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许锋
- 作品数:46 被引量:27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城镇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绩效空间分异与障碍诊断被引量:23
- 2016年
- 要: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城镇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绩效的空间分异与绩效障碍,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统计数据,分别采用绩效评价模型和障碍度诊断模型对江苏省61个县域城镇用地进行绩效评价与障碍度诊断。研究发现,江苏省城镇用地综合绩效呈现出苏南最大、苏中次之、苏北最小的空间格局,经济、社会、生态绩效分别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在主导障碍因素方面,苏南地区主导障碍因素是社会障碍因素,而苏中和苏北地区主导障碍因素是经济障碍因素。因此,面对江苏省县域城镇用地中存在的绩效障碍问题,需要减弱城镇用地绩效主导障碍、缩小地区内部县域城镇用地绩效差异、坚持"经济—社会—生态"绩效协调发展。
- 崔许锋张光宏
- 关键词:绩效评价空间分异
- 耕地资源安全内涵与构成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耕地资源安全不同于粮食安全、土地安全等,具有独特的内涵和构成,耕地资源安全具有社会、环境、经济的属性,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布局安全四个有机构成,任何一部分存在脆弱性都会妨碍耕地资源安全的实现。在当前耕地资源快速非农化导致耕地资源安全威胁加剧的情况下,研究为耕地资源安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 蒋月华崔许锋
- 关键词:耕地安全土地管理
- 新型乡村社区中心村空间最优布局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构建新型乡村社区、实现农村发展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构建空间最优布局模型,可为中心村空间布局选择提供方法支撑,实现中心村空间选址的最优化。可根据中心村基本内涵建立科学的中心村空间最优布局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综合评价方法和Dijkstra算法,构建居民点综合评价模型和最短路径模型。以鄂西南M镇为例,以调研数据为依据,采用居民点综合评价模型和最短路径模型对居民点进行计量分析,可得出各评价单元中心村综合评价指数,通过比较评价指数从而筛选出最优的中心村布局,实现中心村的科学选址。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点综合评价模型和最短路径模型的在中心村空间最优布局的选择上具有有效性。中心村居民点综合评价模型是中心村内涵的数量化表达,以图论法寻求最优空间区位,提高了中心村选址决策的科学性,对于城镇化进程的中心村科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 崔许锋蒋月华
- 关键词:乡村社区DIJKSTRA算法
-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融合与碳排放耦合协调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 2024年
- 探索城乡融合与“双碳”之间的关联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趋势面法与地理探测器,研究2010~2019年城乡融合与碳排放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城乡融合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平均值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2)碳排放强度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区域差异在缩小但仍有不均衡现象。(3)城乡融合水平与碳排放强度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由勉强协调演化为中级协调,城市群向着环境友好型发展;各城市耦合协调度变化可分为快速上升的中心城市、辐射上升的周边城市、稳定上升的节点城市和缓慢上升的边缘城市4种,尤其边缘城市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东西方向上中间低两端高,南北方向上南高北低”的特征。(4)非农从业比、土地城镇化、城乡空间流通媒介、人均GDP和城乡人口密度比是影响耦合协调度的核心因素。最后,在打造绿色低碳的协调发展模式、强化省会城市引领功能以及增强中小城市发展动能方面提出建议。
- 杨吉鑫崔许锋张光宏
- 关键词:城乡融合碳排放耦合协调度长江中游城市群
- 基于数据挖掘的土地城镇化质量研究
- 以江苏省的54个市县为研究对象,以其2014—2016年三年平均值的土地及社会经济截面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对土地城镇化质量进行测算,并对其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期为指导...
- 付洒崔许锋
- 关键词:土地城镇化主成分分析
- 文献传递
- 城市规模与能源消耗关系实证分析
- 2022年
- 本文依据城市经济学理论,阐述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如何影响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构建了城市规模与能源消费的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引入历史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张趋势对能源消费有正向影响,能源强度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而不断增强,且人口规模100万~500万的大城市更加明显,但城市人口超过500万时更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能源消费具有异质性。
- 罗颖高红贵崔许锋崔许锋
- 关键词:能源消费能源强度资源型城市
- '多规融合'研究综述及展望
- 目的:通过分析多规冲突原因、多规协调性评价方法和多规融合实现路径的文献,以及对比国内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出中国多规融合的研究特点和主要进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多规在融合过程中仍...
- 徐成崔许锋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空间分异研究——基于土地城镇化的“人口-经济”二元驱动视角被引量:8
- 2016年
- 文章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采用我国省域人口、经济与土地数据,从"人口-经济"二维驱动视角对土地城镇化驱动作用及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GWR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非农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0.60到0.6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每增加1%,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0.24到0.27个百分点,人口-经济对土地城镇化的驱动作用具有空间性特征。基于驱动作用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区结果表明,南方地区经济城镇化对土地耗用要大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人口城镇化对土地的耗用要高于南方地区。因此,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挖掘需要根据潜力方向实施差异化策略,北方地区应关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的集约利用与内部潜力释放,南方地区应侧重于经济发展中土地的集约利用与内部潜力挖掘,同时还应注意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的均衡增长,只有人口、经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 崔许锋张光宏李飞
- 关键词:土地城镇化
- 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与溢出效应被引量:6
- 2014年
- 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模型、Getis-Ord Gi*模型对中国31个省域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农用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综合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者均呈现空间集聚特征,建设用地热点区域面积小于农用地热点区域,建设用地热点区域与冷点区域面积仅占全部研究区面积的1/4,研究区半数省域属于土地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型。
- 崔许锋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阻力源分析与实务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根据笔者近些年来参与"两规"编制的实际经验,首先阐述"两规"的联系,其次着重分析二者衔接的阻力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重点——"两规"衔接的实务,最后论述了"两规"实现衔接后的现实意义。
- 崔许锋
- 关键词:实务研究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