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堃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浅谈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 抗生素可以治疗各种病原菌.本文论述了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长期大剂量地使用等问题而引起的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等抗生素不良反应.
- 张颖常堃张斌
- 关键词: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 文献传递
- 加入WTO对我医药行业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 本文对加入WTO对医药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利弊分析,从结构调整、科技兴药、发展合资企业、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管理上与国际接轨,推进中药现代化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 张斌常堃张颖
- 关键词:WTO医药行业中药现代化
- 文献传递
- 中药三龙丹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药三龙丹抗肿瘤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体内抑瘤实验:取大白鼠左前腋下接种W256瘤种0.3ml/只,次日开始给药。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中药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三龙丹药物。②体外抑瘤实验:将受试药物三龙丹稀释成1:10、1:20、1:40、1:80、1:160、1:320、1:640、1:1280的浓度,然后接种于多孔培养板内的HEL和NKM上,37℃、CO2培养,观察细胞病变,计算抑瘤指数。③三龙丹对SOD和MDA的影响:取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给药方法同体内抑瘤实验,连续用药30天,然后每只小鼠摘眼球取血,用微量快速检测法测定SOD和MDA的含量。结果实验表明,中药三龙丹对W256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药在1:80药物浓度时(最大抑瘤浓度)抑制肿瘤靶细胞的效应最大;同时,还能明显提高小鼠血中SOD的活性和降低MDA代谢产物。结论中药三龙丹对体内肿瘤W256、体外靶细胞NKM和小鼠血中SOD、MDA具有显著的影响。
- 常堃范廷英任青华李强
- 肝素的非抗凝临床用途被引量:1
- 2001年
- 李亚南常堃
- 关键词:重症肺炎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脂血症肝素溃疡性结肠炎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氯马斯汀浓度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氯马斯汀浓度,并进行其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血浆样品以苯海拉明为内标,经提取溶剂[正己烷-二氯甲烷-异丙醇(30∶20∶1)]萃取后进行LC-MS/MS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系统,色谱柱为Inertsil Hilic C18柱(150 mm×3.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1醋酸铵溶液)-甲酸(40∶60∶1)。采用质谱检测系统,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级反应监测(MRM)方式,m/z344→215(氯马斯汀),m/z256→167(内标,苯海拉明)。结果:在0.01~5.0 ng·mL-1范围内,氯马斯汀血药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2),精密度RSD%均小于10%,准确度在90.8%~102%。结论:本测定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人血浆中氯马斯汀浓度的测定。
- 赵恒利王海生常堃于金龙曹若明方增军
- 关键词:氯马斯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
- 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
- 喹诺酮类药物按发明先后及其抗菌性能的不同,已发展到第4代,本文从其抗菌作用机制、耐药性、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剂量、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
- 常堃张斌张颖
-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药临床药理学
- 文献传递
- 清润止咳袋泡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 2005年
- 清润止咳袋泡剂为纯中药制剂,为半生药型袋泡剂。由桑叶、炒杏仁、沙参等15味中药组成,经临床使用3年,共观察病例150余例,治愈率22.30%,总有效率达92.76%。本文主要介绍清润止咳袋泡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的初步研究。
- 常堃范廷英李春霞
- 关键词:纯中药制剂中药组成治愈率
- 医院药师在临床药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2004年
- 范廷英常堃
- 关键词:临床药学药师药物成分普鲁本辛溴化丙胺太林解热镇痛药
- 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
- 2005年
-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疾病,并且是心脑血管病中最重要的危险因子,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及危害性,包括粥样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脑卒中。此外,简要介绍了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 耿延君李会民常堃
-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冠心病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硫辛酸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硫辛酸浓度,并对口服0.2 g硫辛酸分散片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血浆样品以萘普生为内标,经乙腈沉淀蛋白后进行LC-MS/MS分析。采用高效液相分离系统,色谱柱为Venuseil XPB C18柱(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1醋酸铵-甲酸(80∶20∶0.2);采用质谱检测系统,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方式监测m/z 205→m/z 171(硫辛酸)和m/z 229→m/z 170(萘普生,内标)。结果:建立的LCMS/MS法在2.500-5 000 ng·m L^-1质量浓度范围内,硫辛酸色谱响应与质量浓度相关性良好,定量下限为2.500 ng·m L^-1;批内及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7%,准确度在96.5%-101.6%。12名受试者单次服用0.2 g硫辛酸分散片后AUC0-t为(1 816±885.6)ng·m L^-1·h,AUC0-∞为(1 837±879.6)ng·m L^-1·h,Cmax为(3 432±2 410)ng·m L^-1,tmax为(0.45±0.44)h,t1/2为(0.45±0.18)h,MRT为(0.73±0.31)h,CL为(133.2±66.63)L·h-1,Vd为(85.60±50.98)L。结论:本测定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人血浆中硫辛酸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 赵恒利曹若明方增军高彦慧常堃王海生
- 关键词:硫辛酸萘普生药代动力学液相色谱-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