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禄
- 作品数:15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射频消融联合激活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新西兰大白兔肝脏原位种植VX2肿瘤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明确RFA联合激活的DC疫苗在对新西兰大白兔肝脏VX2种植瘤疗效以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公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为RFA+PBS以及RFA+DC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肝脏VX2原位种植瘤模型,分离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并给予GM-CSF,IL-4诱导分化,加由VX2肿瘤组织制备的热休克抗原孵育加LPS刺激成熟,收集DC细胞接种至新西兰大白兔的爪垫处,3天后给予原位种植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进行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观察90天后的存活率。结果 RFA对于肝脏原位种植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疗效确切,RFA联合激活的DC疫苗能够显著改善其生存率。
- 邱必军张会禄李萍夏强翟博
- 关键词:射频消融
- 肠道稳态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及目的]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第五大恶性肿瘤,在我国是导致居民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目前认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步骤经过,长时间作用的结果,多数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经过肝炎,肝硬化的病理过程。...
- 张会禄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微生态失衡炎症反应抗原刺激益生菌
-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检测及其在肠易激综合征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 2023年
-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是肠道菌群失调的一种特殊表现,可引起肠道局部炎症和免疫变化,进而引发多种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腹痛、腹胀和营养吸收障碍等。目前,SIBO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SIBO的健康危害、SIBO检测方法和SIBO检测在肠易激综合征诊治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陈坚张会禄邱志兵
- 关键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易激综合征呼气试验
- 诱导铁死亡——肿瘤治疗的新途径被引量:4
- 2021年
-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新发现的调控性细胞死亡方式。诱导铁死亡是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本文介绍近年来有关肿瘤细胞铁死亡的诱导途径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诱导铁死亡在消化道肿瘤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 史梦琳张会禄罗忠光陈坚
- 关键词:脂质过氧化抗肿瘤
- 肠道微生态与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7年
- 肠道微生态是由数量庞大而结构复杂的肠道菌群所组成,参与了包括消化、代谢、免疫调节、能量转化、维护肠道黏膜防御功能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就近年来肠道微生态与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肠道微生态如何对肿瘤的发生发展造成影响,研究如何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来辅助治疗肿瘤等提供理论指导。
- 鄢和新秦晨捷张会禄王红阳
-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肿瘤益生菌免疫肝癌结直肠癌
- 一种制备肠道粘膜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其用途
- 本发明涉及医疗评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肠道粘膜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采用水溶性好,灌胃操作方便简单的药物L-MSO,方便稳定地诱导出小鼠肠道粘膜损伤,并引起相应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炎性因子变化,本发明...
- 刘杰潘亦达张会禄张骏
- 文献传递
- 葡萄糖摄取的阻断使肝癌干细胞对葡萄糖限制和索拉非尼治疗敏感
- 张会禄王红阳鄢和新刘杰
- 慢病之肠道起源学说的诠释被引量:1
- 2018年
- 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本文介绍肠道微生态的概念,概述肠道菌群与慢性炎症、癌症、免疫失调和衰老关联的研究进展,对慢病之肠道起源学说进行诠释。
- 陈坚罗忠光邱志兵张会禄蒋蔚茹
-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
- 肠道微生态与大肠癌的关联及其机制被引量:4
- 2016年
- 大肠癌是危害国人健康的高发肿瘤类型,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在世界上均已在肿瘤中位居第三。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的生理功能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且微生态失衡已被证实是大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就肠道微生态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其在预测和预防大肠癌中的价值和作用等问题作一简要述评。
- 陈坚张会禄
- 关键词:大肠癌益生菌微生态失衡
- 小剂量、短程利福昔明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相关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短程利福昔明口服疗法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相关IB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顺序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内科的37例SIBO相关IBS患者,分成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3组,均采用利福昔明(200 mg/次,3次/d)进行为期14 d的治疗。应用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和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生命质量(IBS-QoL)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采用乳果糖呼气试验(LBT)和呼出气一氧化氮(eNO)检测观察治疗SIBO及其相关慢性低度炎症反应的疗效。统计学方法为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37例SIBO相关IBS患者中,腹泻型24例,便秘型7例,混合型6例。除1例患者因胸闷、心悸退出研究外,其余36例患者治疗前IBS-SSS评分为(250.83±55.10)分,治疗后降至(151.11±3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86,P<0.01);治疗前IBS-QoL评分为(28.03±16.16)分,治疗后降至(14.39±9.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7,P<0.01)。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IBS组之间的IBS-SSS评分和IBS-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利福昔明治疗后,SIBO转阴率为52.8%(19/36),其中氢气LBT转阴率为54.5%(12/22),11例甲烷LBT阳性患者中转阴6例,3例两者均阳性患者中转阴1例;eNO转阴率为41.7%(15/36)。结论小剂量、短程利福昔明治疗可改善SIBO相关IBS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和生命质量,疗效与IBS亚型无关。
- 陈坚张会禄邱志兵罗忠光邱冬妮蒋蔚茹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低度炎症利福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