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华

作品数:18 被引量:293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营养血管
  • 7篇皮瓣
  • 7篇组织瓣
  • 7篇解剖学
  • 6篇远端
  • 6篇远端蒂
  • 6篇神经营养
  • 6篇神经营养血管
  • 5篇肌皮
  • 4篇血管蒂
  • 4篇腓肠
  • 4篇腓肠神经
  • 4篇复合组织瓣
  • 4篇肠神经
  • 3篇腓肠神经营养
  • 3篇腓肠神经营养...
  • 3篇腓骨
  • 3篇腓骨头
  • 3篇外踝
  • 3篇骨头

机构

  • 18篇武汉大学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8篇喻爱喜
  • 18篇张建华
  • 12篇陶圣祥
  • 11篇邓凯
  • 7篇余国荣
  • 6篇张奕
  • 6篇郑晓晖
  • 4篇郑晓辉
  • 4篇陈振光
  • 4篇余贵华
  • 3篇张仲宁
  • 3篇潘振宇
  • 2篇宋九宏
  • 2篇祝少博
  • 2篇张发惠
  • 1篇李明善
  • 1篇戴冀斌
  • 1篇张明元
  • 1篇周志刚
  • 1篇付涛

传媒

  • 4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第四届全国解...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顺铂诱导骨肉瘤HOS-8603细胞凋亡并降低其线粒体跨膜电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顺铂诱导HOS-8603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关系。方法MTT法测定顺铂对HOS-8603细胞的抑制率;将HOS-8603细胞分别用顺铂、顺铂+1.0ug/ml环孢菌素A(CsA)处理,用透射电镜观察HOS-8603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亚G1期细胞百分率及PI和Rh123双染色后细胞的ΔΨm。结果MTT还原试验表明,作用24小时后,1ug/ml和50ug/ml顺铂的抑制率分别为58.56%,90.69%;HOS-8603细胞经顺铂作用后,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随着顺铂作用时间增加,HOS-8603细胞凋亡数增加和ΔΨm降低(P<0.01),两者呈直线相关,CsA能部分抑制这些效应。结论顺铂诱导HOS-8603细胞凋亡的另一途径是通过使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ΔΨm降低来实现的。
周志刚喻爱喜祝少博张仲宁张建华
关键词:顺铂细胞凋亡细胞系HOS-8603环孢菌素线粒体跨膜电位
吻合血管的腓骨头移植重建外踝的解剖学基础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为带血管蒂腓骨头移植重建外踝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左右各 30 侧成人干燥腓骨标本上,对腓骨头和外踝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腓骨头与外踝形态比较,最大周径均值:腓骨头为(7.3±0.9)cm,外踝为(6.7±0.6)cm;关节面横宽均值:腓骨头为(1.4±0.2)cm,外踝为(1.6±0.2)cm;关节面纵长均值:腓骨头为(1.5±0.2)cm,外踝为(2.0±0.2)cm;关节面夹角均值:腓骨头为(144±11)°,外踝为(162±10)°;腓骨头或外踝与腓骨干倾斜角均值:腓骨头为(173±7)°,外踝为(171±6)°。结论:腓骨头与外踝形态相似,设计带膝下外血管蒂腓骨头移植修复外踝具有可行性。
张建华喻爱喜陈振光张发惠郑晓辉余贵华
关键词:腓骨头外踝骨移植
隐血管蒂逆行组织瓣移位术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为隐血管蒂逆行组织瓣移位修复小腿中上段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2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隐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 隐动脉和膝降动脉关节支在 84 .33%的情况下共干于膝降动脉 ,膝降动脉在距股骨内侧髁上平均 8.4 2cm处发出 ,起始处外径 (1.79± 0 .32 )mm ,走行 (4.0 2± 2 .2 0 )cm后发出关节支后主干延续为隐动脉。隐动脉起始部外径 (1.14± 0 .2 3)mm ,营养缝匠肌的下 1/3段和膝内侧上部的皮肤。隐动脉终末支分布于小腿内侧上段皮肤 ,并在鹅足区附近皮下与膝下内侧动脉皮支和胫后动脉肌间隙皮支有恒定的吻合。膝降动脉关节支主干长 (6 .0 7± 0 .98)cm ,起始部外径 (1.19± 0 .2 3)mm ,营养大收肌腱和股骨内侧髁。结论 隐血管蒂逆行组织瓣移位可以修复小腿中上段骨和 (或 )软组织缺损。
张仲宁喻爱喜陶圣祥祝少博张建华
关键词:解剖学软组织结构岛状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学依据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侧成人下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系统观测小腿后区浅层中血管神经的分支、分布及相互交通吻合情况。在此基础上,2004年2月以来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以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及股后皮神经的营养血管为主的浅筋膜血管网与深部的腓肠肌内外侧头有恒定的交通吻合,吻合支均为2-3支,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穿支分别位于内外侧头肌间沟两侧(1.8±0.5)cm、(3.7±0.9)cm,内侧头的肌皮穿支较外侧粗大,位置恒定,更靠近中线。7例肌皮瓣的肌肉面术中可见渗血活跃,血供良好,皮瓣均成活,所有病例均经2~6个月以上随访,骨髓炎治愈,肌皮瓣外形满意。结论带部分腓肠肌内外侧头肌肉的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良好成活,手术操作简便,系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可以选择的供区。
陶圣祥喻爱喜余国荣邓凯郑晓晖张奕张建华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隐血管蒂逆行股骨内侧髁骨(膜)皮瓣的解剖和临床意义
2004年
目的 为隐血管蒂股骨内侧髁骨 (膜 )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小腿中上段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2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解剖观察了隐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情况。结果 在 84.3 3 %的情况下隐动脉起源于膝降动脉 ,膝降动脉发出关节支后主干延续为隐动脉。隐动脉终末支在小腿内侧胫骨粗降水平与膝下内侧动脉皮支和胫后动脉肌间隙支有恒定的吻合。结论 隐血管蒂股骨内侧髁骨 (膜 )皮瓣逆行移位可以修复小腿中上段骨与软组织缺损。
喻爱喜张仲宁陶圣祥张建华戴冀斌李明善
关键词:骨(膜)瓣岛状皮瓣逆行转位
远端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远端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踝足部特殊病例的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远端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踝足部特殊病例的软组织缺损12例,其中胫骨下段软组织缺损伴慢性骨髓炎2例,足后跟软组织缺损伴死腔6例,足底软组织缺损伴跟骨表层骨质缺失(5~8mm)4例。皮瓣切取的面积为16cm×13cm^10cm×7cm,切取的腓肠肌厚度1~4cm,肌瓣的面积比相应的皮瓣面积小。结果12例远端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肌皮瓣外形满意,肌皮瓣和足背外侧感觉大部分恢复,行走负重良好,供区未见明显功能障碍。结论远端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血供可靠,容易成活,切取简便,是修复踝足部特殊病例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付涛喻爱喜邓凯陶圣祥张建华
关键词: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肌皮瓣
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与周围肌肉内血管的吻合情况,为设计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3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系统观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与周围肌肉内血管的吻合情况。结果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主的浅筋膜血管网与腓肠肌内、外侧头的肌皮穿支吻合,吻合支均为2-3支,内侧头的肌皮穿支较外侧粗大,位置恒定;隐神经营养血管主要通过胫后动脉肌间隙支的肌皮支与比目鱼肌肌支吻合,肌支2-3个,管径(0.5±0.2)mm,均有1-2支静脉伴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分别向内、外侧发出2,3支肌支营养趾长伸肌和腓骨长肌,肌支外径(0.4±0.2)mm,皆有一支静脉伴行,另1-2支筋膜皮支浅出营养皮肤。结论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血供可靠,可以为修复特殊类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提供良好的供区。
陶圣祥喻爱喜郑晓晖邓凯张奕张建华
关键词:组织瓣
带血管蒂腓骨头移植重建内外踝的解剖学基础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为设计带血管蒂的腓骨头移植重建内外踝提供依据。方法:在60根成人干燥胫腓骨标本上,对腓骨头和内外踝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腓骨头与外踝形态比较,最大周径:腓骨头为(7.3±0.9)cm,外踝为(6.7±0.6)cm;关节面横宽:腓骨头为(1.4±0.2)cm,外踝为(1.6±0.2)cm;关节面纵长:腓骨头为(1.5±0.2)cm,外踝为(2.0±0.2)cm;关节面夹角:腓骨头为(144°±11°),外踝为(162°±10°);腓骨头或外踝与腓骨干倾斜角:腓骨头为(173°±7°),外踝为(171°±6°);内踝关节面横宽纵长均为(1.3±0.2)cm。结论:腓骨头与外踝形态相似,设计带血管的腓骨头移植重建外踝具有可行性,而与内踝差别较大,不适宜用腓骨头移植重建内踝。
喻爱喜张建华陈振光张发惠郑晓辉余贵华
关键词:腓骨头内踝外踝
带血管桥的多根肋骨瓣修复手掌毁损伤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为设计一种新术式(带血管桥的多根肋骨瓣)修复手掌毁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背部标本上,观察第7、8、9肋肋角外侧8cm段的形态结构及肋骨间血管、神经在该段的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在2侧尸体标本上模拟手术。结果该段的肋骨高[(1.4±0.2)cm,x±s,下同],肋间隙宽(1.0±0.3)cm,肋间动脉、静脉于该段的起始外径分别为(1.4±0.2)mm、(2.1±0.4)mm,终末支外径分别为(1.0±0.2)mm、(1.3±0.3)mm。结论设计带血管桥的多根肋骨瓣修复手掌毁损伤在解剖学上具有可行性。
余贵华喻爱喜陈振光张发惠郑晓辉张建华
关键词:骨瓣修复血管桥解剖学依据经动脉灌注肋间动脉肋骨瓣
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瓣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特殊类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学依据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对30侧成人下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观测小腿内侧区浅层中血管、神经的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并总结2005年3月...
陶圣祥喻爱喜郑晓晖余国荣邓凯张奕张建华
关键词: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解剖学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