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昀
- 作品数:30 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分子系统学与古生物学结合推断真核生物的进化谱系
- 通过构建系统树来揭示现存的生物类群间的亲缘关系,探索生物界的进化谱系(即系统发生)是进化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表型特征(主要是形态特征)的分析比较所构建的系统树其涵盖范围有限,不可能构建包含复杂性程度差异很大的生物类...
- 张昀
- 文献传递
- 《让儒学与时代齐飞-浅析杜维明的宗教观》
- 张昀
- 关键词:新儒家儒学宗教
- 中国河南西峡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基因分离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 1995年
- 从河南省西峡晚白垩世一枚恐龙蛋化石内腔絮状内含物及外壳提取DNA样品,并用一段特异引物与6碱基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用这对引物从蛋腔絮状内含物样品中扩增到一段150bp的DNA片段,推测氨基酸序列与EMBL库中已知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这段基因与非洲爪蟾表皮钙粘着蛋白(cad-herin)前体及脑细胞粘着蛋白、牛及人胎盘胞钙粘着蛋白在氨基酸水平有显著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40.6%,37.5%,34.4%和36.4%。
- 李毅安成才朱玉贤张昀刘一飞曲林由凌涛梁晓文李小华瞿礼嘉周曾铨陈章良
- 关键词:DNA晚白垩世基因恐龙蛋化石蛋
- 不同媒体下的语言特点及对应翻译策略的研究——以《魔戒》为例
-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都受到了影响。这给翻译,特别是多媒体的文本翻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魔戒》存在多种媒体形式,如小说、电影和网络游戏,本论文就以《魔戒》三种媒体中的文本为对象,从语言特点与传播...
- 张昀
- 关键词:文本语言翻译策略《魔戒》
- 分子系统学与古生物学结合推断真核生物的进化谱系
- 张昀
- 关键词:分子系统学古生物学真核生物
- 稀土元素镧对满江红鱼腥藻的生理影响被引量:15
- 2000年
- 对稀土元素镧 (La)对满江红鱼腥藻 (Anabaenaazollae)的生理影响和满江红鱼腥藻对镧的富集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低浓度镧对满江红鱼腥藻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 ,高浓度则表现出抑制作用。镧对满江红鱼腥藻的叶绿素a的合成、光合放氧活性也有影响 ,同样表现为低浓度促进 ,高浓度抑制。满江红鱼腥藻对镧的富集作用可能与其光合作用电子传递和能量合成有关。
- 宋凌云胡文月赵继贞邵宏翔张昀
- 关键词:稀土元素生理影响满江红鱼腥藻镧
- 中国河南西峡盆地晚白垩世的一枚保存有遗传信息的恐龙蛋:结构、矿物-化学组成及埋葬学分析被引量:5
- 1995年
- 从河南省西峡盆地晚白垩世的一枚恐龙蛋化石的蛋腔内含物中获得了含基因片段的DNA序列。这枚蛋化石的蛋壳断面的显微结构与前人描述的恐龙蛋蛋壳显微结构的基本模式相同。完整的蛋壳及其下的次生方解石内壁封闭了蛋腔,蛋腔中含有DNA的絮状内含物主要由纤维状坡缕石和无定形有机残余物组成。封闭的蛋腔内的缺氧状态可能阻止了生物分子降解,坡缕石因其复杂的矿物结构可能吸附并保存了DNA分子。本文还报道和讨论了这枚蛋化石的产出地层,矿物及元素组成以及埋葬条件。
- 张昀方晓思
- 关键词:恐龙蛋晚白垩世埋葬学化石蛋遗传信息
- 中国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中18SrDNA部分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8
- 1995年
- 本文从河南省西峡晚白垩世的一枚保存方式特殊的恐龙蛋化石中提取DNA,经过 ̄32P同位素标记和电泳分析,发现在蛋内腔的絮状物样品中确有DNA片段存在。它们的大小约在1000bp至几十bp之间,大多数片段在400bp以下。用18SrDNA特异引物,以上述DNA为模板进行了PCR扩增,经电泳分析得到约200bp的PCR产物。经过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最终筛选出6个阳性克隆。测序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发现这6个克隆的序列与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人类等的18SrDNA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但是与原核生物没有发现同源性,而且没有检索出与该基因完全相同的已知序列。
- 安成才李毅朱玉贤沈兴张昀由凌涛梁晓文李小华吴思伍鹏顾红雅周曾铨陈章良
- 关键词:恐龙蛋化石蛋无性系
- 生物进化理论:近期探索和争论的若干热点被引量:9
- 1997年
- 进化论诞生一个半世纪以来,所经历的争论之长久和激烈,对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影响之深广,是科学史上从未有过的。 进化论大体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进化论作为创世说(特创论)的对立面而产生、并最终战胜和替代后者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进化理论本身的发展和证实过程,即从生物组织的各层次逐步揭示进化原因、机制和规律的过程。
- 张昀
- 关键词: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中性论
- 华北高于庄组硅化微体化石组合的古环境(英文)被引量:5
- 1999年
- 华北中元古代高于庄组 ( 1 4- 1 5亿年 )的硅质叠层石中保存了完好的多种微生物化石。从这些叠层石的微细构造分析 ,成岩早期硅质矿物的交代作用为微体化石的原位保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除部分居住者和浮游的分子外 ,两种丝状蓝藻 ( Siphonophycus inornatum和Eoschizothric composita)和两种球状蓝藻 ( Coccostratusdispergens和 Eoentophysalisbelcherensis)是这些藻席的主要建造者。以球状蓝藻 Eoentophysalis为主的藻席可能发育于潮下高能环境中 ;
- 李承洲高留比奇张昀
- 关键词:叠层石微体化石古生态高于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