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蕴伟 作品数:61 被引量:184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冬凌草甲素衍生物对小鼠外周淋巴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衍生物HAO472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体外以抗小鼠CD3/CD28磁珠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及诱导分化,并加入不同浓度HAO472与淋巴细胞共培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HAO472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FCM)检测48 h 0.5μg/mL和1.0μg/mL HAO472对CD4+T细胞增殖的作用,FCM检测48 h 0.5μg/mL和1.0μg/mL HAO472作用后CD4+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2、IL-17的变化。结果 :0.5、1.0、1.5、2.0μg/mL的HAO472能明显抑制抗CD3/CD28磁珠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P<0.05),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淋巴细胞存活率说明0.5μg/mL和1.0μg/mL的HAO472对小鼠淋巴细胞无较大毒性作用。0.5μg/mL和1.0μg/mL的HAO472可降低CD4+T细胞的增殖指数(P<0.05)。抗CD3/CD28磁珠刺激的CD4+T细胞中,IL-17+CD4+T细胞和IFN-γ+CD4+T细胞比例为2.177%±0.229%、6.190%±0.806%。0.5μg/mL和1.0μg/mL HAO472作用后,IL-17+CD4+T细胞比例分别为1.156%±0.419%、0.806%±0.317%,IFN-γ+CD4+T细胞比例为3.964%±0.900%、2.684%±0.839%;HAO472明显抑制了CD4+T细胞分泌IL-17、IFN-γ的水平(P<0.05)。结论:水溶性冬凌草甲素衍生物HAO472可显著抑制抗CD3/CD28磁珠刺激下的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 王海郦 王舒蓓 徐莹 陈柯 王颖 孙蕴伟关键词:冬凌草甲素 淋巴细胞 干扰素Γ 白介素17 γ型干扰素、调节性T细胞与炎症性肠病 被引量:1 2011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肠道疾病,目前认为免疫功能紊乱和免疫耐受异常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因素。肠黏膜免疫调节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IBD的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此文从炎性细胞因子γ型干扰素、调节性T细胞的特性及它们在IBD中的作用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简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王舒蓓 张树贤 孙蕴伟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 炎症性肠病 低频小探头超声内镜对胰腺内分泌肿瘤术前定位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评价低频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LFMPS)在胰腺内分泌肿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期间21例临床拟诊为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患者术前行腹部 B超、螺旋 CT、磁共振(MRI)及 LFMPS探查(Fujinon 7.5 MHz低频小探头超声及超声系统),检查结果与外科术中定位和病理结果对照,评估LFMPS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术前定位诊断价值。结果21例患者中17例经外科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内分泌肿瘤,4例未手术。其中胰岛素瘤16例(头部9例、体部 3例、尾部4例),胰腺外血管活性肠肽瘤1例,检出病灶的平均直径 2.02 cm。LFMPS确诊14例(82.4%),B超确诊9例(52.9%),螺旋CT确诊15例(88.2%),MRI确诊12例(70.6%),其中LFMPS对位于胰腺头、体部肿瘤以及直径<1cm病灶的确诊率优于其他常规影像方法。结论LFMPS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较高,且与肿瘤的位置与大小有关。 诸琦 谭继宏 孙蕴伟 夏璐关键词:胰腺内分泌肿瘤 术前定位诊断 病理 PIAS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急性肺损伤血气屏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研究发现STAT活化抑制蛋白1(PIAS1)可抑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继发急性肺损伤,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PIAS1对ANP大鼠继发急性肺损伤血气屏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5/F35-PIAS1和Ad5/F35-Null质粒。以3.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诱导大鼠ANP模型,并于造模前1 d分别经阴茎静脉注射Ad5/F35-PIAS1、Ad5/F35-Null和PBS液,设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造模16 h后处死大鼠。观察胰腺和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和超微结构改变。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性细胞计数和肺组织湿/干重系数,以免疫组化法检测RECK定位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RECK、MMP-2、MMP-9、I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ANP组和Ad5/F35-Null组相比,Ad5/F35-PIAS1组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P<0.01),超微结构示肺泡毛细血管间血气屏障结构破坏减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计数、湿/干重系数均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REC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MMP-2、MMP-9、ICAM-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Ad5/F35-PIAS1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IAS1可能通过增强RECK蛋白表达、抑制MMP-2、MMP-9、ICAM-1蛋白表达,降低血气屏障通透性,抑制炎性细胞外渗,进而改善ANP继发急性肺损伤的炎症程度。 陈平 孙蕴伟 章永平 袁耀宗关键词:急性肺损伤 RECK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联合流式细胞术诊断胃肠淋巴瘤初探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联合流式细胞术(FCM)对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上海瑞金医院收治的疑似淋巴瘤患者,行EUS-FNA且穿刺标本行FcM检测,以手术或活组织检查病理和随访结果为最终诊断,初步分析EUS-FNA联合FCM对淋巴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共收集14例疑似淋巴瘤患者,最终经手术病理或活组织检查病理确诊为淋巴瘤8例,非淋巴瘤性病变4例,2例患者未得到最终诊断。单独依靠FCM对淋巴瘤诊断的灵敏度均为4/8,特异度为4/4。EUS-FNA联合FCM检出淋巴瘤6例,对淋巴瘤诊断的灵敏度为6/8,特异度为4/4,准确度为10/12。结论EUS-FNA联合FCM对淋巴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于胃肠道及其周边深部病变更具显著优势。 徐莹 张树贤 王舒蓓 夏璐 翁香琴 叶廷军 诸琦 孙蕴伟关键词:胃肠肿瘤 内镜检查 流式细胞术 细针抽吸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对胰腺占位病变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胰腺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其准确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统计101例因胰腺占位病变行EUS—FNA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大小、性状、穿刺时抽吸负压、穿刺次数、实时细胞学诊断、超声内镜类型、操作医师经验等10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EUS-FNA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5.1%,敏感度为81.1%,特异度为96.3%,阳性预测值为98.4%,阴性预测值为65.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EUS-FNA穿刺阳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有病灶大小、病灶性状、抽吸负压、操作医师经验(P〈0.05),EUS-FNA诊断准确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只有病灶大小(OR=1.984,95%CI:1.141—3.451,P=0.015),病灶每增大1cm,其穿刺阳性的概率增加1.67倍,其穿刺诊断准确的概率增加1.83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US.FNA穿刺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有病灶大小(OR=2.012,95%CI:1.394—2.906,P=0.000)和病灶性状(OR=10.218,95%CI:2.432~42.937,P=0.002),实性病灶穿刺阳性的概率为囊性病灶的10.2倍;EUS—FNA诊断准确率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病灶大小(OR=1.984,95%CI:1.141—3.451,P=0.015)。结论EUS.FNA是一项安全有效、特异度高的诊断手段,在胰腺占位病灶的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EUS-FNA穿刺阳性率及诊断准确率均与胰腺病灶大小呈显著正相关。胰腺实性病灶的穿刺阳性率显著高于囊性病灶。 张燚 诸琦 龚婷婷 陈希 吴珺玮 黄佳 孙蕴伟 谭继宏 夏璐 吴巍关键词:内窥镜超声检查 胰腺 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在纤维化胰腺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揭示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在慢性胰腺炎的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腺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uig Divi等方法制备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 (模型组 ) ,制模后的 3、4、5和 6周取胰腺组织 ,对照组则在 4周取材。分别作苏木精 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 [纤维连接蛋白(FN)、Ⅰ型胶原 (COL Ⅰ )、TGF β1、CTGF]和原位杂交染色 (TGF β1、CTGF)。结果 模型组于 3周后可见局部胰管扩张、胰腺间质纤维组织轻度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和腺泡细胞空泡样变 ,小叶内腺泡细胞有局限性纤维化或无变化。 4周时胰管显著增生 ,胰管周围及小叶间和小叶内纤维化伴炎症细胞浸润 ,局部腺体萎缩代之以纤维瘢痕组织。而 5、6周时胰腺纤维化程度与 4周时比较并未见明显增强。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TGF β1主要分布于间质区成纤维细胞细胞质、间质基质区和炎性细胞浸润区。CTGF分布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部分间质成纤维细胞中。原位杂交显示TGF β1mRNA及CTGFmRNA分布部位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相吻合。此外 ,TGF β1、CTGF与代表纤维化严重程度的FN、COL Ⅰ的分布及表达基本相同并成正相关 (P <0 .0 5 )。对照组在4周时仅见脂肪组织浸润。所有结果 3、4两周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4、 孙蕴伟 顾柏炜 朱颖 袁耀宗关键词:慢性胰腺炎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初探 被引量:1 2014年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又称息肉-色素沉着-脱发-爪甲营养不良综合征(polyposispig-mentation-alope-cia-onycholrophiasvndrome),是临床上极为罕见的一类非遗传性疾病。目前关于CCS的发病机制知之甚少,有研究表明炎症免疫反应可能是CCS主导因素,Riegert-Johnson等[1]和Sweetser等[2]先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证实CCS是一类免疫球蛋白(Ig)G4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2013年1月至6月本院收治的3例CC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CCS患者IgG4表达情况,为CCS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进一步有效参考资料。 陈柯 王海郦 王舒蓓 徐莹 孙蕴伟关键词: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胃肠道息肉 免疫球蛋白G4 自身免疫 我刊2009年第11期《临床有奖病例讨论》——胃体凹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正确答案) 2010年 吴巍 孙蕴伟 吴云林关键词:胃体 病例 早期胃癌 良性溃疡 自发出血 高纤维素饮食可减少结肠腺瘤的发病风险 被引量:2 2014年 2014年4月Gastroenterology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撰写的关于高纤维素饮食与结肠腺瘤发病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Ben Q,Sun Y,Chai R,et al.Dietary fiber intake reduces risk for colorectal adenoma:a meta-analysis.Gastroenterology,2014,146:689-699.e6.).研究荟萃分析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挪威、日本等多个国家的20项病例对照和前瞻性队列研究,最终纳入10 948例结肠腺瘤患者,采用结肠腺瘤的发病作为主要研究终点,根据性别、研究设计、腺瘤部位和研究特征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发现:与低纤维素饮食相比,高纤维素饮食可减少28%(95%CI 17% ~37%)的结肠腺瘤发病风险;而且,高纤维素饮食对结肠腺瘤的预防作用具有线性剂量-效应关系,即每天增加10 g纤维素的摄入可减少9% (95%CI5% ~13%)的腺瘤发病.亚组分析提示,谷物和水果来源的纤维素具有腺瘤预防作用,而蔬菜纤维不具有预防作用. 贲其稳 孙蕴伟 袁耀宗关键词:结肠腺瘤 发病风险 饮食 前瞻性队列研究 剂量-效应关系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