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兵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药物治疗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固定
  • 2篇寰枢
  • 2篇寰枢关节
  • 2篇寰枢关节不稳
  • 2篇联合药物
  • 2篇联合药物治疗
  • 2篇内固定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性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炎
  • 2篇风湿
  • 2篇风湿性
  • 1篇新型纳米材料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结核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市普爱医...

作者

  • 7篇张卫兵
  • 6篇李亚明
  • 5篇吴飞
  • 4篇张弩
  • 3篇胡戈亮
  • 3篇杨越
  • 2篇刘世清
  • 1篇勘武生
  • 1篇王钢
  • 1篇邓明
  • 1篇邢变枝
  • 1篇周炎
  • 1篇潘侠

传媒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Blauth Ⅴ型拇发育不良的手指拇化治疗
2018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BlauthⅤ型拇发育不良的治疗方法。方法:2013年起,对12例先天性拇发育不良畸形(BlauthⅤ型)患者进行手术,通过合理的皮瓣设计、掌骨截骨、虎口重建、拇内在肌功能重建等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对12例患者进行2个月至2年的随访,拇的外形及功能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先天性拇发育不良(BlauthⅤ型)的临床治疗需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从切口皮瓣设计、掌骨截骨、虎口重建、拇内在肌功能重建,以及术后科学的功能训练等方面综合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疗效。
吴飞李亚明张弩张卫兵杨越邓明
关键词:先天畸形
骨又生移植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上肢骨不连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骨又生(DDM)移植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上肢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2005年8月至2014年11月间上肢骨不连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5例,女8例;10-53岁,平均32.5岁。骨不连部位:锁骨骨不连4例,肱骨近端骨不连5例,肱骨干骨不连16例,尺、桡骨骨不连6例,桡骨骨不连4例,指骨骨不连6例。39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4例患者行外固定保守治疗。病程为5个月到3年,平均1.1年。38例患者行骨又生植骨,5例行骨又生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43例患者中2例失访。41例随访19-54个月,平均32.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锁骨骨不连优良率100%,肱骨近端骨不连优良率87.5%,肱骨干骨不连优良率80%,尺、桡骨骨不连优良率83.3%,桡骨骨不连优良率100%,指骨骨不连优良率75%。结论:骨又生具有促进骨组织再生和骨折愈合的作用,对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吴飞李亚明张弩张卫兵胡戈亮
关键词:骨不连自体骨移植
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联合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寰枢关节不稳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联合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寰枢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6年7月收治36例类风湿性寰枢关节不稳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45-66岁,平均54岁。入院确诊后即给予抗类风...
杨越李亚明吴飞张弩张卫兵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椎弓根固定药物治疗
新型纳米材料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多肽接枝聚/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丙戊酸神经导管促进大鼠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观察新型纳米复合材料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多肽接枝聚/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丙戊酸(PRGD/PDLLA/n-HAP/VPA)神经导管对周围神经缺损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用PRGD/PDLLA/n-HAP/VPA导管桥接缺损神经,B组用PDLLA导管进行桥接,C组行自体神经移植术.结果 术后12周,A组(-41.00±3.08)和C组(-39.00 ±3.12)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高于B组(-73.00 ±3.11,P<0.05);A组(24.78 ±4.05)和C组神经潜伏期波幅(CMAPs,25.39±5.54) mV高于B组[(14.74 ± 3.09) mV,P<0.05];A组(31.39 ±2.38) m/s和C组(31.53±2.11)m/s传导速度(NCVs)高于B组[(20.07 ±2.31) m/s,P< 0.05];A组(256.00 ±6.08)和C组(258.00 ±5.49)的导管段神经纤维计数显著高于B组(231.00±5.16,P<0.05),A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PRGD/PDLLA/n-HAP/VPA复合材料神经导管有望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疾病的临床治疗.
吴飞李亚明张卫兵胡戈亮刘世清勘武生
关键词:周围神经再生神经导管丙戊酸
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联合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寰枢关节不稳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联合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寰枢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6年7月收治36例类风湿性寰枢关节不稳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45-66岁,平均54岁。入院确诊后即给予抗类风...
杨越李亚明吴飞张弩张卫兵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椎弓根固定药物治疗
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理治疗胸腰椎结核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理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一期手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28例,均有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16.2°~52.6°,平均32.1°,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症状20例。术前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四联药物抗结核并全身支持治疗2~3周,平均15d。手术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前路病灶清理植骨融合。结果住院时间平均11d,切口均I期愈合,2例术后半年结核复发。脊柱后凸Cobb角恢复至9°~16°,平均12.2°。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理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安全有效,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王钢李亚明张卫兵胡戈亮
关键词:脊柱结核后路内固定
基于MDT理念的骨质疏松性骨折PBL教学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探究基于MDT理念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48名在本院骨外科实习的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教学模式将其分为实验组(26名)与对照组(22名)两组,其中实验组应用PBL联合MDT教学法,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员的考核成绩及满意度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实验组除操作技能外的各项评分指标与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操作技能项评分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MDT理念的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折PBL教学模式,可明显提升教学质量,符合现代新型教学理念.
周炎张卫兵潘侠邢变枝黄科生刘世清
关键词:LBL教学法骨质疏松症临床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