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沉渣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检测
  • 1篇性能评价
  • 1篇血尿
  • 1篇血尿来源
  • 1篇血清
  • 1篇血清HS-C...
  • 1篇血糖
  • 1篇阳性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退变
  • 1篇腰椎退变性
  • 1篇腰椎退变性疾...
  • 1篇允许总误差
  • 1篇诊疗价值
  • 1篇肾病
  • 1篇生化

机构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岳晋巍
  • 2篇史清梅
  • 2篇蔡永梅
  • 2篇杨晓燕
  • 2篇张成磊
  • 1篇刘祥红
  • 1篇毛东英
  • 1篇王利新
  • 1篇杨宝珍
  • 1篇代超
  • 1篇刘京
  • 1篇李占军
  • 1篇沈小琴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应用六西格玛进行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分析实验室检测项目的六西格玛(6σ)水平,探讨应用6σ评价方法评价和管理室内质控并改进生化检验质量。方法收集2013年-2015年本室9次常规化学室间质评数据,及各项目室内质控数据的累积变异系数(CV);以卫生行业标准WS/T 403—2012《临床生物化学常规检验项目分析质量指标》规定的允许总误差(TEa),计算本室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的σ水平。结果共23个检测项目,2013年有10个项目的σ水平>6σ,14个项目的σ水平>3σ,<2σ的项目有3个。2014年室内质评结果 5个项目σ水平>6σ,17个项目的σ水平>3σ,其中σ水平<2σ的项目2个。2015年室内质评结果 9个项目σ水平>6σ,20个项目的σ水平>3σ,其中σ水平<2σ的项目1个。结论应用6σ标准分析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数据,能更全面有效地评价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性能指标,有助于实验室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持续改进检验质量。
史清梅代超岳晋巍张成磊王利新
关键词:常规化学允许总误差
尿液沉渣流式细胞学检测鉴别血尿来源的初步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用尿液沉渣流式细胞仪检测来鉴别血尿来源,以期建立快速准确的血尿来源鉴别方法。方法:用SysmexUF-100流式尿沉渣自动分析仪检测29例经肾活检证实为肾小球疾患病例的尿液标本及临床确诊为非肾小球性疾病患者的尿液标本90例,另有30例混合性血尿标本,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各型血尿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FSC)及直方图改变各具特征。结论:尿流式细胞仪检测诊断血尿来源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岳晋巍蔡永梅
关键词:流式细胞学血尿
血清Hs-CRP和RBP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水平,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10月的120例DN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iabetes,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40例),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40例);对其进行联合测定Hs-CRP、尿RBP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Hs-CRP、尿RBP检测水平在DN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单纯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s-CRP和尿RBP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是肾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岳晋巍杨晓燕李占军沈小琴杨宝珍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高敏C反应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
SYSMEX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液自动化检查中常见误差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在常规尿液检查的常见误差原因并加以分析以及减少误差的措施。方法随机收集我院患者新鲜尿液标本,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联机后结果与经典显微镜尿沉渣镜检进行比较。结论通过UF-100尿液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3者的交叉核对,可有效防止尿液检查中假阳性结果发生,使尿液分析标准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需要。
刘祥红岳晋巍毛东英
关键词: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假阳性
血清糖化白蛋白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诊疗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中糖化白蛋白(GA)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相关性及其在T2DM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临床明确诊断的168例T2DM患者为研究病例组,以6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对照组。统计分析对照组与病例组间GA、FBG及Hb A1c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及GA、FBG及Hb A1c诊断切点。结果病例组GA、FBG及Hb A1c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病例组FBG与GA、FBG与Hb A1c及Hb A1c与GA均呈正相关(P均<0.05),相关程度为:GA与Hb A1c(r=0.614)>GA与FBG(r=0.52)>FBG与Hb A1c(r=0.253);用于评价GA、FBG及Hb A1c的ROC曲线分析:GA、FBG及Hb A1c用于诊断糖尿病的诊断切点为15.5%(曲线下面积AUC=0.977)、5.94mmol·L^(-1)(AUC=0.941)、5.95%(AUC=0.991),其敏感度分别为91.7%、85.7%、97.6%,特异度均100%。结论 GA、FBG及Hb A1c联合检测在T2DM中具有极高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价值。
蔡永梅岳晋巍刘京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白蛋白空腹血糖ROC曲线
D-二聚体性能评价及在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2016年
目的对Sysmex CA-1500凝血仪D-二聚体进行性能评价,探讨D-二聚体在老年性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术后诱发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参考CLSI EP5-A2方案对D-二聚体性能进行评价。收集临床诊断为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37例,对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中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D-二聚体的准确度、不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临床可报告范围均符合厂家要求。在37例患者中术后即刻与术后2周D-二聚检测值较高,处于临床血栓高风险状态;围术期内不同时间D-二聚体检测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性腰椎退变性疾病以D-二聚体作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和诊断手段,其灵敏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均相对较高。
史清梅邸师红岳晋巍张成磊杨晓燕
关键词:D-二聚体性能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