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华

作品数:122 被引量:470H指数:13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7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4篇玉米
  • 34篇水稻
  • 18篇DUS测试
  • 16篇性状
  • 12篇SSR标记
  • 10篇引物
  • 10篇植物新品种
  • 9篇杂交
  • 9篇植物
  • 9篇耐冷
  • 9篇核心引物
  • 8篇稻种
  • 8篇玉米品种
  • 8篇栽培
  • 8篇粳稻
  • 8篇SSR
  • 7篇新品种保护
  • 7篇育种
  • 6篇氮肥
  • 6篇杂交种

机构

  • 120篇云南省农业科...
  • 5篇云南大学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云南省农科院
  • 2篇云南省种子管...
  • 2篇深圳市农业科...
  • 1篇大理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保山市农业科...
  • 1篇会泽县农业技...
  • 1篇日本国际农林...
  • 1篇云南田瑞种业...

作者

  • 124篇张建华
  • 55篇杨晓洪
  • 51篇管俊娇
  • 33篇王江民
  • 30篇张鹏
  • 30篇黄清梅
  • 26篇刘艳芳
  • 24篇李小林
  • 21篇邓伟
  • 20篇张惠
  • 20篇奎丽梅
  • 19篇徐雨然
  • 19篇王建军
  • 18篇涂建
  • 18篇谷安宇
  • 17篇张锦文
  • 16篇廖新华
  • 16篇张金渝
  • 15篇马芙蓉
  • 14篇李彦刚

传媒

  • 22篇西南农业学报
  • 9篇云南农业科技
  • 5篇Agricu...
  • 3篇玉米科学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中国种业
  • 2篇农业科技管理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大麦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杂交水稻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作物品种资源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14篇2023
  • 1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5
  • 1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辣椒杂交种纯度鉴定的SSR核心引物筛选(英文)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该研究旨在筛选一套适于辣椒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核心SSR引物。[方法]利用17对SSR引物对100份已知辣椒杂交种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根据多态性和杂合率两个指标,确定Hpms1-214、Es395和Hpms1-5为辣椒杂交种纯度鉴定的首选核心引物。利用这3个引物进行筛选,97个品种(占97%)能够找到具有杂合带型的鉴定引物,确定5个引物Es330、Es363、Epms923、Es120和Es64为辣椒杂交种纯度鉴定的备选核心引物。筛选出14个品种的特异性引物,可进一步筛选每个辣椒杂交种的双亲互补型引物。[结论]该研究为构建辣椒杂交种纯度鉴定标准DNA指纹图谱奠定基础。
管俊娇黄清梅张鹏马芙蓉张惠张建华
关键词:辣椒SSR杂交种纯度鉴定核心引物
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该方法第一熟为马铃薯;第二熟为蔬菜;第三熟为玉米;第四熟为杂粮或蔬菜,马铃薯于上一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播种;第二熟蔬菜于第三熟所述的玉米移栽时在玉米行间播种;第三...
张建华管俊娇刘树森李彦刚杨加义黄清梅张惠吕开洲马芙蓉丁燕刘艳芳杨晓洪王江民张鹏
文献传递
一种水稻种植自动化施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种植自动化施肥装置,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横板,所述横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直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曲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横板的底...
吕莹李小林邓伟张建华徐雨然奎丽梅涂建李社萍安华董维管俊娇杨丽萍杨华涛董阳均相罕章
云南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根据“植物王国”的特点,对云南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和拟采取的对策作了阐述, 以期为云南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和决策提供参考。
张建华王建军米艳华张金渝金航肖植文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保护
文献传递
一种沙壤土水稻秧盘旱育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壤土水稻秧盘旱育秧方法,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选地整地、开秧床、秧床整理、播种、施肥管理、水分管理、温度管理、移栽等步骤。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水稻旱育秧的缺点,同时,也解决了在沙壤土中水稻旱育秧存在...
李小林邓伟吕莹徐雨然张建华安华涂建奎丽梅谷安宇管俊娇张锦文董维杨丽萍李社萍陈忆昆蓝舵
云贵高原山区玉米品种高产潜力研究(英文)
2015年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在云南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施用方式和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新品种(云瑞8号、云瑞6号、云瑞88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的产量水平和经济性状不同。高密度不影响品种特有的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茎粗、叶宽随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小。3个品种的穗长、行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大显著减少,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高。高密度对穗部性状造成了不利影响,而高密度的增产效应补偿了密度对穗部性状的不利影响。控制施肥时间和施肥空间f时空1的施肥方式,施用较少的氮肥即可有效的增加产量。云瑞88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耐密植性,为3个品种中最具潜力的高产品种,应大力推广种植。
管俊娇张鹏黄清梅张惠张运锋王彦林王宝书张建华
关键词:玉米生态条件种植密度氮肥水平
云南粮食产量潜力和种植结构分析与探究
2024年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2010-2020年期间,云南省粮食产量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基本上实现了粮食供需的均衡,但粮食生产却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常态,且存在粮食品种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产量增产幅度小等问题。本文作者对云南省粮食生产区位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产能提升和区域种植结构等方面提出初步建议。
董阳均管俊姣吕莹张建华奎丽梅涂建张笑陈赟娟李小林
关键词:粮食安全
利用SSR标记研究云南玉米骨干自交系的亲缘关系被引量:12
2007年
用SSR标记对云南常用的72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亲缘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用国内外确定的63对玉米SSR核心引物中筛选的20对核心引物,共扩增出228个等位基因,平均PIC值为0.7099、MI值8.09、I为0.5535、h为0.3745,72个玉米自交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②选择的云南玉米骨干自交系与五大优势群标准测验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表现为四平头群(黄早四(B4))>PN种质(掖478(B20))>Reid群(B73(D19))>Lancaster群(Mo17(B2))>旅大红骨群(丹340(B6))。23.88%~61.19%的云南玉米骨干自交系分别与5大优势群标准测验种间的遗传距离大于平均值0.5431,CX2和CX6与5个标准测验种的遗传距离均大于0.7。③SSR标记结果将72个云南玉米骨干自交系被划分为11个遗传类群,第Ⅱ、Ⅳ、Ⅴ、Ⅸ、Ⅹ、Ⅺ6个类群共22个自交系没有与已知的优势群标准测验种聚在一起,可能是新的优势类群,对于开发新的玉米杂优利用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张建华张金渝杨晓洪金航华秋瑾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SSR标记
耐冷粳稻新品种-合系40号
杨晓洪孙有泉张建华徐转肖卿
“合系40号”是不落粒型耐冷粳稻新品种,组合为合系15号/云冷15号,适宜于云南中、北部,海拔2000-2400米的地区种植。该品种主要是针对云南省海拔2000米以上冷凉稻区良种短缺、产量低、冷害突出等特点,利用耐冷中间...
关键词:
关键词:粳稻抗寒性
云南青稞(裸大麦)品种亲缘关系的SSR标记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有效利用云南青稞(裸大麦)种质,用21对SSR引物研究了57份云南及15份国内外青稞(裸大麦)种质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SSR标记共检测到176个等位基因,平均PIC值0.8491,MI值7.1167,H为0.3786,I值0.5584。说明72个青稞(裸大麦)种质之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品种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在0.0597~0.4339之间,平均为0.1917,每代迁移数(Nm)为2.1078,多样性顺序为:滇西南地区〉滇中温暖区〉滇西北冬作区〉滇西北春作区〉滇东北地区〉滇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CIMMYT。(3)72个参试种质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02~0.866,平均0.4890,8个测验品种与64个参试种质的平均遗传距离表现为:9号〉10号〉12号〉4号〉7号〉6号〉1号〉3号。(4)UPGMA聚类分析将72个参试的种质划分为13个遗传类群6个亚群。第Ⅰ、Ⅱ、Ⅲ、Ⅳ、Ⅴ、Ⅶ、Ⅸ、Ⅹ、Ⅻ类群约46.88%的云南种质没有与选定的测验品种聚在一起,67、68、69和71号与8个测验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51以上,这些种质对于开发新的青稞(裸大麦)杂交育种模式具有重要作用。(5)株高、穗粒数、千粒重、冬春性、品种来源等与聚类结果无明显关系。穗棱型被明显分开,二棱青稞(裸大麦)不与六棱聚在一起;约27.50%的四棱与二棱品种聚在一起,62.50%的四棱与六棱品种聚在一起。
张建华杨晓洪于亚雄和忠和卫泽李德元赵洪盛
关键词:青稞亲缘关系SSR标记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