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冀军
- 作品数:18 被引量:157H指数:6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军队指令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影响
-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挽救濒临坏死的缺血心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实际抢救效果及预后。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复方丹参滴丸(CDDP)长程治疗对AMI后溶栓治疗效果有影响,研究证实,AMI行UK溶栓治...
- 张冀军牛青英
-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 文献传递
- 危重病有关的高钠血症及其治疗进展被引量:32
- 2002年
- 张冀军程尉新盛志勇
- 关键词:发病率病死率危重病高钠血症
- 42例心源性猝死病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分析心源性猝死病因,以预防和减少心源性猝死发生。方法:对42例心源性猝死病例进行年龄、性别、猝死前主要疾病、诱发因素、地点等项内容临床分析。结果:心源性猝死患者,50岁~6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女性=3.67:1。其中57.14%为冠心病患者,33.33%患者有情绪不稳,71.4%患者猝死院外。结论:及早和长期干预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减少冠心病发生,避免诱发因素,有望减少心源性猝死发生。
- 赵焕兰张冀军原巧灵
-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冠心病
- 美西律、胺碘酮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 2002年
- 目的 :比较美西律 ( 34例 )和胺碘酮 ( 2 7例 )分别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前后QT离散度 (QTd)的变化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方法 ,测定两组病人用药前及用药 2W后的QTd。结果 :①胺碘酮组用药后QT明显延长 ,但QTd反而降低 ( 4 3.8± 1 5 .1 )ms与 ( 33.8± 1 5 .9)ms,P <0 .0 5 ;美西律组用药前后QT及QTd无显著变化 (P >0 .0 5 )。②胺碘酮组与美西律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86.2 %和 83.1 %(P >0 .0 5 ) ;停药后一月内的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率分别为 1 8.5 %和 5 0 % (P <0 .0 5 ) ,美西律组复发者较未复发者的QTd明显延长 ( 4 9.1± 1 4.9)ms与 ( 4 0± 1 2 .6)ms ,P<0 .0 1。结论
- 张冀军郭广庆郭庆平牛青英
- 关键词:美西律胺碘酮QT离散度
- 258例工业性手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了解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随着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机械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发生工业性手外伤的病因、发病特点与社会学后果。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258例工业性手外伤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发生工业性手外伤比例占85.27%;(2)高危人群以14-56岁居多,男女性别比例为1.64:1;(3)每天以6:00-8:00,18:00-21:00为事故高发时段;(4)设备条件差,缺乏岗前规范化培训,安全操作观念差是致伤的主因;(5)半机械化的动力装置是重度工业性手外伤的致伤工具。结论:迫切需要提高机械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加强工业性手外伤的预防工作和劳动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重点加强乡镇及私营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 杨春张冀军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酒精性心源性猝死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酒精性心源性猝死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酒精性心源性猝死患者,进行年龄、性别、诱发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酒精性心源性猝死,40~5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女性=10:1;45.45%为冠心病患者。结论过量饮酒为心源性猝死诱发因素之一,戒酒可减少酒精性心源性猝死发生。
- 赵焕兰史红伟张冀军
- 关键词:酒精性心源性猝死
- 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治疗的影响
-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塞后挽救濒临坏死的缺血心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实时抢救效果及预后。临床工作中发现复方丹参滴丸(CDDP)长程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溶栓治疗效果有影响。
- 张冀军郭广庆牛青英
-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心肌梗塞再灌注治疗
- 文献传递
- 严重交通伤48例急救体会
- 2007年
-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早期救治严重交通伤患者的规范医疗行为。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8例严重交通伤患者早期急救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8例患者经过正确规范的急救治疗,救治成功率达75%。结论:基层医院是交通伤患者的一线救治阵地,早期正确、及时、规范、有序的急救措施,能显著降低严重交通伤患者的死亡率,并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为后续救治提供有利的条件。
- 杨春张冀军
- 关键词:交通伤急救
- 陈旧性跖跗关节损伤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陈旧性跖跗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例陈旧性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生骨不连、骨髓炎、内固定物断裂。术后末次随访时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优4例,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63.6%。结论:致伤时间、暴力程度、损伤的严重程度均可以影响到陈旧性跖跗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在行跖跗关节融合术时,应重建足弓结构。
- 崔志军张冀军杨蔚
- 关键词:手术治疗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溶栓16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术(CPR)后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统计和分析AMI心跳骤停CPR后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国内大型AMI溶栓试验[1]比较。结果:共有16例患者纳入,其中男性13例,≤65岁14例。心脏骤停至开始CPR时间<5min15例,人均除颤3.2次,胸外按压11例。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30min14例,冠状动脉再通14例,溶栓后出血2例(12.5%),与国内大型AMI溶栓试验(11.1%)相比,出血发生率未见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于AMI心脏骤停时间小于5min、30min内恢复自主循环的中青年男性AMI患者,应尽量给以溶栓治疗,且容易再通而很少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
- 张冀军牛青英赵焕兰史红伟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