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久东

作品数:84 被引量:537H指数:16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绿肥
  • 26篇土壤
  • 22篇绿洲灌区
  • 22篇河西绿洲
  • 21篇河西绿洲灌区
  • 19篇玉米
  • 19篇间作
  • 18篇小麦
  • 14篇还田
  • 13篇作物
  • 12篇土壤肥力
  • 12篇肥力
  • 10篇秸秆
  • 10篇灌区
  • 7篇玉米产量
  • 7篇栽培
  • 6篇氮肥
  • 6篇养分
  • 6篇玉米秸
  • 6篇玉米秸秆

机构

  • 83篇甘肃省农业科...
  • 2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青海大学
  • 2篇贵州大学
  • 2篇贵州省农业科...
  • 2篇甘肃驰奈生物...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天水市果树研...
  • 1篇黄河水土保持...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4篇张久东
  • 66篇包兴国
  • 49篇卢秉林
  • 49篇车宗贤
  • 31篇杨蕊菊
  • 27篇吴科生
  • 26篇胡志桥
  • 22篇曹卫东
  • 17篇杨文玉
  • 14篇杨新强
  • 13篇李全福
  • 10篇马忠明
  • 9篇王婷
  • 5篇舒秋萍
  • 4篇王建成
  • 3篇张立勤
  • 3篇王文丽
  • 3篇刘生战
  • 3篇崔云玲
  • 3篇田霄鸿

传媒

  • 16篇甘肃农业科技
  • 7篇植物营养与肥...
  • 7篇干旱地区农业...
  • 7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核农学报
  • 3篇寒旱农业科学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节水灌溉
  • 2篇中国土壤学会...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耕作与栽培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12篇2021
  • 8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1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北河西灌溉区春玉米-绿肥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被引量:4
2022年
农田种植绿肥是提高西北河西灌溉区耕地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选取西北河西灌溉区主推绿肥品种毛叶苕子和针叶豌豆,从农产品供给、土壤养分累积、水分涵养、土壤保持以及气体调节五类服务功能,构建春玉米-绿肥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体系,确定春玉米间作不同绿肥农田系统的生态价值.研究显示:春玉米间作绿肥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中,农产品供给价值和气体调节价值对总价值的贡献率较大,分别在39%»54%之间和30%»39%之间;与单作春玉米相比,春玉米间作毛叶苕子和针叶豌豆农田系统生态价值分别增长19.37%和43.74%,约为初级农产品生产价值(直接经济效益)的1.8»2.6倍,是总投入成本的4.8倍左右.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地区农田种植绿肥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
任静李福夺尹昌斌张久东包兴国车宗贤
关键词:绿肥生态价值评估农田生态系统
玉米间作绿肥对土壤呼吸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以武威市凉州区灌漠土为研究对象,测定玉米间作绿肥种植模式的土壤呼吸、土壤有机碳以及玉米产量。结果表明,(1)玉米单作和玉米间作绿肥的土壤呼吸变化趋势相同,都随时间及玉米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2)对比玉米单作模式,玉米间作绿肥的玉米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大幅度提高;(3)玉米间作绿肥种植模式相较于玉米单作模式,玉米产量增加的处理为玉米间作草木樨压青处理、玉米间作(箭豌豆+毛叶苕子)压青和根茬处理、麻豌豆压青处理;(4)土壤呼吸、土壤有机碳和玉米产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不同土层之间相关性呈现显著水平(P<0.01),而玉米产量与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皆呈现负相关水平。
张曦慧车宗贤张久东
关键词:土壤呼吸土壤有机碳绿肥间作绿洲灌区
绿肥与化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施氮总量不变的条件下,由绿肥代替相同含氮量的化肥对小麦产量、经济性状、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年随着绿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具有下降趋势,但绿肥收获后各处理的土壤肥力却得到显著增加;第二年随着绿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依次增加,以70%化肥N+30%绿肥N处理产量最高,为8562kg/hm^2,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增产24.7%。绿肥氮代替化学氮在30%~45%时具有增产效果,并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地力,促进微生物活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久东包兴国胡志桥王婷曹卫东车宗贤杨文玉李全福王健
关键词:绿肥复种土壤肥力小麦产量河西走廊
长期施用绿肥减施化肥对毛叶苕子产草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27
2017年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用绿肥减施化肥对复种毛叶苕子鲜草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绿肥与减施化肥并复种毛叶苕子可生产优质绿肥鲜草17 093~19 110 kg/hm2;减施化肥30%的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增效12 091元/hm2,经济效益提高64.7%,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分别提高1.8g/kg和10.5 mg/kg,而施氮量较高的处理并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施用绿肥7 500 kg/hm2可以代替氮肥67.5~90 kg/hm2,具有培肥土壤和节能、减排、增效作用。
张久东包兴国包兴国车宗贤曹卫东车宗贤吴科生
关键词:绿肥复种毛叶苕子
小麦秸秆绿肥协同还田生产技术被引量:2
2023年
针对甘肃灌区小麦收后田间秸秆处理难度大、直接还田腐解缓慢、影响后茬作物播种和产量等问题,经过试验示范,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小麦产量及秸秆绿肥协同还田量指标、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与播种、施肥、灌水、病虫草害防治、小麦收获、绿肥秸秆协同还田和后茬作物施肥等方面规范了秸秆绿肥协同还田技术,集成提出秸秆绿肥协同还田生产技术规程。
张立勤车宗贤车宗贤宁新军
关键词:小麦秸秆绿肥规程
沼液叶面肥对脱水油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研制以沼液为主要成分的叶面肥,为农业生产服务。[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配方沼液叶面肥对脱水油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处理沼液2倍清水稀释+化肥和处理沼液3倍清水稀释+化肥的产量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增产15.77%和12.71%;其次是处理沼液4倍清水稀释+化肥和处理沼液2倍清水稀释+尿素,分别比对照增产5.68%和1.73%;处理沼液2倍清水稀释比对照增产0.96%。处理沼液2倍清水稀释+化肥的油白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最多。各处理的脱水油白菜维生素C含量都有所增加,处理沼液2倍清水稀释+化肥的维生素C含量增加显著。[结论]不同浓度的沼液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脱水油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张久东包兴国王文丽胡志桥
关键词:沼液清洁能源叶面肥
河西绿洲灌区退化耕地培肥研究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培育肥沃高效的土壤、改善生态的节能减排为主要目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并重的现代化农业是我国农业工作者进行的主要研究方向。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地处我国典型的内陆河流域,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张久东
关键词:绿肥春小麦河西走廊土壤肥力有机质
西北小麦与豆科绿肥间作体系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生物固氮效率及氮素转移特性被引量:41
2020年
【目的】箭筈豌豆、毛叶苕子与春小麦间作是西北地区推广的新型种植制度。利用15N自然丰度法,研究小麦间作对该系统中豆科绿肥的生物固氮量及其向小麦的氮素转移量,以期为该系统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青海西宁和甘肃武威两地分别进行盆栽试验,供试绿肥包括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设置小麦单作、绿肥单作、小麦||绿肥间作等共5个处理,所有处理不施用氮肥,利用15N自然丰度技术,分析箭筈豌豆、毛叶苕子的生物固氮量及其向小麦的氮素转移量,调查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和绿肥作物的生物量,分析了影响绿肥生物固氮的因素。【结果】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明显降低两地小麦和豆科绿肥的地上部干物质量,但间作系统中地上部干物质量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间作后,小麦和箭筈豌豆、毛叶苕子的氮素积累量显著下降(西宁小麦除外),但绿肥单作、小麦||绿肥间作模式下总氮素积累量均明显高于小麦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豆科绿肥的生物固氮效率无明显改变,但固氮量显著降低(武威毛叶苕子除外),其中,西宁、武威两地间作箭筈豌豆的生物固氮量(0.24、0.48 g/pot)较单作(0.88、0.78 g/pot)分别显著降低了82.1%和38.5%,西宁间作毛叶苕子的生物固氮量(0.38 g/pot)较单作(0.81 g/pot)显著降低了51.2%。西宁毛叶苕子的生物固氮效率和生物固氮量均显著高于武威;两地箭筈豌豆的生物固氮效率差异不大,间作下的生物固氮量在武威较高。间作条件下,两种豆科绿肥生物固定的氮素均可向小麦转移,西宁、武威两地箭筈豌豆氮素转移量分别为0.13、0.19 g/pot,分别占间作小麦吸氮量的31.6%和24.7%;毛叶苕子的氮素转移量分别为0.09、0.06 g/pot,分别占间作小麦吸氮量的23.8%和11.4%。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干物质量是影响生物固氮量和氮素转移量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刘蕊常单娜高嵩涓周国朋韩梅张久东曹卫东孙小凤
关键词:绿肥间作氮素转移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与绿肥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22
2014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与绿肥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行玉米间作2行针叶豌豆时的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为最高,分别高于对应的不间作绿肥处理0.2%和0.95%,但差异不显著。2行玉米间作3行毛苕子时的绿肥干草产量最高,2年的平均产量为3 901kg·hm-2,显著高于其它处理。2行玉米间作3行针叶豌豆时的绿肥豆类籽粒产量最高,2年的平均产量为2 225 kg·hm-2,同样显著高于其它处理。3行玉米间作3行针叶豌豆时的经济效益最高,为35 038元·hm-2,比2行玉米不间作绿肥处理每公顷增值7 848元,增收28.86%,比3行玉米不间作绿肥处理每公顷增值5 853元,增收20.05%。因此,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玉米种植时,若以收获玉米籽粒为主,则适宜采用3行玉米间作2行针叶豌豆种植模式;若以经济效益为主,则适宜采用3行玉米间作3行针叶豌豆的种植模式。
卢秉林包兴国张久东胡志桥杨新强曹卫东杨文玉李全福
关键词: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绿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河西灌区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底肥为颗粒,N-P2O5-K2O=14-12-4,总养分≥30%,有机质≥15%,水分≤12%,pH 5.5~8.0;追肥N-P2O5-K2O=22-4-4,其他同底肥)施肥量达到150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为7313 kg/hm^2,较习惯施肥增产5.8%;净产值8288.6元/hm^2,较习惯施肥增收747.6 kg/hm^2,建议当地小麦生产的基肥施肥量为1200 kg/hm^2,追肥为300 kg/hm^2。
吴科生车宗贤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杨蕊菊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混肥小麦河西绿洲灌区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