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超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主义
  • 1篇对接
  • 1篇演化逻辑
  • 1篇演进
  • 1篇日俄关系
  • 1篇上海合作组织
  • 1篇丝绸之路
  • 1篇欧盟
  • 1篇情势
  • 1篇自治
  • 1篇外交
  • 1篇联合声明
  • 1篇联盟
  • 1篇联盟关系
  • 1篇领土
  • 1篇领土争端
  • 1篇逻辑
  • 1篇民族
  • 1篇民族分离
  • 1篇民族分离主义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孙超
  • 2篇阎德学

传媒

  • 3篇俄罗斯研究
  • 1篇国际问题研究
  • 1篇东南亚研究
  • 1篇欧洲研究
  • 1篇阿拉伯世界研...
  • 1篇欧亚经济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俄罗斯帝国民族分离主义的起源
2016年
俄罗斯帝国解体,民族分离主义是其重要诱因。民族分离主义的产生多与帝国晚期政策失误有关。在民族政策上,帝国早期在专制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管理取得一定效果,但晚期以大俄罗斯主义为核心观念,强制实施直接统治,实施俄罗斯化政策,区分异族人,构建出少数民族的他者。在帝国治理上,自上而下的自治传统破坏了帝国的专制能力;为加强专制统治而频繁取消自治政策又引起更大的民族矛盾。这些因素导致帝国晚期外围民族主义的兴起,并在1905年革命时集中得以释放。随着帝国外部环境的变化,民族分离主义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
孙超
关键词:自治民族分离
日俄接近新态势评估被引量:6
2017年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二次执政以来,对俄采取积极主动的经济和外交攻势,希望推动日俄关系发生实质性的转变,最终缔结日俄和平条约以解决两国领土争端。在乌克兰危机及西方经济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也希望同日本发展新型关系,以改善国内经济形势,巩固其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经过多番接触,日俄就缔结和平条约问题取得政治共识,双方大力推进经济合作,并以"2+2"会晤等形式积极探讨安全合作。不过,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仍受到领土争端、美国干预、东北亚地缘格局、公共外交不到位等因素的制约。
阎德学孙超
关键词:日俄关系
俄罗斯(苏联)与叙利亚联盟关系新论
2017年
本文以俄罗斯(苏联)与叙利亚联盟关系的演进为研究对象,探究大国与小国交往关系的新模式。自冷战以来,基于在地区和全球环境中强烈的不安全感,两国形成一致性联盟,这种联盟关系不同于现实主义观念所演绎的大国—小国关系模式。正是由于这种一致性联盟的存在,历经苏联解体、政权变迁以及国家危机的两国盟友关系,不但没有疏远,反而随着西方威胁的增加而更为紧密。然而,这种关系模式的驱动力也较为脆弱,共同存在的不安全感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任何一方对周边环境和全球环境安全感的上升都会削弱这种一致性,从而影响两国联盟关系的发展。
孙超
关键词:联盟
分离冲突的起源:基于国内外联动的视角——乌克兰与摩尔多瓦的配对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以往有关分离主义的研究将分离冲突视为国家内部权力主体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难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地区爆发分离冲突而另一些地区并不存在,并且忽略了外部力量和次地区行为体之间的联动关系。本文认为,地区分离冲突受到两个变量的制约,即分离精英对当地的控制力以及外部支持力量。对分离地区进行有效控制的分离政治精英更容易进行社会动员,获取外部支持,与母国容易爆发冲突,外部力量则促成了分离冲突的升级。而对地方政治难以控制的分离精英则面临更多限制,分离冲突爆发可能性下降,且难以获得外部力量支持。本文选取乌克兰的克里米亚、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摩尔多瓦的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和加高兹地区,组建"案例集"进行比较,发现分离冲突爆发主要取决于分离精英能否控制地方政权,而外部干预容易推动分离冲突的升级,致使分离问题难以解决。
孙超
分离的国际化及其演进:南奥塞梯和乌克兰东部地区分离情势之比较被引量:4
2014年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乌克兰东部地区是否可能发生分离成为当前学术探讨的焦点。将当前乌克兰东部与格鲁吉亚南奥塞梯的分离进行比照,发现两者都有分离国际化的风险。与乌克兰不同的是,南奥塞梯的分离风险更加难以控制。作为未被承认的政治实体,南奥塞梯不仅牵涉到国内民族问题,更牵涉到国际伦理规范和国际关系理论等诸多问题。南奥塞梯分离国际化带来两大影响:1、大国势力介入,民族问题难以解决;2、建构式的分离策略以及系统分离情境的建立使得分离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分离将作为南奥塞梯政治现实而长期存在。而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分离由于:1、大国势力介入有限,国际力量难以直接参与;2、建构式和系统式分离文化难以迅速形成,没有分离的历史经验和技术手段供分离势力参照,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分离风险可能得到乌克兰政府的有效控制。
孙超
“一带一盟”对接与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前景被引量:4
2016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构想,经过近3年的传播和推动,沿线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已经由国际倡议转化为实际行动,由宣传和认识逐步进入操作实施阶段。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莫斯科签署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提出开展投资、贸易和产能合作,加强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推动建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这一长期目标,促进贸易、直接投资和贷款领域的本币结算,实现货币互换,深化在出口信贷、保险、项目和贸易融资、银行卡等金融领域的合作。双方将秉持透明、相互尊重、平等、各种一体化机制相互补充、向亚洲和欧洲各有关方开放等原则,通过双边和多边机制开展合作。中俄两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落实一系列重要合作共识。中俄双方强调,要将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拓宽两国务实合作空间,带动欧亚经济一体化发展,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目前,如何借助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平台具体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在中亚地区的对接,对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整体建设具有示范效应。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专家学者进行讨论:"一带一盟"如何在中亚国家对接,上海合作组织如何在对接中发挥其机制作用,"一带一盟"在中亚对接的具体项目和优先合作领域,在推动"一带一盟"对接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和障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孙超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对接经济联盟丝绸之路联合声明
南高加索安全复合体的生成困境探析被引量:8
2017年
苏联后期以来,南高加索地区一直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使用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来考察冷战后影响南高加索安全的独立政治行为体,可以认为,南高加索地域的无政府状态,是因其处于俄罗斯与欧盟两个安全复合体夹缝之中而产生的。欧盟、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在当地维持权力平衡状态,主权行为体的权力弱势以及大陆品性促成的国家间关系文化,导致南高加索形成了无结构的安全态势。各国难以解决的分离问题以及国际势力对南高加索国家分离问题不恰当的冲突管理,导致南高加索地区冷冲突长期存在。俄罗斯、欧盟与美国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博弈,影响了南高加索地区因分离问题而产生的冲突的解决。较之于中亚国家,南高加索独立的安全复合体较难形成。
孙超
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层累构造与演化逻辑被引量:18
2016年
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形成有其特殊条件,是多种矛盾层累式构造的结果。东南亚各国历史上复杂的政治经济结构、族群社会结构带来的社会矛盾和族群矛盾构成了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基座。伊斯兰复兴运动衍生的极端伊斯兰意识形态以及基地组织在东南亚的扩散和"演进"成为东南亚恐怖主义成长的关键因素。美国发动的全球反恐战争给穆斯林带来选择困境,爱好和平的穆斯林同样需要抵制西方社会对伊斯兰教"污名化"的侵袭,反而为极端组织的成长提供了生命力。因为情势的不同,东南亚各国的反恐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固化了层累式构造的矛盾,影响了反恐行动与反恐合作。
阎德学孙超
关键词:恐怖主义集体行动困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