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君

作品数:89 被引量:66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民族
  • 15篇民族地区
  • 12篇生态
  • 12篇西部大
  • 12篇西部大开
  • 12篇西部大开发
  • 12篇大开发
  • 9篇边境
  • 7篇经济发展
  • 6篇移民
  • 6篇生态移民
  • 6篇贫困
  • 6篇区域经济
  • 6篇民族经济
  • 5篇牧区
  • 5篇城市
  • 4篇地缘
  • 4篇地缘经济
  • 4篇生态环境
  • 4篇西部民族

机构

  • 87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贵州省社会科...

作者

  • 87篇张丽君
  • 3篇刘佳骏
  • 3篇李澜
  • 3篇董益铭
  • 3篇杨秀明
  • 3篇时保国
  • 2篇吴本健
  • 2篇韩笑妍
  • 2篇吴凡
  • 2篇王燕祥
  • 2篇王菲
  • 2篇郑妍
  • 2篇马博伦
  • 2篇张国华
  • 2篇于倩
  • 1篇邓光奇
  • 1篇樊胜岳
  • 1篇刘明新
  • 1篇张珑
  • 1篇李丹

传媒

  • 13篇中央民族大学...
  • 10篇黑龙江民族丛...
  • 7篇民族研究
  • 6篇开发研究
  • 3篇学习与实践
  • 3篇经济问题探索
  • 2篇甘肃社会科学
  • 2篇西北民族研究
  • 2篇创新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南民族学院...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农业经济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5篇2004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西部边境城市发展被引量:15
2002年
在分析了西部边境城市的特殊含义及成因的基础上 ,阐述了西部边境城市功能的历史演进性及其城市功能 ,分析了历史上闭关锁国对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性 ,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会带来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侧重论述了改革开放尤其是对外开放对边境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 ,最后提出了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 ,边境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张丽君李澜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边境城市经济发展
沙漠化牧区生态移民工程效益评价——以内蒙古阿拉善盟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沙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为促进沙漠化牧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整治措施,生态移民工程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阿拉善盟是我国典型的沙漠化牧区,通过对以实地调查、问卷访谈、座谈等方式获取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从经济、社会、文化与心理及生态等方面对阿拉善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结果表明,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工程综合效益比较显著,经济、社会、文化与心理以及生态效益均有较大程度提高。
张丽君
关键词:综合效益评价
西部地区新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被引量:6
2007年
西部地区企业网络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当时国家主要出于战略后方的考虑,通过指令性计划在西部地区建立了一些国防和重化工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聚集区①,但这些企业网络并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协同关系。因此培育发展新的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张丽君
关键词:产业集群
基于交易成本的生态建设项目绩效评价
本文将交易成本分析引入生态建设项目的分析过程,确定交易成本由搜寻信息成本、签订合约成本、建设及营运成本、监督对方是否违约成本、违约后寻求赔偿成本共5部分构成。每个部分根据研究区域生态项目实施的关键节点进行指标分解,设计交...
樊胜岳张丽君
关键词:生态建设项目交易成本绩效评价
浅析西部大开发的优势与制约因素被引量:2
2001年
西部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 57% ,人口约 2 7亿。从历史上看 ,西部地区曾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只是到了近代 ,由于环境的变迁和海洋经济的发展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了。经过改革开放 2 0年的发展 ,西部地区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大开发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西部开发要有创新观念 ,既要看到西部地区的开发优势 ,也要看到不容忽视的劣势条件。明确优势 ,正视问题 。
张丽君
关键词:经济基础所有制结构自然资源优势产业生态环境
数字经济赋能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被引量:10
2024年
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是形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和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凭借强大的技术赋能效应、市场化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共享效应,为推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脱离传统业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本文聚焦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探讨数字经济对特色产业的影响机制:通过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不仅驱动传统特色产业技术革新,促进要素投入模式和商业经营模式创新,有效激发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动力,而且还能够发挥东西部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向低碳、节能、高效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拓展特色产业市场空间,实现内外联动发展,提升各民族的就业率和劳动者素质技能,使其能够共享特色产业发展成果。然而,由于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科技创新水平能力较弱、新型基础设施和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着数字经济赋能作用的发挥。为此,应从以下四个维度发力,以最大化发挥数字经济对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赋能作用:一是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作用的经济支撑力;二是通过健全创新生态体系,培育数字经济赋能作用发挥的新动能;三是创新数字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提高数字经济赋能作用发挥的人才支撑效能;四是通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跑出数字经济赋能作用发挥的高速度。
张丽君罗先菊赵丽敏
关键词:数字经济民族地区
西部民族地区空间贫困陷阱分析被引量:51
2015年
本文以"地理资本"为研究逻辑起点,以空间为研究维度,以梳理及评述学界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广西龙州案例,探讨了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的"空间陷阱",勾勒出民族地区贫困的"图谱"——地理资本结构及空间作用机制,以此构建起民族地区贫困成因及反贫困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民族地区空间反贫困的新思考。
张丽君董益铭韩石
关键词:民族地区贫困成因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实现西部环境与经济“双赢”被引量:5
2004年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低下,在遭受严重干扰和破坏后,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因此,西部大开发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取经济的短期增长,而必须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发展道路,发展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相结合,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建立环境友好的产业群是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根本。
张丽君
关键词:生态环境双赢
民族地区东西协作治理模式的机理与实践被引量:8
2020年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减贫历史,东西扶贫协作在助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缓解地域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章通过梳理东西扶贫协作的历史演进,从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探讨该治理模式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的“政治权威”是东西扶贫协作治理模式得以顺利运行的优势条件和重要保障;产业协作实现了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整合,推动了国家、市场与社区形成共容利益;多元主体参与和产业、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全方位下沉激发了贫困群体内生动力,助推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叠加推进期,应坚持并完善东西扶贫协作治理模式,拓宽政府、市场、社会与社区协同治理的边界,探寻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
张丽君李臻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民族教育发展的新举措被引量:5
2001年
教育的发展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国民素质的高低、人力资本的形成状况 ,从而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面向新世纪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优化教育结构 ,加快教育投入就成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当务之急。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 ,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
张丽君
关键词:民族经济民族教育西部大开发少数民族地区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