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
- 作品数:67 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新疆尼勒克县牛布鲁菌病及新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18年
-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侵入机体引起的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引发流产、不孕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简称布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不仅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布鲁菌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病动物,病畜可长期或终生携带布鲁菌,对其他动物和人类具有一定程度的威胁。
- 段永只张杨吾力江杜兰兰李才善巴音查汗
- 关键词:布鲁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新孢子虫病人兽共患传染病反应性
- 伊犁部分牛边缘无浆体与牛巴贝斯虫混合感染情况报告
- 2016年
- 为探究新疆伊犁部分地区牛边缘无浆体与牛巴贝斯虫病的感染情况。本试验通过采集伊犁新源和特克斯县疑似牛全血,并根据16S 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提取病原DNA,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新源县牛边缘无浆体的感染率为20%(40/200)而牛巴贝斯虫的感染率为40%(80/200),其混合感染率为30%(60/200);特克斯县牛边缘无浆体的感染率为30%(120/400)而牛巴贝斯虫的感染率为40%(160/400),混合感染率高达45%(180/400)。为我区牛边缘无浆体与牛巴贝斯虫病的防治提供数据基础。
- 孟元伊春阳吴敏明·乌尔娜张杨巴音查汗
- 关键词:边缘无浆体感染率
- 亚洲璃眼蜱和小亚璃眼蜱新疆地理株各发育阶段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比较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和小亚璃眼蜱(H.anatolicum)新疆地理株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学特性和形态差异。方法2019年4—5月,于新疆奇台和吐鲁番2个蜱流行地采集硬蜱,利用形态学特征鉴定蜱种,提取全蜱总DNA,PCR扩增蜱虫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CO1)基因保守片段,使用pEASY R-T1载体系统对目的基因进行克隆,挑取单菌落无菌扩大培养,培养后的菌液进行测序。采用NCBI中Blast在线分析软件,对测序后的靶基因序列与其他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对,分析CO1基因序列并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供血饲喂不同发育阶段的亚洲璃眼蜱和小亚璃眼蜱,分别为幼蜱(200只)、若蜱(150只)和成蜱(50只),每个发育期分别取2只大白兔进行供血饲喂。采用饲蜱装置将蜱接种于兔子耳部饲血,每天对吸血蜱进行观察,直至各发育期蜱饱血脱落,记录各个阶段的发育时间,观察各蜱种不同发育期的生物学特性。结果于奇台和吐鲁番两地共采集317和291只硬蜱,分别为亚洲璃眼蜱(317只)和小亚璃眼蜱(291只)。经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发现,亚洲璃眼蜱和小亚璃眼蜱完成一个生活史分别平均需要131.5和112.5 d。在卵期,亚洲璃眼蜱的产卵和卵孵化周期(27.5 d和31.5 d)长于小亚璃眼蜱(12.0 d和20.5 d);在幼蜱期,亚洲璃眼蜱和小亚璃眼蜱吸血、蜕皮分别需要5.5、18.5 d和9、18.5 d;在若蜱期,亚洲璃眼蜱和小亚璃眼蜱吸血、蜕皮分别需要10.5、19.0 d和4.5、30.0 d;在成蜱期,亚洲璃眼蜱和小亚璃眼蜱雌蜱吸血、产卵前期分别需要8.5、10.5 d和13.0、5.0 d。经形态学比较发现,除亚洲璃眼蜱卵期出现“卵斑”(后期发育成肛门)的时间(19 d)晚于小亚璃眼蜱(14 d),两蜱种间幼蜱和若蜱的差异不明显;成蜱间差异主要体现在颈沟(亚洲璃眼蜱雄蜱:长且深,向后延伸超出盾板中部;小亚璃�
- 宋瑞其翟雪洁李才善葛婷甘露张梦圆樊新丽李永畅张杨巴音查汗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 驽巴贝斯虫截短HSP70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22年
- 为了对驽巴贝虫(Babesia caballi)HSP70基因进行原核表达获得生物信息学数据。本试验以新疆地方驽巴贝斯虫株截短HSP70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序列比对分析,构建重组表达质粒HSP70-pET32a,经过IPTG诱导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并用纯化后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该蛋白属于碱性、稳定亲水性蛋白,有7个抗原位点。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大小为33 kDa,以包涵体蛋白的形式高效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可被自然感染的马驽巴贝斯虫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经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1 024 000。本试验将为进一步探究驽巴贝斯虫HSP70蛋白作为抗驽巴贝斯虫疫苗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候选抗原及其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张梦圆张杨宋晶晶肖培培樊新丽李敏吾力江李才善巴音查汗·盖力克
- 关键词:驽巴贝斯虫HSP70基因原核表达免疫原性生物信息学
- 新疆部分地区羊捻转血矛线虫系统进化与抗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为了解新疆塔城及博乐地区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流行情况和系统进化关系,以及这两个地区捻转血矛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在塔城和博乐地区分别收集20、12个羊皱胃分离捻转血矛线虫,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抗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塔城地区的14个羊皱胃内发现有寄生性线虫,通过PCR鉴定出27只捻转血矛线虫;在博乐地区的7个羊皱胃内发现有寄生性线虫,共鉴定出55只捻转血矛线虫。对PCR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并应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本试验所测序列与GenBank上的捻转血矛线虫虫株序列聚为一支,置信度为100%;与捻转血矛线虫同科不同属的环纹背带线虫虫株序列相聚类,置信度为100%;其外群为不同科、不同属的羊仰口线虫,登录号为KP792295.1;内群与外群分别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对β-tubulin基因进行多序列比对发现,所选样本并未出现苯并咪唑类药物抗性。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捻转血矛线虫流行情况,并为捻转血矛线虫系统进化及苯并咪唑类药物抗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 肖培培绮丽格尔李泽华张梦圆吾力江李才善张杨
- 关键词:捻转血矛线虫流行病学调查系统进化分析
- 新疆革蜱源性绵羊无浆体病原DNA检测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究新疆部分地区羊体表寄生的优势革蜱携带病原状况。【方法】采用形态学(借助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革蜱种属特异性ITS-2F、ITS-2R引物进行扩增)方法,对采集于阿勒泰、巴音郭楞州等地州羊体表寄生的蜱虫(N=267)进行种属鉴定,对其携带的绵羊无浆体病原(MSP4基因为靶标)DNA进行PCR检测。【结果】当地羊体表寄生的优势种革蜱为草原革蜱(D.nuttalli)、森林革蜱(D.slivarum)和边缘革蜱(D.marginatus),均能携带病原MSP4基因,且这三种革蜱种特异基因扩增产物序列(820 bp)与已登录记载的同种革蜱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被革蜱叮咬的126份羊全血样品中34份为绵羊无浆体阳性,均能扩增出850 bp目的基因条带。【结论】新疆阿勒泰地区、巴音郭楞州等地州羊群感染了绵羊无浆体病,其阳性率为27%(34/126)。为进一步研究新疆革蜱的公害州及羊无浆体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张玉婷孟元郭庆勇王振宝吴敏张杨巴音查汗
- 圆锥节丛孢菌AC-XJ株几丁质酶AC-chi6195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 2025年
- 旨在探究圆锥节丛孢菌几丁质酶的生物学功能。在圆锥节丛孢菌新疆株AC-XJ全基因组测序基础上,选取几丁质酶基因AC-chi6195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克隆与分子特征分析并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该重组蛋白的酶活性,分析该重组蛋白在不同pH值、温度、底物、金属离子及化学试剂条件下的酶学特性,将其作用于秀丽隐杆线虫及马圆形线虫三期幼虫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结果:AC-chi6195基因全长1453 bp,有2个内含子序列,共编码398个氨基酸,AC-chi6195属于糖基水解酶18家族且三级结构为典型的几丁质酶三磷酸异构酶桶形结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其与少孢节丛孢菌XJ-A1株几丁质酶AO-379亲缘关系相对最近;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蛋白AC-chi6195分子质量约为42 kDa;采用Ni柱层析法结合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获得了纯化的目的蛋白;DNS还原糖法检测显示,该重组几丁质酶活性为102 U/mg;酶学特性分析显示,该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7,40℃,1,4-二硫代苏糖醇(DTT)、SDS、Cu^(2+)对其有抑制作用,该酶可降解胶体几丁质和少量壳聚糖;用重组几丁质酶AC-chi6195分别处理秀丽隐杆线虫和马圆形线虫三期幼虫12、24、36 h后,秀丽隐杆线虫死亡率分别为65%、93%、100%,马圆形线虫三期幼虫死亡率分别为75%、97%、100%。本研究结果为捕食性真菌高效杀线虫酶制剂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 王水怡刘丹丹杜少磊刘雨桐姜冰冰朱慧茹巴音查汗张杨张杨张伟
- 关键词:几丁质酶酶学特性生物学活性
- 马泰勒虫新疆株EMA-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 2017年
- 马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1(EMA-1)是用于马梨形虫病诊断的重要靶抗原之一。为建立实用有效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笔者根据马泰勒虫EMA-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将新疆株EMA-1全基因序列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pGEX-4T-1/EMA1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中,经IPTG诱导得到EMA-1融合蛋白,切胶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马泰勒虫抗体的rELISA方法。结果显示:(1)GST-EMA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56ku,与其理论值基本一致;(2)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证明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反应原性;(3)以GST-EMA1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rELISA可明显区分马泰勒虫、驽巴贝斯虫阳性血清和健康马血清;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4.79%和11.06%;(4)使用建立的间接ELISA与cELISA商品试剂盒分别对新疆伊犁马场收集的96份马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7.1%(26/96)和25.0%(24/96),两者总符合率为95.8%。结果表明,基于原核表达的GST-EMA1蛋白所建立的rELISA特异性、重复性好,检出率与马泰勒虫临床分离率接近,可为新疆马泰勒虫病(特别是隐性带虫马)的检测、监控提供有效手段。
- 宋瑞其王盼举王振宝瓦热斯.吐尔松闻秀秀张杨巴音查汗
- 关键词:间接ELISA
- 马泰勒虫EMA2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应用于ELISA检测
- 张杨刘世芳许正茂谢小婉闻秀秀王盼举杜兰兰巴音查汗
- 马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293T细胞中表达
- 2020年
- 为了构建马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Theileria equi merozoite antigen,EMA)2的真核表达载体,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马泰勒虫EMA2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Flag-N-EMA2,用其转染293T细胞,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EMA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EMA2基因长度为819 bp,核酸测序证实pCMV-Flag-N-EMA 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后Western-blot法可检测到EMA2蛋白的表达。说明马泰勒虫特异性的pCMV-Flag-N-EMA2真核表达载体可转染至293T细胞中,实现体外表达。
- 张杨肖培培王盼举张梦圆许正茂刘世芳巴音查汗
- 关键词:同源重组转染真核表达载体