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颖

作品数:40 被引量:172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手术
  • 14篇手术室
  • 12篇护理
  • 6篇手术室护理
  • 5篇外科
  • 5篇老年
  • 5篇骨折
  • 4篇髋部
  • 4篇老年髋部
  • 4篇护士
  • 3篇手术配合
  • 3篇手术室护士
  • 3篇术后
  • 3篇速康
  • 3篇体温
  • 3篇满意度
  • 3篇康复
  • 2篇动脉
  • 2篇知信行
  • 2篇知信行调查

机构

  • 39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39篇崔颖
  • 14篇杨霞
  • 9篇李国宏
  • 7篇张娟
  • 4篇王俊
  • 4篇芮云峰
  • 3篇任利群
  • 3篇彭新桂
  • 3篇邹继红
  • 3篇李荥娟
  • 3篇陈辉
  • 3篇李硕玮
  • 3篇邱晓东
  • 2篇肖静
  • 2篇杨毅
  • 2篇刘松桥
  • 2篇石柳
  • 2篇程宝玉
  • 2篇王宸
  • 1篇冯毅

传媒

  • 14篇现代医学
  • 2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人才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5篇2024
  • 6篇2023
  • 9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室亚专科体温保护标准化管理方案在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3
2021年
目的探讨手术室亚专科体温保护标准化管理方案应用于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某院行泌尿科机器人手术的患者205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体温保护措施;2019年4-9月,同法选择该院同类患者209例为研究组,实施手术室亚专科体温保护标准化管理方案,比较两组低体温发生率、4级寒颤发生率及手术期间体温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低体温发生率、4级寒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入手术室时、麻醉后1 h、手术结束时及出麻醉后监护室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术室亚专科体温保护标准化管理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泌尿外科患者低体温发生风险,加快术后康复,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崔颖李国宏杨霞陈纬纬匡丽
关键词:手术室泌尿外科体温保护机器人手术
肩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与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总结39例患者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表明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体位放置、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密切的术中配合是保证手术过程顺利必不可少的条件。
崔颖
关键词:肩关节镜手术配合护理
泌尿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4
2021年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应用效果进行检验。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某院泌尿外科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患者,其中发生低体温事件的72例列为低体温组,另以1∶3配比选取同时期216例阴性病例为非低体温组,对比各项危险因子,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定模型的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最终进入预测模型的因子包括:基础体温、体质量指数、室温、麻醉时间、主动保温持续时间。模型的H-L检验P=0.475,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灵敏度为0.766,特异度为0.829,模型实际应用的总体正确率为81.3%。结论该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筛查机器人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高危患者并采取预防性措施提供参考。
杨霞李国宏崔颖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室护理
经桡动脉途径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安全及有效性被引量:3
2011年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均有报道,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与股动脉对比均无明显差异。然而,经桡动脉行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尤其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仍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其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均没有十分明确的数据。作者通过总结国内外近几年有关经桡动脉途径行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相关文献,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探讨。
崔颖冯毅
关键词:桡动脉途径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的病死率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采用MDT模式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的15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41例,女117例;平均年龄为82.5岁(65~95岁);骨折改良Evans分型:Ⅰ型15例,Ⅱ型16例,Ⅲ型35例,Ⅳ型81例,Ⅴ型11例。统计患者术后1年病死率,对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折改良Evans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和合并内科疾病,以及术前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将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定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年内共有13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8.2%(13/1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骨折改良Evans分型、CCI、术前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5岁(OR=0.122,95%CI:0.018~0.834,P=0.032)、体重指数>23.9 kg/m^(2)(OR=0.083,95%CI:0.013~0.510,P=0.007)、CCI≥3分(OR=0.051,95%CI:0.090~0.275,P=0.001)和术前Hb<90 g/L(OR=4.733,95%CI:1.036~21.624,P=0.045)是MDT模式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85岁、体重指数>23.9 kg/m^(2)、CCI≥3分和术前Hb<90 g/L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MDT模式下髓内钉固定术后1年内容易发生死亡,应高度关注。
白利永谢添鲁攀攀李荥娟陈翔溆张元维石柳邹继红邹继红任利群邱晓东崔颖崔颖陈辉赵雅宽田楚伟芮云峰
关键词:髋骨折骨折固定术髓内
预防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低体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围术期低体温会增加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手术压力性损伤、呼吸衰竭、凝血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有利于护士做出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降低其发生率,促进手术成功和患者术后康复。本文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低体温的高危因素、预防措施、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体温管理,减少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
任远雯李国宏杨霞崔颖李雪珠李昆鹏赵小丹吴郊锋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
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依从性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规范化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依从性、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佘婷崔颖李硕玮
关键词:满意度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被引量:2
2011年
总结了12例患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TM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表明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体位放置、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密切的术中配合,是保证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崔颖
关键词: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内固定手术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重症监护病房快速通道建设的临床疗效初探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建设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高危患者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快速通道,分析术后ICU快速通道建设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术后ICU快速通道建设前,即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创伤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9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术后转入了ICU(非快速通道ICU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转入ICU的危险因素。参考筛选得到的危险因素和临床实际,建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ICU快速通道的转入标准。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满足快速通道转入标准,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的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快速通道ICU组)纳入研究,与快速通道建设前转入ICU的患者(非快速通道ICU组)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OR=4.260,95%CI:1.157~15.683,P=0.029)、院前时间≥48 h(OR=4.301,95%CI:1.212~15.266,P=0.024)、入院检查血红蛋白(Hb)<90 g/L(OR=7.979,95%CI:1.936~32.889,P=0.004)及合并冠心病(OR=6.063,95%CI:1.695~21.693,P=0.006)是快速通道实施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转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快速通道建设前后两组转入ICU患者的基线资料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入院时Hb浓度和院前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在合并症数目方面,快速通道ICU组的患者显著高于非快速通道ICU组(Z=-1.995,P=0.046)。与非快速通道ICU组的患者相比,快速通道ICU组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术后在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长均显著缩短(Z=-2.121、-2.726、-3.130,均P<0.05),快速通道ICU组患者所需会诊数目及在ICU治疗时间≥2晚的患者比例也显著减少(均P<0.05),两组患者在再次ICU转科率、会诊数目≥4个的患者比例、手术时长、总住院费用及在院、术后1个月和3个月死亡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谢添芮云峰刘松桥陈辉杨毅邱晓东李贺李卿陈闯黄英姿马彬彬鲁攀攀亓一鸣李儒雅胡胜烨石柳崔学良孙杰王臻陆新健崔颖张敏李荥娟任利群邹继红王宸
关键词:髋骨折加速康复外科重症监护
手术用电子病理申请系统的运用效果观察
2021年
目的:探讨手术用电子病理申请系统在提高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安全及送检流程效率中的作用。方法:比较纸质病理申请单和手术用电子病理申请系统送检正确率、病理信息的准确率、送检花费时间,并利用问卷调查相关医师和对手术用电子病理申请系统的满意情况。结果:使用手术用电子病理申请系统后的4809份标本中未发生病理单字迹不清无法辨认、病理单项目填写不全、病理科回馈询问病理单填写内容的情况,快速病理标本运送时间>20 min的仅2例,较使用前显著减少(P<0.05)。医师对于手术用电子病理申请系统各项满意率为100%。结论:手术用电子病理申请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安全及送检效率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降低了标本管理和送检流程差错的发生概率。
王俊崔颖
关键词:病理标本手术室管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