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权
- 作品数:29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其在奶牛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者就其基本原理、试验方法及其分类、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论述,并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病毒性腹泻、传染性鼻气管炎、瑟氏泰勒虫病诊断中的应用加以介绍。
- 姚春雨张志刚孙国权毛彩霞高瑞峰郭昌明刘国文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奶牛
- 动物小肽营养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8年
-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游离氨基酸,肽尤其是小肽也能够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肽除了对动物的营养作用外,某些有生理活性的肽直接被动物吸收利用后,还具有阿片肽活性、免疫调节、抗高血压、抗凝血、促进DNA合成等作用。文章就肽的吸收机制、营养作用和生理作用进行阐述。
- 张志刚李小兵孙国权刘国文宋文学高瑞峰潘志忠王哲
- 关键词:小肽营养作用生理作用
- 高校试卷分析系统
-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反映及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试卷的分析,不仅可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也可了解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同时还可以发现命题及组卷中的问题,对于评价教学、规范命题等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学生...
- 孙国权
- 关键词:试卷分析数据挖掘
- 文献传递
- 瘤胃丙酸生成高效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 刘国文王哲孙国权杨文艳逄小阳张辉郑鑫李小兵牛淑玲张国才陈玉江周昌芳张乃生徐闯李晶于鸿玲
- 该项目由吉林省科技厅2005年下达,编号为:20050544,应用基础研究。根据反刍动物主要是靠瘤胃发酵产生的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供能和围产期奶牛生糖先质丙酸供不应求这一特点;运用瘤胃微生态理论和细菌代谢工程策...
- 关键词:
- 关键词:基因工程菌株
- 旋毛虫新生幼虫cDNA文库构建及其特异性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 2008年
- 构建旋毛虫新生幼虫cDNA文库并对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基因进行筛选与鉴定,筛选出期特异性的基因片段。用λZAPⅡ Express载体成功地构建了旋毛虫新生幼虫的cDNA文库,并用放射性同位素α-33P标记cDNA探针对筛选出的阳性克隆进行鉴定。所构建的cDNA文库容量为1.92×10^6,重组效率为98.6%,所有的克隆片段都在0.5~2.0kb之间,筛选获得7个阳性克隆,其大小在1.4kb左右;用放射性同位素α-32P标记cDNA探针后,与旋毛虫成虫、肌幼虫、新生幼虫及成虫/新生幼虫cDNA文库质粒DNA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结果与新生幼虫和成虫、新生幼虫cDNA文库质粒DNA有杂交而与成虫、肌幼虫cDNA文库质粒DNA不杂交。该基因是新生幼虫期所特有的cDNA片段。
- 姚春雨汪明孙国权
- 关键词:旋毛虫CDNA文库
- 奶牛瘤胃埃氏巨型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对乳酸发酵的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采取健康奶牛瘤胃液,通过韦荣球菌科的特异性培养基分离得到了瘤胃厌氧菌株。该菌株是革兰氏阴性球菌,不能发酵大多数的碳水化合物和多元醇,但能发酵葡萄糖和果糖,不液化明胶,亦不能从硝酸盐生成亚硝酸盐,但能从半胱氨酸产生H2S,经形态学和生化反应特性分析初步鉴定为埃氏巨型球菌。通过细菌遗传学鉴定法16SrDNA PCR法,获得了527 bp的基因片段,测序分析证明与已报道的埃氏巨型球菌16S rDNA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可达98%;进一步确定所分离到的菌株为埃氏巨型球菌。同时观测了埃氏巨型球菌在体内、体外环境下对乳酸降解和挥发性脂肪酸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其能显著降低瘤胃液内乳酸的浓度,同时提高乙酸、丙酸、丁酸的浓度,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降低了乙酸与丙酸的物质的量比。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瘤胃乳酸发酵调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 孙国权刘国文邢欣逄晓阳龙淼苑学杨文艳王哲
- 关键词:奶牛瘤胃RDNA乳酸发酵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奶牛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继50年代的免疫荧光和60年代的放射免疫分析技术之后,在70年代初期瑞典和荷兰学者又建立了用酶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分析技术。由于酶的高效生物催化作用,一个酶分子在数分钟内可以催化几十几百个底物分子发生反应,产生了放大作用,使得原来极其微乎其微的抗原或抗体在数分钟后就可被识别出来,这种技术被称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本法自1971年Engvall和Perlmann等相继分别报道后,现已得到迅速发展,并在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土壤检测、
- 张志刚孙国权李小兵刘国文宋文学高瑞峰王哲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疾病诊断奶牛免疫荧光
- 中国西门塔尔牛DGAT1和DGAT2基因组织表达谱及其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与背膘厚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为探讨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和2基因(DGAT1和DGAT2)发育性表达特点及其与背膘厚的关系,采用137头肉用中国西门塔尔牛,屠宰并采集组织样品,根据胴体背膘厚度分成高、低2组,每组各选择15个个体,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DGAT1和DGAT2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在不同个体背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睾丸、肾脏、肋间肉、心脏、胰脏、背膘、肩肉、肝脏、网脂、肠脂、脾脏、肺、眼肉和淋巴等多种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DGAT1和DGAT2在不同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且与背膘厚度呈显著相关(P<0.05)。结果表明,DGAT1和DGAT2与肉牛背膘厚度显著相关(P<0.05),是影响肉牛肥育性状的候选基因。
- 王国富吴慧光孙国权李俊雅王景山王玉泉高树新
- 关键词:组织表达谱背膘厚
- 牛瘤胃液中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
- 2009年
- 在牛瘤胃中,牛链球菌的数量和发酵类型直接影响瘤胃的正常生理活动,同时牛链球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和其内存在的各种酶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试验从新采集的牛瘤胃液中分离得到菌株,用微量生化反应管和16SrRNA技术分别对菌株的生化及遗传特性进行鉴定,结合革兰氏染色和形态学观察结果判定所分离的菌株即为牛链球菌,为更好地研究和改造该菌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 苑学邢欣龙淼逄晓阳刘国文孙国权王哲
- 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及其效果评价
- 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如酮病、脂肪肝等是奶牛养殖中最常见和多发的疾病,而且该类疾病多发于高产奶牛。众多因素使得该类疾病的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给奶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故奶牛酮病、脂肪肝等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也一直被世界各...
- 孙国权
- 关键词:奶牛微生态制剂酵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