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毅
- 作品数:19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爆破荷载作用下减振孔减振隔振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 2025年
- 爆破产生的振动效应影响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作为减振手段之一,减振孔可用于控制爆破振动影响。然而,目前减振孔布设方案多基于经验方法,并且减振效果评价标准主要集中在局部单排测点,无法全面表征减振孔后方区域内的减振效果与规律。基于枕头坝护坦爆破开挖工程,采用LS-DYNA软件中的数值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减振孔排数、深度、爆心距和单排布孔数对有效减振区域面积、峰值减振率等减振效果的影响。首先,利用小尺寸爆破模型试验对LS-DYNA方法模拟爆破荷载作用下减振孔减振隔振效应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随后,系统开展了不同减振孔参数对有效减振区域的影响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减振效果最优的区域位于减振孔布设区后方垂直于爆源的位置;随着排数、深度、爆心距和单排布孔数的增大,有效减振区域面积增大;峰值减振率随排数增大而显著增大,随爆心距增大而减小,受到减振孔深度和爆破孔深度的共同影响。与单一测点减振率相比,有效减振区域面积可以体现减振效果的区域分布,并且不受测点选取位置影响。另外,基于不同减振孔参数对减振隔振效应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减振区域面积与减振孔深度相关性最明显,其次是减振孔排数和爆心距。峰值减振率与减振孔排数相关性最明显,集中减振率与减振孔排数和深度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对减振孔的布设和最大程度地利用减振效果保护邻近建(构)筑物具有参考意义。
- 王钥廖志毅陈琰赵星汤伟雄朱建波
- 关键词:爆破
- 模型试验中可控定点均匀电加热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绝缘性好、安全性高的模型试验中可控定点均匀电加热装置,有绝缘耐热基板(1),在绝缘耐热基板(1)上均匀排列有相并联的多个电加热板(2),与电加热板(2)的周边相接有绝缘耐热围板(3),所述绝缘耐热围板(...
- 张永彬包春燕唐春安梁正召唐世斌廖志毅
- 文献传递
- 动荷载作用下不同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层裂特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煤矿巷道的力学性质由围岩结构决定,结构面位置、抗拉强度等特征显著影响应力波在围岩中的传播规律。以青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含低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破坏特征,借助ABAQUS/Explicit建立含高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数值模型,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验证模型合理性,同时对不同高透射性结构面抗拉强度、位置、入射波幅值等条件下整体巷道围岩破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结构面抗拉强度的增加,低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层裂体长度逐渐缩短,高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的层裂体长度则与结构面抗拉强度无关。高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在应力波作用下围岩先于结构面破坏,低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中结构面先于围岩破坏。巷道围岩中高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距自由端较远时不影响围岩层裂位置,距自由端较近时仅结构面破坏。随着应力波幅值的增加,高应力波透射性结构面围岩破坏模式依次为:整体未破坏、围岩完整–结构面拉伸破坏、围岩层裂破坏–结构面拉伸破坏。研究结果可为巷道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 朱建波毕硕孙家鑫暴伟越廖志毅王钥
- 关键词:围岩结构面层裂
- SF_6断路器红外成像检漏技术及应用
- 2016年
- 受工艺水平、运行环境的制约,SF_6泄漏的案例在各网省公司屡见不鲜,对人身、电网和设备造成了重大损失。简要介绍了SF_6气体的各种检漏方法,详细分析了SF_6红外成像检漏技术的原理,并通过某站110 kV线路断路器漏气实例总结了SF_6红外成像检漏技术在快速精确定位、配合检修工作缩减检修周期、减少停电损失等方面的技术优势。
- 魏冬熊时俊黎心强廖志毅
- 关键词:红外成像SF6电气设备
- 刀具冲击作用下岩石损伤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地下活动空间及各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然成为人类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随着各类挖掘机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隧道开挖、油气井钻进等实际工程中,对岩石破碎理论和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 廖志毅
- 关键词:节理岩体动静组合加载
- 文献传递
- 高地应力作用下岩石和地下硐室的动态力学行为和响应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基于FEM和连续损伤力学的RFPA数值模拟软件,首先从实验室尺度出发,建立了模拟的SHPB(split Hoplinson pressure bar)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初始地应力作用下岩石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岩石的动态压缩强度随着埋深与初始水平地应力与垂直地应力比值K的增加而增加。随后,从岩石工程尺度,考虑岩体内的不连续节理面的影响。建立动荷载作用下节理岩体地下洞室数值模型,系统分析了柱面波和平面波在节理岩体内部的传播规律以及节理力学性质和空间分布对地下洞室动态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除节理面处透反射和岩体损伤破坏导致的波衰减外,柱面波存在额外的几何衰减。同时,节理的力学性质与空间分布直接决定了应力波在节理面处的透反射规律,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地下硐室的破坏程度与硐室壁处PPV(Peak particle velocity)结果。
- 廖志毅朱建波唐春安
- 关键词:有限元初始地应力节理岩体
- 干湿循环与动态压缩耦合作用下砂岩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水库的建设与管护过程中,库岸边坡岩石不仅会受到天然降水与水库蓄排水导致的干湿循环作用,还会受到地震、爆破、隧道掘进等动态冲击荷载扰动,二者耦合作用影响着库岸边坡稳定性。为研究干湿循环与动态压缩荷载作用下岩石的力学特性,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经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的砂岩展开动态冲击压缩试验,分析动力学参数、能量耗散规律、破碎分形维数受干湿循环条件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砂岩的微观结构,揭示砂岩宏观物理力学行为的劣化机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会削弱砂岩的超声特性和静、动态力学参数。干湿循环次数增加,砂岩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P波波速、动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与耗散能减小,破碎分形维数增加;干湿循环条件下,应变率增加,砂岩动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动峰值应变、耗散能与破碎分形维数呈增长趋势。微观分析表明:干湿循环条件下砂岩劣化是由于微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即孔隙增加,颗粒表面受损,胶结弱化,裂纹间距增加。研究结果可为干湿循环条件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基础。
- 朱建波付乙梓李瑞廖志毅孙策汤伟雄
- 关键词:岩石力学干湿循环岩石动力学能量耗散
- 撞击荷载作用下板状岩体破坏特性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板状岩体的动态破坏特性对岩体工程和防护工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有限元方法,通过引入三维动态接触算法,建立撞击模型,研究板状岩体在子弹中心撞击作用下的破坏特征。数值模型中,通过采用Weibull统计学分布考虑岩体非均匀性;利用连续等效损伤理论描述岩体损伤演化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动态接触算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块体之间的撞击过程。岩板在子弹中心撞击作用下,破裂最先出现在岩板背面中心处,并逐渐向岩板四周及正面延伸。同时,在较低撞击速度作用时,岩板断裂由产生的径向裂纹控制。随着撞击速度逐渐增加,环向裂纹出现,并与径向裂纹共同决定了岩板的断裂形式。
- 廖志毅唐春安高军程王海涛
- 关键词:非均匀性数值模拟
- 动力作用下硬颗粒诱发裂缝弯曲和分叉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脆性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弯曲和分叉行为,对深入了解材料的抗拉特性和破坏模式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损伤演化原理的有限元方法,针对脆性材料中颗粒物诱发裂缝分叉的机理展开研究,通过比较无颗粒与有颗粒两种裂缝扩展模式,分析了硬颗粒对裂缝扩展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颗粒物刚度较大物性较好、裂缝扩展遭遇颗粒时裂隙将沿着交界面绕行,易发生弯曲分叉,两者具有迥异的扩展模式。
- 杨岳峰唐春安梁正召廖志毅
- 关键词:脆性材料
- 基于枕头坝二级水电站混凝土导墙爆破拆除的邻近建(构)筑物动态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 2024年
- 基于枕头坝二级水电站临时混凝土导墙爆破拆除工程,开展了混凝土构筑物爆破拆除时邻近建(构)筑物动态响应研究。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和等效爆破荷载法对混凝土导墙多孔爆破拆除进行模拟,分别监测单侧混凝土导墙爆破拆除和两侧混凝土导墙同时爆破拆除邻近区域内硅厂构筑物、砖房、电厂地表和公路表面的动态响应特征。研究发现:构筑物位置处的质点峰值振速大小主要与爆心距有关,质点峰值振速随爆心距增大而减小;爆破地震波传播路径上的阻碍影响远端构筑物表面的质点峰值振速。
- 王钥廖志毅陈琰赵星李刚汤伟雄
- 关键词: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