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 作品数:68 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海马NR2B与GFAP的表达规律
- 目的观察NR2B和GFAP在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模型中表达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探讨癫痫反复发作及癫痫中海马可塑性改变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建立癫...
- 来海欧杨金升石向群张志强
- 关键词: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模型
- 文献传递
- 急性脑梗塞时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 1997年
-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在急性脑梗塞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TNF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结果:急性脑梗塞时患者血清TNF显著增高〔(23.67±3.32)pmol/L〕,与正常对照组〔(8.16±3.56)p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TNF在梗塞发生后第1、5、10及14日呈持续性增高,其中以第5日为最高(30.74±6.33)pmol/L;第1日时TNF与WBC呈一致性改变。结论:急性脑梗塞后的TNF持续性增高与脑梗塞后的TNF双重合成有关,TNF引发的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环路激活过程是脑缺血性损害的基本病理过程。
- 杨金升张新江罗晓红石莉张志强
- 关键词:脑梗塞急性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
- 症状性双侧颈内动脉C1段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
- 2012年
- 目的探讨症状性双侧颈内动脉C1段重度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安全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6月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的经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症状性单纯性双侧颈内动脉C1段重度狭窄的12例病例,依据支架治疗策略分为:分次治疗组、同时治疗组、单侧治疗组。结果共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12例、男性9例,年龄52-78岁,平均65.3±13.9岁,分次治疗组7例、同时治疗组4例、单侧治疗组1例,平均随访时间依次为25个月、16个月、18个月。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术中心率减慢事件分次组发生2次(7例)、同时组发生3次(4例)、单侧组发生0次(1例);术中低血压事件分次组发生0次(7例)、同时组1次(4例)、单侧组0次(1例);同时治疗组出现1例无新神经功能缺损的出血性卒中,各组均未发生死亡事件。颈动脉B超随访均未见明确的支架内再狭窄,分次组中有1例于术后1年采用血管造影复查诊断支架内20%的弥漫性再狭窄,该病例有鼻咽癌及鼻咽部局部放疗病史。结论积极药物治疗基础上3种支架治疗策略均是安全有效的,结合患者个人经济、体质情况可以具体选择;但一次性支架治疗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性病变时,脑过灌注损伤风险加大,同时术中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是必要的。
- 石向群杨金升张志强尹榕侯雪媚张晓燕
- 关键词:颈内动脉
- Aβ诱发细胞钙失衡中蛋白激酶A的表达变化及二苯乙烯苷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肽(Aβ)诱发的细胞内钙失衡机制中蛋白激酶A(PKA)的作用及二苯乙烯苷的干预效果。方法在立体定向仪下大鼠海马部位注射Aβ1-42造A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模型组、二苯乙烯苷(TSG)组;免疫荧光法检测的胞内钙离子,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磷基转移法测定细胞膜和胞浆的PKA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PKA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PKA活性及表达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与模型组相比,二苯乙烯苷干预后,细胞内钙离子降低,PKA活性及表达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β神经毒性作用引起的细胞内钙失衡机制涉及PKA活化后促进钙内流,并以细胞膜相活化更明显;二苯乙烯苷通过抑制PKA活化及表达,以纠正细胞内的钙超载。
- 罗红波石向群张志强郭建魁汪泳李芸尹榕
-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蛋白激酶A二苯乙烯苷
- 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治疗被引量:27
- 200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时进行肠内和肠外营养的临床意义,并对其在病情康复期的价值和实用性以及对早期营养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并发症进行评价。方法分别对两组经头颅CT证实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主要有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肠内营养主要为能全素液。观察不同病情阶段多项营养指标和并发症。结果在发病早期实施肠外和肠内营养治疗的情况下,血糖、肌酐、白细胞、白蛋白有短暂的异常,3周后均恢复至正常。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在应用期间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肠外营养组的病情评分比肠内营养组低,但两组的预后情况基本相近。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一项重要措施,其安全性好,正确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卒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结果还表明,能全素在肠内营养支持中有很好的疗效。
- 杨金升于伟玲罗晓红张志强王悦冬史采玲
- 关键词:脑卒中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 糖尿病人脑血管病发生时的磁共振血管成像特征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对 4 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头颅MRA及临床进行分析 ,以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改变与病程、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全部病例均行头颅MRI和MRA检查 (Elscint 2 .0 ) ,采用自旋回波序列 ,T1、T2 加权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平扫及MRA检查。结果 :4 3例中发现MRA异常 2 7例 ,主要改变 :①颅内动脉主干的单发和多发性狭窄 ;②血管主干的完全性闭塞 ;③颅内特定部位的血管稀疏区和血管分支的减少 ;④慢性闭塞后的侧枝血管增加 ;⑤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僵直样改变 ;⑥血管限局性膨大样改变。随病程年限增加MRA异常率亦有上升 ,但临床症候的轻重与MRA有一定关系。结论 :糖尿病患者应用MRA检查有助于对脑血管受损程度进行评估 。
- 杨金升张志强罗晓红马强华候雪湄叶超然
- 关键词:糖尿病脑血管病磁共振血管成像
- 产褥期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11年
-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常见病因包括妊娠、产后、服用避孕药、外伤、感染等;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其演变具有多样性,且病情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则迅速出现弥漫性脑损害表现,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诊断。
- 石向群杨金升尹榕张志强侯雪湄张晓燕
- 关键词:脑血栓产褥期静脉
- β-淀粉样蛋白诱导海马神经元自噬通路启动及二苯乙烯苷的干预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 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D)脑损伤中,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对大鼠行为学、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Ⅱ的影响及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TSG)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Wistar大鼠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TSG组,各20只.采用立体定向仪下于海马部位注射微量Aβ1-42造模,Y电迷宫及Mom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制模后第21天海马神经元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 -Ⅱ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在模型组中,大鼠Y电迷宫躲避所需的电刺激次数增加,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潜伏期延长,游泳路程增加及穿越平台次数减少;Beclin-1和LC3-Ⅱ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一致,在21 d时,模型组Beclin-1蛋白(0.51±0.03),LC3-Ⅱ蛋白(0.68 ±0.04)与对照组(0.31±0.01、0.31±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843、37.0000,均P<0.05);TSG干预后,大鼠躲避所需的电刺激次数减少,潜伏期缩短,游泳路程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强度较模型组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87、16.2698,均P<0.05).结论 海马神经元在受到Aβ刺激后,可上调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Ⅱ因子表达,启动自噬通路;TSG可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损害,下调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来抵抗Aβ的神经毒性,改善大鼠行为学表现,发挥脑保护作用.
- 罗红波石向群杨金升李芸张志强郭建魁杨期东王为民尹榕
- 关键词:淀粉样Β蛋白海马自噬
- 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与脑侧支循环代偿状况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ICA)狭窄或闭塞与颅内侧支循环代偿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单侧ICA狭窄或闭塞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狭窄程度下侧支循环形成的例数、侧支循环代偿开放级别。以同期脑血管造影检查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狭窄程度与侧支循环形成、代偿状况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轻度狭窄组侧支循环开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重度狭窄组及闭塞组与对照组、轻度狭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狭窄组和闭塞组侧支循环开放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2、3级代偿比例均高于中度狭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侧支循环组的吸烟率显著高于有侧支循环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病变程度是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脑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程度与单侧ICA的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可为ICA狭窄或闭塞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烟率显著高于有侧支循环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病变程度是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脑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程度与单侧ICA的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可为ICA狭窄或闭塞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 邵少举石向群张志强罗红波李渊明张国祯杨爱霞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侧支循环
- 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伴有脑室继发性出血时的干预和处理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评价脑室穿刺和腰椎穿刺引流在继发性脑室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 2 8例单纯内科治疗的病例做为对照组 ,6 1例病人分别进行了常规脑室引流或腰椎穿刺 ,脑室穿刺病人引流时间 8~ 12d ;腰椎穿刺至脑脊液变为清亮或蛋白定量接近正常时终止。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 (治疗组 :治疗前 /后 32 6± 10 2 / 14 1±9 6 ;对照组 :治疗前 /后 34 4± 7 8/ 2 0 3± 8 3) ;该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为低 ,尤其以消化道出血为著。对治疗远期智能的MMSE评定结果表明 :治疗组在 0 5a以后无明显的智能减退。结论 对继发性脑室出血实施脑室引流和腰椎穿刺是有积极意义的 ,除了可以改善预后之外 。
- 杨金升罗晓红张志强石莉
- 关键词:继发性脑室出血继发性出血神经功能评分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