-3天失眠症状的调查分析,其中第一天96.4%、第二天85.7%、第三天67.9%的病人出现失眠症状,针对不同的失眠因素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排除各种影响因素,对控制心肌梗塞病人住院...
关键词:
关键词:心肌梗塞失眠护理对策
聚焦解决模式在行MRI检查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究聚焦解决模式对磁共振室患者心理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进行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且幽闭恐惧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容和模式进行心理护理。观察组按照聚焦解决模式的5个步骤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分析护理结束时两组患者的自我评价、对护理人员的评价,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患者在进行MRI检查时的症状和MRI检查完成情况。结果护理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自我评价和对护理人员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时出现呼吸困难17例(26.5%)、大汗淋漓30例(46.8%)等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4例(37.5%)和41例(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心理护理后完成检查的患者55例(85.9%)显著多于对照组39例(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缓解幽闭恐惧症患者进行MRI检查时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指导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顺利完成MRI检查。
孙云霞吴林郭香荣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心理护理聚焦解决模式
心理护理对肝脏MRI增强扫描检查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不良反应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某院磁共振室行肝脏MR/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4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脏MR/动态增强扫描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中屏气不当、图像伪影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屏气不当、图像伪影发生率均为2.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5%,2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53,4.45;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5)。结论给予肝脏MR/动态增强扫描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为获得清晰图像质量,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诊断率提供帮助。
孙云霞郭香荣吴林
关键词:心理护理磁共振成像肝脏动态增强扫描
音乐疗法在冠心病患者磁共振心肌灌注扫描护理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冠心病患者磁共振心肌灌注扫描护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行磁共振心肌灌注扫描的冠心病患者共194例,随机分为三组,实验一组采用音乐疗法A方案护理,实验二组采用音乐疗法B方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检查前后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体温、脉搏)、症状及心理(焦虑、抑郁)变化。结果:(1)三组生命体征、SCL-90评分变化:对照组检查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组、二组检查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HAD评分变化:对照组检查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二组检查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检查后实验一组、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组与对照组、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以减轻患者磁共振检查前后生理、心理变化,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利于得到满意的检查结果。
孙云霞郭香荣吴林
关键词:音乐疗法冠心病磁共振
颅脑MR增强扫描病人的心理护理
2001年
磁共振(MR)增强扫描是临床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我院1997年6月至2000年10月进行颅脑强化扫描的患者248例,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48例中,男139例占56.05%;女109例占43.95%;年龄最大72岁,最小3岁,平均37.5岁。
孙云霞范玉贞
关键词:颅脑磁共振增强扫描MR心理护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